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思路!孩子学英文历程分享,STAR 测试 GE10.6 经验总结
每年,小花生的编辑都会热情@我,请我讲讲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由于多种原因,我已经推迟写这篇文章很长时间了。其中之一就是我的哲学比较“非传统”;二是孩子还小,能读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谁都无法读书。 。这一年Alex(作者的儿子)逐渐成熟,开始突飞猛进。比如,一顿饭就可以读完《哈利·波特》原著的大部分内容,而且书的阅读深度也明显加深。这次在STAR测试中测试了GE10.6,感觉可以总结一些经验。也许我的非传统思维也能缓解大家的焦虑。
STAR测试,全称Test for of,测试孩子的英语阅读水平。 STAR的测试结果以GE(等级)表示,分数也采用十进制。如上图,孩子的STAR测试成绩为GE 10.6,这意味着相当于美国学生十年级第六个月的平均英语阅读水平。
第 1 部分
“鸡”宝宝英语的初衷
我们家在广东四线海滨小镇,英语氛围很淡。
但也许因为我是那种有一些想法或者比较“另类”的人,所以我觉得在周围的环境中,每个人的视野往往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外语作为载体,你看到的其实很少,或者说是有限的、主观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孩子将来应该学习一门语言,至少学好英语,因为它会为你打开许多寻求知识的窗口。
虽然我是这么想的,但我并没有说我一开始是很努力地“鸡”宝宝的。其实他小时候我很忙,最多只能偶尔用英语交流。我从事外贸工作,所以经常使用英语。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对这种语言有了一些认识。这就是事情的开始。
真正让我觉得我的孩子需要加强学习英语的努力是当我发现他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科人士:他对一些物理现象非常着迷。他一看物理书就上瘾了,和他交流后发现他真的看懂了。
我觉得他以后如果想走理科路线,一定要学好英语,这对他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毕竟西方在基础科学方面还是领先的,而且大部分相关资源都是英文写的,所以我认为学好英语对于他长期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回到英语启蒙的目标:最终能够用英语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是最好的。我当时就想,大学能达到那个程度就好了。没想到他很早就开始了。进入这样的状态,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Wa目前正在研究的“辐射”课题
有了目标,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做。然而,在启蒙路线和计划方面,我们却有点侥幸,没有一个一致的长期计划。我觉得这个东西(长远规划)虽然很重要,但是周边条件比较有限,即使制定了,执行起来也很难。毕竟,我们生活的四线城市,与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相比,资源和信息太少了。
以外教授课为例。 Alex一直跟着外教上课,但因为疫情无法外出,老师仍在授课。而且我感觉这个老师和孩子是同一类人。他非常了解Alex,能够从各个方面给他启发,所以我只能说一切都是(完美的)而且恰到好处。
其他方面我们确实无法保证,所以现在还没有特别详细的计划。大方向在哪里?我会多观察孩子的学习状况,然后根据他的需要尽力为他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
比如这些年,除了常规的英语学习和阅读之外,我偶尔也会让孩子参加一些以英语为输出载体的非标准化比赛。
2020年,去上海电视台参加“全国脑力王科学英语演讲”,获得一等奖; 2021年,我在“”(美国“大联盟”思维探索)竞赛中获得中国赛区(有资格去北京夏令营)优秀荣誉奖。但自从疫情以来我一直没能去);在2021年“CTY”考试中,我获得了最高荣誉奖; 2022年荣获广东省“未来外交官”一等奖。
宝宝今年参加“未来外交官”比赛
一方面也是为了出去眼明目亮,看看大城市。另外,带孩子参加这些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他们考察的内容是什么,和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重叠,从而衡量或者调整我们整个的教育方向。
因为我们学的东西确实很笼统、分散,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我们重点在这个领域突破,从头到尾都没有标准化的学习。因此,通过一两场比赛的考核,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在“擦边球”方面的表现如何。
我特意选择用英语作为比赛的载体,因为我认为Alex四岁以后开始英语阅读后,他英语的进步和阅读能力明显比中文好。由于我的英语还不错,我想我可以找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竞赛活动来做一些输出和锻炼。
孩子6岁时参加“全能脑力-科学·英语口语”比赛
毕竟这些比赛或考试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形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报考之前,我们会先通过一些公众号或官方网站了解一下:大概会考什么?有哪些类型的问题?然后我们会根据往年的一些模拟题来做。如果我们做得好并且有一定的信心,我们就会报名。
其实我之前就觉得他没有把握通过考试,因为他以前根本就没有通过过考试。
数学:美国数学联盟杯由美国两位著名数学教育家创办,是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学竞赛,每年有超过100万中小学生参加。主要针对3-12年级在校学生,测试他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海外学校申请都非常有意义。
