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春念,大瑶山苦笋破土而出,小舅的寻笋之旅
(一)3月3日,我怀念春天,怀念家乡那一簇簇苦笋。
大瑶山地处温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大片竹林。常年出产的竹笋已成为山区人民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在众多的竹笋种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苦笋。
天气一天天转暖,仿佛山花一夜绽放,点缀青山,路边不知名的野花在春风中摇曳。春天的竹笋长得最快,随着春雷,一根一根地破土而出。
尽管山高路远,竹林险峻,但仍挡不住山民寻找苦笋的乐趣。春雨过后,叔叔一早就背着锄头去找竹笋。
他轻松地走进竹林,有时还得用砍刀砍掉挡路的芒花。突然,一只可恶的小虫子从草丛中钻了出来,嗡嗡地飞走了。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很快就沾满了鞋子。我必须用鞋边在岩石上刮擦,否则我就得背重物。树林里虫子嗡嗡作响,山上已经长出了一些竹笋。叔叔手脚并用地爬上了陡坡。吸了口气后,他迫不及待地用手握住笋尖,左右晃动。竹笋“呸”的一声断了。但有些地方却很难找到竹笋的踪迹。经常会出现小尖头,除非您密切注意,否则无法看到。有的时候,甚至要打开竹叶才能看到一点痕迹。这个时候,他就得依靠叔叔那双锐利的眼睛了。经验告诉他,竹林下每年都会出大笋。这不,小竹笋一从土里探出来,他就注意到了。叔叔先用锄头把竹笋周围的土松松了,然后在竹笋的根部使劲锄地,竹笋就装进了袋子里。挖完后别忘了填满泥坑。挖出竹笋后,剥去侧面的壳。这时候,砍刀就派上用场了。首先,在竹笋上划一条缝,露出一点肉。然后把竹笋尾部砍掉,不要剪断,然后握住竹笋。尾部可以从一侧剥去,剥去的笋会又白又嫩。满头大汗、沾满泥土后,我满载而归,舅舅满心欢喜。
回到家后,把背包交给奶奶。奶奶把所有的竹笋放进一个大锅里,加水煮。这时,苦笋已微黄。待竹笋变软后,捞出放入盆中晾凉。她跟我打招呼,坐在门口,用锋利的刺猬针把苦笋撕成细条,最后放到门边流着长水的水池里泡。奶奶说,最好把苦笋装进麻袋里,扔到河里。只需要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可以吃了。它们是最新鲜、最脆的。
那么,苦笋怎么办呢?舅舅说:最好做火锅。用排骨或者鸡汤作为锅底,最能保持苦笋的原汁原味。独特的苦味不再苦涩,变成了人间美味,刺激口腔中胺多酚的释放,让人欲罢不能。
事实上,苦笋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食物。不爱它的人,怕它的苦味如蛇蝎,而避而远之;但爱它的人却爱得热烈、爱得疯狂、爱得疯狂。如果受不了它的苦味,就多泡几次,做成腊肉炒苦笋。将切片的培根和辣椒放入油锅中,炒1至2分钟。将干笋倒入锅中翻炒。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生抽和油。把碎片从锅里拿出来之前先把它们切下来。将好的蒜叶也放入锅中,炒至熟。这样,一道美味的苦笋炒腊肉就做好了。当然,还有苦笋炒酸菜、苦笋炒韭菜等各种做法,也是极其美味的。
山民对苦笋的眷恋和喜爱已深入骨髓。除了炒作三时令餐外,他们还研究了各种储存方法,包括放在冰箱里冷冻、塞进可乐瓶等。一位女士说,她先把撕碎的竹笋放进洗衣机里晾干,然后冷冻起来。三到五个月后解冻后,她可以吃它们,而且仍然保持新鲜和酥脆。而对于那些外出定居的瑶山人来说,家里冰箱的冷冻室里,除了腊肉之外,全都是苦笋。包装好的苦笋凝聚着家乡的记忆。
这种记忆称为怀旧。
(二)
https://www.yinheyuedu.com/uppic/files/2018/1107/1541564516344.jpeg
3月3日,我思念春天,思念的就是大瑶山山谷里的野芹菜。
平竹村的赵辉哥喝完酒又给我打电话:“你最喜欢的野芹又长满了溪水,你不回来看看,我们喝一杯吧。”
