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0-21 17:27:52

2016 美丽中国行走进山水重庆,探秘涪陵的巴语秘境与榨菜之乡

征集团成员在大木花谷森林公园合影留念。摄影:刘杰 |

盛夏,19.7度,有避暑胜地,有巴语秘境,有动感裂谷,有梦幻花谷。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生活,缓解压力,活得快乐、无拘无束。这里是重庆市涪陵区。涪陵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这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城。素有“巴古都、乌江门户、榨菜之乡”之称。 8月7日至8月9日,“2016美丽中国行进山水重庆”全国主流媒体征集团继续前行,走进重庆涪陵区。你能想象,三伏天,在“火炉”之城——重庆,大家围着火炉一起吃火锅吗?一到涪陵,封集团的成员们就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体验!随后,考察团成员参观了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景区、816地下核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尽收眼底。请跟随我们民俗采集队员的脚步,来一次涪陵云游吧!因为一些美丽的风景已经在那里等了你近三亿年了!

武陵山大裂谷 摄影:朱文新|

东非大裂谷之旅

全球网刘瑞英

武陵山大裂谷 摄影:刘杰|

清晨,带着夏季难得的清爽天气,我们进入了武陵山大裂谷。这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人间奇观。东非大裂谷风景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叠嶂,高低错落,层次丰富。海拔600米至1980米。山势险峻,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生态环境优良。沿着郁郁葱葱的绿色主干道漫步,东非大裂谷点缀着令人难忘的奇观奇观。惊心动魄的天门洞索桥全长191米,主跨140米,桥宽2.5米,最高离地高度100多米。全部是用钢缆架设的。在索桥上,可以欣赏周围的景色,可以欣赏山林美景,聆听周围田野的鸟鸣蝉鸣,回望无尽的铜光辉映。和铁墙。但我觉得最震撼、最神秘的还是峡谷栈道。栈道长1.5公里,距谷底平均落差100米,最深处180米。轻雨中,漫步栈道,步步皆景,别有洞天。栈道两侧高耸的巨石之中,新鲜的绿色植物随处可见,坚硬的裂谷透着生命绽放的柔情。来到大裂谷,一定要体验一下平安阁往复式索道。据介绍,“目前,攀爬世界上最高的往复式索道的标准角度为45度,而‘武陵泰斗’的坡度为42.6度,是亚洲最陡的往复式索道。乘坐索道,你又可以欣赏风景了 武陵大裂谷的绝佳风景 武陵山大裂谷的空气质量极其好,被誉为“天然氧吧”。去大裂谷旅行会让你心情愉悦!

大木花谷林下花园

https://image2.cqcb.com/d/file/govmedia/2020-10-22/4efcae1ae5caf00d67cfd530adeab477.jpg

海外网 胡彦明

大木花谷朱文新摄|

当我第一次听到“大木花鼓”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太文艺了。后来才知道,“大木”是花谷所在的镇名。来到涪陵大木乡,首先被小镇的风情所感动。错落有致的别墅矗立在路边,镇上的居民或忙碌,或悠闲。走进花谷,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它们金色的花盘在风中摇曳,充满生机,雍容华贵。微风吹过,蓝天白云下瞬间卷起花浪,像被风卷起的金箔,又像吹在脸上的黄绸,给人无限的美的享受。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据了解,大木花谷背靠陡峭的山峰,向日葵所在地也被称为七彩花田。来自早春的冰岛罂粟和三色堇;夏天的向日葵;秋天的蓝色花朵,如一束束蓝色和鼠尾草。 。从春天到夏天,一片景色各异、各具特色的花海,形成了一个胜景。花谷占地约1100亩。除了色彩缤纷的花田外,还有海棠园、荷花池等花卉花园。徜徉其中,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净化自己的庸俗烦恼,放逐心灵,感受纯朴的自然之美和田园之美。

“816”,行走在雕刻时光里,彼此相遇

大公传媒任力

“816”地下核工程刘杰|

很多时候我会选择在重庆唱一首辣歌,喝一杯辣酒,却从未熟悉过“816”这个不可磨灭的人生密码。 2016年夏末秋初,我在“美丽中国行”中一睹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以下简称“816”)的风采。当我的脚踏入洞口的那一刻,我不禁回首往事,肃然起敬,纵使岁月无声。 ,只有石头会说话。

作为“三线”历史的典型例子,“816”建于20世纪60年代。仅项目建设直接投资就达7.46亿元,投资6万多人。这在当时是一个绝密的国防项目。随着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的解密令,816地下核工程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后来,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穴和中国唯一解密的核反应堆,部分区域正式作为旅游项目开放。对外开放。

一位解说员介绍说,洞厅共有九层,高79.6米。整个洞建筑布局如迷宫,抽屉状的建筑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而且人员出入口、汽车通道、通风隧道、排水沟、仓库等一应俱全。

“为和平而建,为和平而止”,“816”现任负责人郑志宏用十个字讲述了这段历史,还不忘提到了在816地下核工程建设中牺牲的70多位英灵。 ,也不忘再次向更多无名英雄致敬。这个代号“816”的洞中洞原子反应堆和化学后处理项目在近半个世纪后被改写。它不再只是“三线建设”的历史名词,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共和国记忆。当然,这个曾经在地图上不为人知、因“绝密”而被称为“白涛”的地方将永远存在。

https://p2.cri.cn/M00/63/E6/CqgNOlp6V_mAL9G6AAAAAAAAAAA786.640x400.jpg

石鱼证明了历史的记忆

国家旅游局官网彭艳娇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刘杰 摄

千百年来,长江之水滚滚东流。白鹤梁横跨涪陵河,承载着风云的沉浮,记录了唐代以来1200年来72年的低水位。梁上的石鱼衔着莲草,以鱼眼为尺,测量水位。铭文刻在横梁上。这是中国古代“水文时刻”的顶峰,是研究河流水位和河床变化的宝贵资料。白鹤梁又被誉为中国千年“水文站”。

如今,白鹤梁悄然沉入江中。乘坐电梯4分钟,可直达水下40米的长江。玻璃外,绿水回眸。痕迹在混乱中漂浮。石板一片寂静。梁上的铭文清晰可见。长江千年的记忆是悠长的。历史碎片现埋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横梁上的数字会改变波浪和湍流;梁上一字,变唐宋明清;梁上的一座碑,改变了岁月的盛衰。如今,白鹤梁已经卸掉了历史责任。作为长江文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它在涪陵江水下静静地等待着您。

涪陵芥末芥末,由子轩拍摄 |

韩松涪陵榨菜|照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 美丽中国行走进山水重庆,探秘涪陵的巴语秘境与榨菜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