而且因为是在家网考,所以上厕所的时候她就把试卷递给我,然后就去看漫画,思考了不到20分钟……他不知道怎么复习问题,所以他只是想如果我知道怎么做,我就会填写它。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做,我就会忘记它。写完提交后,我完全没有应试技巧了。
那么CTY的对他来说其实更简单……
CTY(For Youth,天才青少年学习中心)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办的夏令营,在国际上非常有名。 CTY之所以在国际上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的课程非常丰富,并且特别注重孩子学术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了CTY的经历后,对于孩子将来申请美国高中和大学是非常有帮助的。非常好。
CTY的数学很简单,英语词汇也不难。但因为我们家从来没有正式学过词汇,也没有背过,所以他的词汇成绩比数学略低。看来他距离获得全球荣誉奖只差两分了。
所以,通过这些国外的考试,还是可以感觉到,如果想要往研究方向走,词汇量的要求还是很大的。
参加这些比赛的结果进一步让我感受到:佤族的软实力是他的创造力和随意的科普和答辩能力,这是标准化无法体现的。
第2部分
“非典型”英语学习路径
这部分与其说是我们家庭的英语学习路径,不如说是我们孩子学习英语的路径,因为似乎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让孩子体验语言学习的过程。每一次语言的进步都与孩子对新知识的探索密切相关。
说起来,孩子四岁之前,家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园里陪他爬树、玩泥巴。他身手敏捷,行动如风。
启蒙初期,除了偶尔看一些英文动画片外,我也会用英语和他进行简单的日常情景交流(我的英语水平已经不如孩子了)。因为做外贸需要经常出差,当时他会被带到世界各地。我不知道这是否对他的英语感产生了影响。这勉强算得上是早期启蒙的入门。
四岁左右,孩子的口语和听力技能可以让他在基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
认真的英语入门学习从四岁开始,每周上一小时的外教课。老师从自然拼读开始,然后逐渐引入阅读,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
自然拼读法:指当看到一个单词时,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利用该单词中的发音规则,正确拼写该单词的方法。其核心是建立字母()和声音(声音)之间的对应关系。您可以通过看字母直接读出单词的发音,无需借助于任何语音系统,做到见字识字、听音写字。它是独立阅读的“催化剂”。
阅读内容是老师在课堂上找到的课本。我非常感谢老师因材施教。我发现他很喜欢讨论,所以我经常扔掉课本和他聊天。今年Alex的口语表达进步很快。比如他可以简单讲一下自行车的运行原理以及中国建筑为什么要用柱子。
我也更多地用英语和他交流。例如,你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他会重复一遍,我听到我们今天在班上学了什么,读了什么书;或者他玩玩具。我会问他你在玩什么;然后有时候你发呆的时候我会问他你在想什么……
他开始用英语跟我表达,渐渐的他表达的越来越多,然后就变成了话匣子。其他时候,他仍然每天忙着跑去公园(他对公园很着迷)。
说来惭愧,我儿子五岁的时候,也是接触了小花生(点击下载小花生App和小花生APP),才开始买很多书看。
所以我们现在谈论真正的原创阅读启蒙还为时不早。语文阅读则更晚,基本上是一年级以后开始的。因此,与英语阅读相比,汉语阅读处于普通二年级孩子的水平。
我发现没有一种母语可以快速学习另一种语言。他基本上是同时接触两种语言,早年讲话并不流畅、流利。我的理解是,双语在大脑中的处理速度在早期是比较慢的,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这条原创阅读的道路,我们家确实比较自然、随意,不太符合小花生社区的原创阅读经典之路……
在小花生社区,原来大部分少儿的英语学习路径大致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家很少看大家常用的零级启蒙绘本;我们也没有读过《小花生》里流行的RAZ类分级书。
早期主要买漫画,比如《快男》、《宫保鸡丁》、《苍蝇小子》、《狗侠》等,图文并茂,幽默风趣。
孩子一会儿就自己读完了,我就寻找和购买与他喜欢的类型相近的书。您是否担心孩子不看成绩就无法提高英语水平?我认为评分有一定的加速作用,但阅读的前提首先必须是有趣。
那时候Alex看到漫画书就会一口气看完
其次,他买了一些第一章的书,比如现在很流行的《魔法树屋》、《疯狂学校》、《老鼠记者》,这些都是第一章的基石。他基本上不读它们。这些遗物至今仍在家里安放骨灰。 。不过科普书没有问题,科普纪录片我也一直在看。
看了几个月的漫画,我们开始买各种科普书,比如HowIt Works、DK科普系列、《恐怖科学》、《恐怖数学》系列……
虽然这些科普的学术词汇和认知难度比漫画要深得多,但好在图文结合,连上下文和图片都能大致理解意思。
DK原创科普书内页,图文结合清晰
当谈到选择孩子们最喜欢的前 2 名时,“可怕的科学/数学”/数学系列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这两本系列他已经读了无数遍,书都皱巴巴的,但他还是爱不释手。儿童英语从5-6岁开始听漫画、科普读物,从听到读,发展迅速。
至于非虚构类和虚构类的比例,说实话,我并没有过度平衡。
一开始,非小说类占了他阅读的大部分,基本上是90%-95%。我当时也问过老师这个问题,因为很多孩子是相反的(虚构类阅读的比例远高于非小说类),老师认为这很正常。啊,“因为虚构的东西涉及到情感,涉及到人文,如果他这么小,他是无法理解的。相反,它们并不是虚构的内容。比如太阳就是太阳,这个星球是真实的,所以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所以这还是一个过程。现在他经常看科幻小说,这证明随着他的成长,他开始理解其中的人物和故事。
Alex最近读的书都记录在 App中
