中老年群体情感需求旺盛,老年相亲市场潜力巨大
前言近期,从“网上追爱”到线下交友角落,不少媒体再次聚焦中老年人的情感落差。中老年人在线上和线下空间中狂热地寻找情感互动和情感体验。揭示了一些银发群体“缺爱”的现状。老年相亲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银发婚恋市场。
据国家老龄办预测,按照目前人口老龄化速度,2030年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将有近5000万丧偶老人。
对于庞大的单身老年人口来说,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困境。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的愿望,但真正登记结婚的不到10%。
大量60、70后的“新老人”自我价值觉醒,从婚恋传统价值观中解放出来,更加主动地寻求情感归属。他们不仅有被爱的需要、积极追求爱情,而且有强烈的情感消耗。能力。
随着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的深入,需求催生了一批面向中老年人的网络交友平台和交友APP,面向中老年人的“网上交友角落”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将从老年人群体的情感落差出发,观察我国当前老年婚恋市场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海外案例,为未来我国老年婚恋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
第 01 部分
热情相亲的背后:
中老年人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1.情欲与现实,老年约会的困境
近年的《我爱你!》 ““祝你好运! 《格兰德河》等热门影视作品关注中老年人的情感和性需求。
在豆瓣“老年活动室”群里,你可以从“如何怀着希望生活,不孤独?”等热门问答中一窥老年人对情感陪伴和关爱的理解。 “老人就不值得爱吗?”出于对爱情的渴望,不少社交平台上的老年人甚至会直接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发布个人资料来寻找伴侣。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语境中,老年人在谈论情感和性时,往往会被贴上“老了、不道德”等负面标签。老年人正常的性欲与社会对这个群体“无欲无求”的期望不符,是内敛、克制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压抑了老年人对爱和陪伴的追求。很多老年人在追求爱情时都会感到尴尬和羞愧。 “谈情说爱”是我国老年人普遍面临的尴尬境地。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高级相亲”时,出现的大多是年轻人出于好奇或调侃而观看高级相亲节目中的名言和“名场面”。
事实上,情感和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当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被边缘化,本质上就是剥夺了老年人谈论情感和性的权利。
除了对爱情的追求,中老年人相亲的背后更多的是陪伴和养老的现实考虑。老年人寻找伴侣,是在抵抗孤独的恐惧,寻求晚年的安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蓝皮书》显示,婚姻是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可直接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否再婚,已婚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均明显好于单身或丧偶老年人。
即使没有建立事实婚姻关系,黄昏之恋也具有生活照顾、情感安慰、经济支持等多重养老功能。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单身老人家庭(独居老人)有3729万户,占“老年人家庭”的21.38%。庞大的老年单身人口为老年交友交友市场奠定了强大的用户基础。
中老年财富积累较早,消费能力较强,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情感消费。老年群体被诱导打赏主播,也间接说明老年群体愿意为爱付出。中老年交友市场是一片亟待开拓的商业蓝海。
2、我国老年交友市场
他曾在《直播相亲盛行/中老年人婚恋市场亟待开拓,企业家如何为中老年人做“红娘”? 》对婚恋角、婚恋网站、电视婚恋节目、直播等老年婚恋渠道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目前,我国线上线下老年交友渠道日趋多元化,交友模式日趋丰富,“线上+线下”的O2O模式逐渐成熟。然而,与年轻人拥有丰富的社交交友资源相比,针对老年人的社交交友平台仍然匮乏。
线下交友一角:社交属性强于婚姻属性
全国公园相亲角是中老年人线下相亲的主要场所。对接角遍布全国,反映了老年人群体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线下社交活动场所的现实。
事实上,虽然以相亲命名,但相亲角的社交属性却比婚恋属性更强。真正在相亲角找到“老伴”的概率极低。相亲角逐渐演变成为老年人消磨时间、交友的休闲场所。娱乐场所。
