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0-14 01:55:51

化石吟:题目韵味十足,科学抒情引发好奇心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就显得很迷人,因为有一个“吟”字。我们研究过《石灰颂》,知道它歌颂了石灰纯真、高贵的品质。我们也学过《黄昏江颂》,知道它歌颂了秋夜江边的景色。由此可见,《化石音》中的“音”就是诵经、颂扬的意思。光是一个标题就给人一种久违的感觉,同时对化石的赞誉溢于言表。

这首诗从题材上来说是一首科学的抒情诗。也许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问题就是前面几个问题:“为什么最早的鱼没有下巴?为什么最早的鸟嘴里有牙齿?为什么第一条上岸的鱼没有腿?”为什么最早的树不开花?”这些台词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们必须注意一件事。作者没有说“鱼”、“鸟”或“树”,而是用了“鱼”、“鸟”和“树”。这给我们一种亲切的感觉,看着化石。把它当作一种非常可爱的生活。第二段用了两个假设性问题:“过去了几千年的世界能否重新出现?一块沉睡了亿万年的石头能说话吗?”他用提问的形式来引发读者的想象并引出以下内容。末尾还有一句,“你否认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骨头回答了平凡的真理。”这句话听上去冰冷、让人难以接近,也重复了那句话“你们否认造物主的存在”。 “生命的灵火正在悄悄地潜入地下”对于张峰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生命精神之火”这个词的。这个词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凸显了远古世界的神秘。尽管远古生物已经死亡,但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却是有形的。还有一句话:“为历史留下珍贵的密码”。这说明化石提供的信息需要科学家不断研究,并不能直接表达生物进化,因此被称为“密码”。另一句话则给人一种沧桑感,“时间在你的脸上刻下了皱纹”,将化石比作人脸,生动地诠释了化石向自然演化的历史。而“生命之船从远古永不停歇地行进到现代”给人一种童话般的感觉,说明化石所展现的世界是一个奇幻的世界。第六段转向现实,歌颂大自然的神奇。最后一段巧妙地呼应了第二段。使全文结构更加完整,有开有结,有问有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石吟:题目韵味十足,科学抒情引发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