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驾车撞人并持刀捅人案件复盘,官方信息发布及时堪称经典
昨晚,南京突然开车撞人,持刀刺伤人。不过南京官方信息发布及时,鉴定准确。很快消除了恐慌,压制了谣言。堪称应急处置经典。活动回顾
5月29日21时45分左右,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警。犯罪嫌疑人纪某驾驶一辆租来的白色标致汽车,在秦淮区金銮巷撞倒前妻张某等人。在随后的逃跑过程中,还有更多人受伤和被刺伤。
21时49分,南京市公安局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2时07分,赶到现场的民警将纪某某抓获。
22时20分,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jing在微博发布“静谧的夜晚有舒舒守护!晚安”
5月30日零时36分,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微博通报情况:主要包括案件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抓获情况、正在开展的工作等。公安机关及案件情况。初步原因、伤情及治疗情况等
13时05分,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5月29日晚男子驾车持刀刺伤他人案件的详细情况,以及最新进展情况。各方对案件的处理情况。
截至目前,网上传播的有关南京伤人事件的主流声音以官方声音为主,个别谣言和带节奏的谣言基本被官方声音压制。
事件分析
https://i2.hdslb.com/bfs/archive/84c1ef9b1ad5af222e64d65d47f58f07de9ca277.jpg
成功的第一要诀:敢于开放
与多地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时“不能说就不说”的惯常做法不同,此次南京官方并没有掩盖因恶性案件发生而带来的负面舆论,但很快决定正视舆论场,主动公开,这充分体现了南京官方面对舆论的信心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感,必须点赞。
成功关键之二:及时发声
从29日21时45分接到报警,到30日0时36分南京市公安局发出第一份报警报告,2小时51分钟内,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案件基本起因是明白了。事件发生、伤情及救治情况等很快就完成了,并通过撰写警方报告初稿、逐级提交审核、及时发布的流程,及时公布了真相,迅速辟谣,消除恐慌,稳定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给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炒作凶手是“老实人”的时间和空间。必须点赞。
成功关键之三:及时跟进
南京市警方通报后并未暂停信息发布。相反,它很快就跟进了。案发次日13时05分,以南京市政府新闻办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安机关介绍了事件经过。已查处病例的调查情况以及国家卫健委对伤员抢救救治情况的介绍全面、权威,必须点赞。
成功的第四个关键:专注
我们注意到,公安机关出具的第一份警情通报中,没有一句提到领导高度重视,也没有各级领导层层批示。相反,所有的言语都是为了揭露案件的事实。在后续的发布会上,公安机关和国家卫健委的通报中都没有提到领导。可以说,焦点极其集中。与一些发生不幸事件的地方相比,领导层仍然没有被遗忘。名字、职位、把领导的注意力放在最显眼位置的坏习惯、舆论素养根本不如那些写马屁的人,必须表扬。
事件爆料
https://p6.itc.cn/images01/20201209/0c4e6a45a8854f50a13198ff51f71e75.png
那么如何应对类似的突发事件,南京给了我们三个启示
领导舆论素养是基础
南京伤人事件发生后,南京官方领导没有屈服,也没有装聋作哑。他们敢于承担责任,主动披露信息。
更难能可贵的是,南京市官方领导坚守在幕后,不允许任何领导的名字出现在警方报告中。这既避免了宣传迟缓、错失引导机会,又避免了领导“出面”产生二次舆论。
有效的线下行动是前提
此次,南京市公安局4分钟到达第一现场,22分钟抓获犯罪嫌疑人,迅速完成案件前期侦查。卫生部门连夜组织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派出多学科专家对重症患者进行联合会诊。
如果没有这些行动的成效,就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南京伤人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及时网上公告是关键
此次,南京市官员在2小时51分钟内通过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发声。他们以权威的官方声音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挤压了谣言和节奏制造者的空间,而且赢得了战斗。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充分认可。
@平安南京警方信息通报的微博获得22.6万点赞,2.4万条评论中大部分都是对官方的充分认可。
图片、视频及相关素材均来自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