从风险产生机制来看,老年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践受到信任危机、代际剥削、社会舆论等多重制约。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关系等现实因素、防不胜防的交友诈骗等多重风险因素的叠加,让老年人在选择伴侣时更加谨慎。
在交友网站的常客看来,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事,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在固定的时间去交友专区。
通过对线下交友网站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交友市场真正的机会在于前端交友市场。交友街的老年人对社交和陪伴的需求比对婚姻的需求更大。
网恋:渠道多样、模式丰富,但质量仍是痛点
必达咨询2022年1月6日发布《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72亿元,同比增长11.6% 。
银发族是互联网流量增长的关键群体。据统计,银发网民规模已达3.25亿,比上年增加超过2300万,占全网比例提升1.3个百分点。
随着老年人上网率的提高,老年人相亲大军逐渐加入网络婚恋交友市场。互联网的私密性和便利性为老年人群体释放情感需求、寻找亲密关系提供了空间。 “黄昏恋”业务成为新的抢占平台。风口。
图:世纪佳缘APP玩法多样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0615/46ec3cf3b2d34a4e92113ce6cce3071a.png
当前,技术变革正在推动网络交友、社交网络新发展,交友、交友平台的服务方式日趋多元化。互动有趣的玩法不断兴起,AI、大数据、VR/AR等技术在相亲交友领域落地,语音、短视频、直播相亲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除了常规的会员费和虚拟产品购买外,一些大型交友平台还衍生出线上一对一媒人、线下交友活动、线下相亲店等O2O服务模式。但相关服务的单价较高,往往达数万元,付费率普遍较低。对于线下门店相亲的强制消费套路,网上也有不少负面反馈。
大型交友平台的匹配模式和服务模式相对成熟,但其应用设计和交友设置更符合年轻人的交友习惯。用户群体普遍年轻化,中老年人渗透率较低。
必达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从中国互联网交友用户年龄分布来看,40岁以上用户占比仅为4.7%。缺乏针对性的人群定位是大型交友社交平台面临的共同问题。中老年人精细化运营轨迹尚未细分。
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约会应用程序。用户注册时需填写性别、年龄、地址等身份信息,并采用强实名认证。认证后,用户可以通过过滤功能选择聊天伙伴。除了聊天之外,有些APP还具有动态、广场等功能。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并进行互动。
大多数App都有会员模式和非会员模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引导会员的属性更加明显。一些应用收取实名认证费,条款霸道、捆绑消费,口碑褒贬不一。
小型交友网站、公众号、老年小程序等主要以图文工具为特点。它们在功能和运营模式上还比较不成熟,尚未成为领先的平台。
直播相亲多由“红娘”(直播主播)主导,通过高度互动的视频连线引导用户在直播间送“礼物”。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红娘”缺乏规范的培训体系,直播相亲市场鱼龙混杂,乱象频发。
总体来看,中老年人快速增长的交友约会需求尚未得到满足。中老年人交友交友服务行业是朝阳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据观察,国外早有不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交友平台,其服务模式也相对成熟,可以为我国老年交友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第02部分
海外案例:线上社交+线下场景化,满足老年人交友需求
1.美国在线交友平台
据调查,美国65岁及以上人群中有58%有过相亲经历,几乎是18岁至24岁人群的三倍。目前有多家针对中老年人的交友平台市场上的单身人士。
(1)匹配:根据用户个性和兴趣提供多元化的线下交友服务
Match是美国最大的中老年交友网站。它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在线交友业务。Match对用户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不允许40岁以下的用户成为会员。专注于帮助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结识活动伙伴或生活伴侣,找到陪伴或亲密关系。
据Match官网显示,50岁以上单身人士累计注册用户数有所增加。大约有 260,000 人成为 Match 会员。日活跃会员数已达6000+。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大量单身人士在线为老年人选择伴侣提供服务。拥有丰富的交友资源,已成功结成伴侣36600余例。