平竹村地处大瑶山腹地,终年云雾缭绕。村民有自己酿米酒喝来祛风湿的习惯。另外,村民热情好客,每一位来访的客人都不醉不归。我和赵哥的缘分是在他家的酒桌上发生的。因为我主动给大家敬酒,他就把我当成自己的一员。当晚,气氛十分热闹,狗肉好吃,笋子酥脆,腊肉也好吃。不过,大家最喜欢的还是那一小盘绿色的野芹菜。过了一会儿,盘底就不见了。
一边去厨房盛饭,一边对赵嫂说:“嫂子,你的野芹菜真好吃,我还盛了两碗饭。”
“你喜欢吃吗?村头的沟壑都进去了。”嫂子笑着说道。
“带我们去摘一些。”我不禁兴奋起来。我放下工作,拉起嫂子,直奔村头的小沟。
沿着溪流逆流而上,两岸生长着许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植物,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野芹菜。野芹菜其实应该叫“水芹菜”。它喜欢生长在潮湿、低洼的林间空地和沟壑中。它有细长的叶齿和空心的茎。它是一种古老的野菜,富含粗纤维。据说可以增进食欲、清热解毒。 、祛痰、降血压等功效。
平竹所在乡镇罗乡乡是典型的山区乡镇,群山环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93%以上。罗香乡山上生长着八角茴香、竹笋等各种特产,是著名的“八角之乡”、“竹笋之乡”。我想,只有在这样一个土地肥沃、美丽的地方,才能种植出野芹、岩藻、鲜笋等无害又美味的山菜。
小溪两岸,野芹菜密密麻麻。嫂子说,村里的人大多都是砍来喂猪的,只是偶尔用来换换口味。我告诉她,金秀县农贸市场也有卖。 5块钱一把,还是又黄又旧。
她微笑着说:“我们这里有草一样多。”
过了一会儿,我和嫂子摘了一串野芹菜。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把,摘下叶子,请嫂子给我们炒。
锅中加入油,放入辣椒和大蒜炒香,然后放入洗净切好的野芹菜炒香。不一会儿,制作简单、味道鲜美的野芹菜又上了餐桌。大家纷纷拿起筷子。菜品酥嫩、香爽、回味甘甜。
https://redimage.xhscdn.com/1000g00825tad7dkfo0205nmfmk6089ee6rlpjbo?imageView2/1/w/1280/h/1706/format/webp
那天晚上,我和平竹的村民们一起吃狗肉,喝米酒,猜数字。就连我的嫂子也加入了我们,和我们一起喝酒。我这才知道,山里的女人确实会喝酒。
赵哥道:“你嫂子平日里也会陪我喝一两杯。”
喝了几杯,我的头就感觉有点晕。事实上,我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纯朴的民俗之中,仿佛我就是平竹的一员。脱掉日常的外壳,丢掉面具后,我只是山里的一个普通山人。这里有热情淳朴的村民和长辈,朴实无华,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化学添加剂,没有流行病。
后来赵哥对我说:你是我们自己人,你不要有居高临下的态度。我知道你们在帮我们找项目、找解决方案、做实事。无论何时您来,我们都会招待您并与您一起喝酒。
“我自己人”说出了我的心声,所以那天我没有喝醉。回来的时候上车,后备箱里塞满了赵妈妈采摘的野芹菜。每一株植物都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每一片叶子都饱含着浓浓的乡情。
作者简介
属于那条鱼,本名于晓聪,女,1983年出生,毕业于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师范学校,金秀瑶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兼),现工作供职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曾在各级报刊发表多篇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
主持人|文馨
制片人|
魏慧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