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 跨年晚会: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 2020 年首个爆款
摘要:B站首场线下跨年晚会成为2020年第一“爆款”,赢得了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双重关注。这场“用心”的高层晚会,标志着以B站为首的“小众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对话中逐渐成长为无边界的大众文化共同体。以人民日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借助B站的平台影响力,重新夺回流失的年轻受众,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深度转型。关键词:亚文化;主流文化;深度融合
2019年12月31日,一向被视为小众亚文化传播平台的网站举办了“2019最美之夜”跨年晚会。豆瓣评分高达9.2,直播在线观看人数8203万。同期数据“碾压”了所有其他网站。各大主流卫视跨年晚会成为跨年流量竞争中的一匹“黑马”。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也对B站给予了高度评价,更多用户纷纷来到这里用精彩内容“补课”。截至2020年1月4日,晚会完整回顾视频浏览量近6000万次。
1、小众亚文化平台的“出圈”转型
“出圈”是指某种文化脱离其固有的传播群体并对其他圈子产生影响的过程。 10年前B站刚成立时,还只是一个只有动漫视频的二次元文化社区。如今,哔哩哔哩拥有音乐、影视、科技、时尚等15个版块,衍生出7000多个文化圈、超过800万个标签。它已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新文化社区,吸引了超过1亿的活跃用户。查找您喜欢的高质量视频。
众所周知,近年来,小众亚文化不断爆出圈子。从说唱到街舞,从中国风到摇滚,一大批高水平的文化综艺节目相继受到大众关注并获得良好口碑。但风头过去之后,将会有一个更长的转变期。是否具备成为大众商业文化的潜质,是否具备持续的创作能力和优质的变现模式,都是决定小众文化圈能否持续蔓延的因素。文化潮流不断变化。潮起潮落之后,大多数文化产品仍然回归到相应的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来自不同亚文化圈子的年轻人正在不断与其他圈子融合、共存。 “宽容”或许才是这一代年轻人真正的代名词。 B站清晰地洞悉当代年轻人的本质,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迸发出旺盛的文化创造力。
(一)发展以PUGV为核心的内容生态系统
PUGV(User Video)是指经过专业策划和制作的用户制作的视频。 2018年3月,哔哩哔哩上市招股书显示,用户创作的PUGV占哔哩哔哩整体视频播放量的85.5%,是哔哩哔哩吸引流量的重要工具。优质的PUGV内容已经成为制作者和活跃用户之间的纽带。不同圈层的用户都可以在哔哩哔哩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而这些庞大的用户群也反哺了哔哩哔哩的PUGV内容制作。 B站深知这一点,投入了大量精力培养垂直领域的优质制作人。不仅拥有大量的创作激励政策,还成立了专业的经纪公司来策划和运营内容创作。以哔哩哔哩时尚板块为例,哔哩哔哩推出“时尚明星计划”招募时尚博主,并提供现金奖励、50亿流量、商业资源匹配等多项扶持计划,充分孵化已有的博主。尚未入驻,粉丝不足一万。招募优质内容创作者。 B站发布的“时尚大数据”显示,时尚区作为B站的“后起之秀”,目前拥有视频163万条,播放量达106亿次。
(2)高粘性的社区平台
B站是互联网上少有的高粘性社区平台。用户对哔哩哔哩的支持超过了对内容本身的喜欢。这只能归功于B站的弹幕文化和社区文化。年轻一代并不是一个无差别的群体。他们通过各自圈子里的弹幕及时互动,产生共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群体。 B站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76.3分钟。即使用户独自一人站在视频前,也感觉自己置身于人海之中。彼此在一起的感觉延长了用户的使用时间。此外,当一些小众文化视频中出现陌生的知识点时,专业人士会通过弹幕向其他用户进行讲解或注释,让文化传播和圈层传播更加顺畅。基于弹幕文化的蓬勃发展,哔哩哔哩深耕社区化运营模式,严格推行社区准入会员模式。必须通过B站原创的100个问题才能成为正式会员。这不仅保持了B站的文化氛围,也增强了用户对B站文化的认同感。招股书数据显示,正式会员12个月保留率超过79%。
(三)大力培育90后、00后用户群体
B站一直秉承“我就是用户”的理念,将目标群体设定为90后、00后。招股书显示,B站2017年第四季度月活跃用户为7180万,其中81.7%出生于1990年至2009年之间,这群人被称为“Z”(Z世代)。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Z世代(90后、00后)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对网络娱乐消费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 2020年,口碑稍差的地方卫视跨年晚会,将在保证收视率和人气明星、舞美口碑的同时,重点放大广告收入。 B站不仅将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搬上舞台,还邀请专业或特邀嘉宾表演。这种关注度足以让身为B站用户的年轻人感到自豪、陶醉其中。
【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