当然,我们的阅读之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我看来,从漫画到阅读章节书的跳跃实际上是有一个障碍的。我记得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他在进去之前还花了很多时间翻阅了那个系列和其他科普杂志。中级到高级章节阅读。
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毕竟宝宝还小,有平台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自己也很平凡。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什么成就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我的孩子能达到这个状态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他还有时间慢慢磨出来,所以还是需要让他自己去完成。去感受一下吧。
如果你不断地督促孩子多读书、快进步,磨灭孩子的兴趣,那么就真的得不偿失了。所以我常常视而不见,让他慢一点,慢一点,脚踏实地一些。不知不觉中,宝宝靠着自己的摸索继续向前走。
六岁时,亚历克斯开始在书架上找到《哈利·波特》,并开始咀嚼它,不看电影或听音频。虽然我不太同意他这么小就读这本书,因为我认为他在网上还看不懂(事实上,他现在向我报告说他6岁的时候就可以读懂课文了,但是远没有现在那么有趣),但这也证明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提高后,会主动寻找食物。
我不喜欢提前导入音频或电影来读书。我认为读书最大的魅力在于联想。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了真正的阅读乐趣。所以我们还没有使用音频作为工具。如果你还不太明白,那就等你长大了再读吧。
关于磨耳的另一个困惑是我们是那种不能同时做两件事的人。我喜欢沉浸在某件事中。我不忍心磨耳朵。如果只是听的话,我觉得还是和视频一起看比较好,可以多一个理解的连接点。但这确实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说到亲子阅读,我们家里没有。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完整地和孩子们一起读过一本书。
虽然这不值得提倡……但是有很多像我一样的职业妈妈,不需要因为没能陪伴孩子学习,导致孩子跟不上而感到太内疚。从他开始读书起,我就问他,你喜欢吗?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有什么有趣的事可以和我分享吗?让他每天有空的时候告诉我。在教学过程中,沟通和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或困惑。
偶尔,当他遇到问题时,我会和他一起去查资料。孩子们也会通过交流感受到学习和传授知识的乐趣,而我做事也能节省很多时间。所以大家都看到我们是慈母、孝子,但其实只是我偷懒、放飞自我。孩子们会知道,读书永远是他们自己的事,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采取的另一个“非传统”方法是我们从未参加过 AR 测试或阅读测试。刚看完并回答问题后,如果你定期参加AR测试,你的分数肯定会上升很多。为什么不呢?主要是因为我很懒。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宁愿多读书。
看了近两年的测试,在他6岁左右的时候,我给他做了一年级的水平测试,大概是GE6-7左右。今年我给他做了六年级水平的测试,他得到了GE10.6,他在18分钟内回答问题很快。我觉得这个结果是比较真实的,没有那么高。
上述观点是强调,幼儿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水平的,没有必要为了数据分数而回答问题。通过考试方式获得高分并不意味着理解力真正提高了。喜欢答题或者需要考试的就另当别论了。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强调环境的作用。但对于父母双职工的普通非高学历家庭来说,父母的帮助并不大,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家没有任何学历,不是知识分子家庭。我是一个平庸的商人。所以,在学习的前期,你还可以得到一点启蒙,但到了后期,就基本要靠宝宝自己轮动了。现在我每周有一个半小时的外教课,这对学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我目前正在我家附近的一所公立学校学习。每天完成作业后,孩子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大量阅读、看视频、编程、打鼓、挂环、拉面、做各种乱七八糟的实验,以及发呆。我最近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开始给他看很多中学水平的书。
弓不能拉得太满。人不是机器。只有当他有时间去探索时,他才能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活。也许过程是曲折的,也许你跑得比别人慢,但内心的选择总是多于外在的力量。因此,不要过分强调父母或外界的作用,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的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
最后我想说,听、说、读、写其实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平时去散步的时候,宝宝就会用英语和我讨论我最近读到的新知识点和我的人生看法。
很多家长总认为父母一定要英语好。这个想法多少设定了标准,父母负责,是孩子的上限。作为大多数普通父母,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启发和帮助。这里鼓励家长多与孩子聊天,倾听孩子的意见,无论他们的英语水平如何。重点是,主角是孩子,不是你。
我孩子的听、说、读能力现在远远超过了我。聊天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也在交流中学习、成长。所以我要感谢孩子们。