图:多种服务模式
婚姻和爱情并不是老年用户使用交友网站的唯一目的。 Match通过先进的匹配系统精准匹配交友对象,针对不同目的提供多样化的交友活动,强调用户的个性和兴趣,提供陪伴、旅伴、活动。不同类型的关系模型和合作伙伴等服务可供用户选择。
(2):根据性格测试精准匹配约会对象
成立于2002年,是网站2023年评分最高的中老年交友网站,月活跃用户超过80万,用户基础广泛。
图:性格测试
特点在于考虑双方的兼容性。所有用户在注册时都需要填写一份大约十分钟的综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生活方式偏好、个人描述、收入水平和理想伴侣品质。
使用用户问卷作为单身匹配系统的基础,确保双方有相似的兴趣。此外,会员还需要完成由心理学家和关系专家参与开发的性格测试,涵盖沟通方式、性格特征、偏好和关系观点等各个方面。测试结果与目标、价值观和偏好相匹配。匹配的对象。
网络交友平台大多采用会员制,将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是交友平台的核心变现模式。
在Match上,用户可以通过注册成为初级会员。初级会员可以创建个人资料并根据年龄、性别、国家和其他信息筛选潜在的匹配对象。有更多需求的用户可以付费成为高级会员,无限制使用。所有服务。
除了通过出售会员特权产生收入外,平台还开放免费用户注册,聚集一定用户基础后可以向B端出售流量。
在线约会平台的用户也是许多其他行业的目标受众。因此,交友平台是许多公司宣传其产品和服务的绝佳广告空间。餐厅、珠宝店、旅行社等公司都可以受益于平台的高广告转化率,平台通过广告浏览、点击或交易赚取收入。此外,联盟营销、应用内购买、虚拟送礼等也是网恋交友平台常见的营收方式。
线下场景化交友活动日益成为交友平台重要的收入渠道。一方面可以通过收取活动费用来赚钱;另一方面,线下活动可以在潜在目标用户群中产生口碑,形成推广效应,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多元化的线下活动也有机会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迎来婚恋交友平台的新增长。
2.日本高级婚介所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随着单身老年人数量的增加以及婚恋交友App的普及,日本中老年人的婚恋活动日趋活跃、日趋常态化。人们对通过专业约会服务寻找伴侣的抵制不断减弱。 。
在日本,面向中老年人的婚姻介绍所非常盛行。在日本健康管理株式会社运营的老年婚介所赤根会,男性会员的平均年龄为59岁,女性会员的平均年龄为57岁。
2023年1月,会员咨询量较2020年同月增加了20%。该公司总经理川上健太郎表示,“赤根会成立60多年来,近年来,老年人的兴趣约会活动一直在增加。”
https://pic1.iqiyipic.com/image/20240930/d4/bf/v_178513401_m_601_480_270.jpg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相比于网上交友应用向互联网上的陌生人公开个人照片、年龄、简历等私密信息,他们更愿意选择提供独身证明和收入证明的交友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提供可靠的身份保证和安全感还可以减轻他们参与约会活动的心理障碍。
除了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婚介所外,日本O-net、NOZZE等大型婚介所也在加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
(1)千惠:历史悠久的老年婚介所
赤根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日本三玉地区作为帮助老年人结婚的志愿者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为中老年人提供婚姻咨询服务的婚介所。成立60多年来,一直是中老年人婚介所。婚姻咨询服务的先驱。
钱将为用户设立一对一的第三方“专属顾问”角色,深入了解每个用户的个性以及对伴侣的期望。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每月发送带有照片的约会资料供选择。如果双方同意,就可以建立配对,可以在千惠举办的沙龙里线下见面。
除了顾问推荐之外,您还可以通过申请、试用会员制度等方式自由选择伴侣、参加每月的线下活动来约会。
千惠每年举办超过500场聚会和活动,通过丰富、多样、友善的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交友的机会。活动主要包括会员制小型沙龙派对、兴趣俱乐部活动、社区活动、免费婚姻讲座和研讨会四类。
千惠针对不同的用户制定了差异化的服务和收费模式,并提供了明确的定价体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在东日本和西日本,基于地区差异的细分和提供的服务内容也略有不同。
与其他婚介所不同,千惠的一大特色就是不收取婚礼费用。千惠发布的一项关于“同居婚姻”的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于终身伴侣关系的类型有着截然不同的期望。许多50岁以下的人希望拥有事实婚姻,而60岁及以上的人则希望与伴侣建立不需要登记的关系。
钱先生将秉承支持兼容的老年人结识并建立关系的原则。无论最终是否结婚,他们都不会收取结婚费。他们不会迷恋婚姻的形式,而是专注于建立舒适的关系。这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开放思维。 。
