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这些营养误区你中了几个?
生活中,我们身边充斥着大量真实或虚假的健康信息。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可能会陷入“健康陷阱”。今天,接受采访的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马关生就来帮大家总结一下最容易混淆的营养误区。误会1
瘦肉不含脂肪
很多人选择“瘦肉”是因为担心肥胖或高血脂。他们认为瘦肉不含脂肪,可以毫无顾忌地吃。
其实,餐桌上的脂肪可以分为显性脂肪和隐性脂肪,而瘦肉中所含的脂肪就是隐性脂肪。瘦肉中的脂肪含量变化很大,一般在0.4%~30%之间。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纯瘦猪肉的脂肪含量为6.2%。
误会2
不加糖的水果含糖量较少
说到“糖”,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甜”。然而,仅仅通过品尝来判断水果中“糖”的含量是不可靠的。
有些味道不甜的水果,如火龙果和猕猴桃,有酸味。但数据显示,每100克火龙果含有13.3克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猕猴桃含有14.5克碳水化合物。就总碳水化合物而言,这两种水果都是真正的“高糖”食物。
https://img.doc.xuehai.net/pic/825d1597a3be38c0302b5d13/1-810-jpg_6-1080-0-0-1080.jpg
此外,含糖量较高的水果还有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龙眼、香蕉、杨梅等。
误会3
如果食物失去颜色,则必须染色
洗黑米或桑葚时,水会变黑。是因为被染色了吗?
其实,食物变色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食物中色素的溶解造成的。
黑米、紫米、黑花生、黑玉米、黑大豆、桑葚、紫薯、紫甘蓝、蓝莓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色素——花青素。
因此,如果这些紫黑色的食物遇水变色,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是经过染色的,而可能是它们的自然颜色。
误会4
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521%2Fa3a614c7j00sdtd6l0013d000hs00bs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我不吃这个,太甜了,我怕得糖尿病。”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这代表了一种典型的误解,认为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虽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高血糖,但它是由胰岛功能障碍引起的,与摄入糖分的多少关系不大。
当然,如果你已经确诊患有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糖”的摄入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您没有糖尿病,食用糖不会导致您患上这种疾病。
误会5
只有含有“麸质”的蔬菜才含有膳食纤维
说到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芹菜茎和卷心菜条。这些食物富含蔬菜筋,质地粗糙。
其实,每一个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它们都是膳食纤维。
植物麸质并不是蔬菜中纤维的唯一来源,不含麸质的食物可能纤维含量更高。例如,红薯和毛豆不含麸质,但其膳食纤维含量却远高于含有麸质的大白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