他带着孩子雨中散步时创作的一首小诗(附注)
对于未来,我们还是打算走国际化路线,因为他整个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更适合国外的理念;此外,在做基础研究时,很多国外学者的学术认知和对儿童的尊重令人印象深刻。深刻的。
讲一件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吧:我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认识大卫,一位专门研究脑科学的著名专家,然后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个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的孩子,我们可以见见他吗?商量着,没想到对方爽快地答应了。当我去美国时,我带着亚历克斯一起去。见到“师傅”后,大家聊得很开心。
所以我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以出去深造。然而,近年来的疫情确实没有解决办法。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说一下我的五个方面的思考
1.关于兴趣发现和引导
在发现孩子的兴趣方面,我们一家人还是比较放松的。虽然他对很多事情表现出兴趣(求知欲非常强),但你还是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他最强的兴趣点。
例如,当他很小的时候,他会坐在那里盯着跑道。如果放进两颗珠子,他就能盯着看好几个小时。他还可以观察水流半个小时。如果风车吹起来,他可以玩半天。于是我发现他很喜欢观察这样的物理事物,尽管他的动手能力很一般。
所以当我找到一个兴趣点的时候,我就会找各种形式的资源给他,比如买DK之类的热门物理书籍,寻找相关的实验视频等等。这里有一点就是他肯定会遇到一些他感兴趣但有语言障碍的材料。如果他真的听不懂,那就慢慢来,因为随着他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也许可以自己翻译出来。看。
2. 对剑桥英语考试等标准化考试的看法
我认为标准化考试总是必要的,但在这个年龄不一定。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比如小学低年级,或者以前,我觉得应该是孩子可以狂野,可以真心实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那么标准化的东西就无济于事了孩子变得更好。
到了一定年龄,他自然知道标准化无非是“有始有终”,按照一定的格式出来的东西,然后逻辑性地列出一些东西。其实达到自己的能力后,学习这些框架并不算太难。但如果从一开始就背《八条腿作文》的格式,孩子就会失去创作的兴趣,因为都是一样的。
以在中国非常流行的剑桥英语考试为例。我觉得应该是对语言能力的验证,也就是说你已经差不多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了。进行测试以确认具体情况。我认为还可以。但如果说是为了让孩子攻克考试,然后按照考试要求进行准确的抄写,我认为至少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不合适的。
3.对外籍教师的看法
说外教对Alex英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点言过其实。我很尊重老师对阅读和思考的引导作用,但实际上我们的外教课每周一次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一年还不到80个小时,所以不能说起到了作用起决定性作用。
不过,外教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第一年外教的自然拼读指导和阅读指导,直接把孩子带入了理解和发现英语知识的世界,这也算是影响了孩子的认知方式。
另外,我遇到的几位外教都非常善于因材施教。比如,他们每次都会给他读不同的东西,从加拿大小学课本到爱宝宝的奇幻故事,甚至要求我为他准备更多。同类型读物;
然后有的课就只是做实验,或者老师直接制作一个视频给他看,看完之后他就会有一些讨论。这些让孩子更愿意更自由地探索和表达他感兴趣的领域。
4. 原路VS应试路
我认为路线的选择应该根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而定。如果目标是成为国内的大大学,直接备考其实是一条捷径。毕竟参加考试所需的英语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对于小学比较扎实的原生孩子来说,初高中试卷取得高分基本上不是什么难事。
但如果想让孩子真正通过语言学习文化或知识,欣赏语言之美,并就某个话题与别人争论,如果不深入理解和积累,光靠应试能力就不行了。还不够。应付吧。所以路线的选择还是要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5. 选书理念
我们家的选书其实并不是结构化的,但一般都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例如,亚历克斯喜欢瑞克和莫蒂。当我看到相关的科普书籍时,我就会买给他。我还会参考小花生社区中高年级孩子的阅读清单,很有收获。另外,淘宝还会推送最新的科普书籍,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总而言之,如果您认为您的孩子可能感兴趣,请购买。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请阅读它。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请稍后再读。比如去年朋友送的科幻小说集《银河帝国》,他今年就开始看。因为看到他开始撬动科幻板块,我也同时买了《亥伯龙》、《太空漫游》、《他的黑暗物质》。
我最新的非小说类读物
最后,我以今天的孩子的说法结束了:“我喜欢学习,因为我的好奇心总是要求更多。我希望我能继续学习。”看到孩子在他的内心保持好奇心并享受学习的乐趣,这对我来说是最令人满意的事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