第03部分
老年交友平台三大发展方向:
技术赋能、市场教育、多元化利润
1、科技赋能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形态,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网络交友平台的发展得益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日益先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受资金和规模影响,技术也是制约一些中小型网络交友平台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科技赋能可以为网恋交友的安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关键。
老年相亲者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更加敏感。此外,老年人群体网络认知水平较低,缺乏情感关怀的心理弱点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以结婚、约会为噱头的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一方面给老年群体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另一方面也阻碍了老年交友平台的发展。加强用户侧信任体系建设,提高用户信息安全性,是平台争夺老年用户的关键。
互联网婚恋行业实名制的推进,依赖于整体网络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技术进步。例如,采用SSL加密和欺诈检测系统作为网站的标准配置,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同时,履行平台监管职责,成立客服团队,每天核对所有会员的个人资料。
2、用户教育:内容驱动用户参与,传递积极老龄化价值。
一方面,网络交友、交友社交平台发挥着提供异性资源、打破信息鸿沟的作用。不过,如果想让这个行业健康可持续,通过提供交友技巧、引导老年人价值观来教育用户,也是交友交友平台扩大用户群的一种方式。努力的方向是增强用户粘性。
在用户安全教育方面,Match设立了会员建议和安全提示版块,专家团队通过“寡妇交友忠告”为网恋提供建议和技巧,以及如何确保网恋安全。以及“失去心爱伴侣后的约会注意事项”,提供“识别骗子的十大线索”和“关于约会、安全和应对网络诈骗的12个重要提示”等基于场景的安全提示,以教育用户。
该平台还提供丰富的博客内容。 Match的博客文章涵盖老年人时尚服饰、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南、老年人理财、社区关怀、老年人终身学习、老年人赋权等主题。的博客涵盖了与老年人约会相关的各种主题,例如离婚后寻找新的联系、识别关系焦虑的迹象以及寻找下一个伴侣的技巧。
平台通过老年人博客传达积极老龄化价值观,为老年人约会、相亲活动提供积极引导。用户可以通过博客分享真实的交友经历和成功故事,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联系,这不仅丰富了平台的内容生态,也增加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粘性。
3、重视情感沟通的过程,不重视婚恋的结果: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盈利模式
从服务内容和机制上可以看出,国外老年婚恋交友平台并没有停留在浅层次的婚恋需求,而是深挖相亲、交友活动背后深层次、多样的情感需求,聚焦关于结交朋友和陪伴的过程。 ,弱化“暮恋”标签。
同时,区分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针对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媒体社会背景下,银发人群的互联网接入不断深入。依托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O2O交友服务模式正在显现潜力,前景广阔。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盈利模式是在线老年社交平台成长的关键。
深度发展场景化的线下活动,将交友、交往、参与、活动融入到整个相亲内容中,打造完整的服务链,可以增加老年人参与社交的机会,减少孤独感,增加幸福感。合适的合作伙伴数量。可能性。
对于平台来说,一方面可以扩大用户规模,提高用户的付费意愿。另一方面可以垂直延伸业务,扩大业务范围,拓展盈利模式,建立更长期的关系网络。
对于尚处于盈利模式探索期的平台来说,通过创新实践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尤为重要。
做好“暮爱”事业,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老年用户的潜在需求,适应他们的行为,切实帮助老年人寻求幸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用户的付费意愿,提高用户忠诚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