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亲侄子朱文正:既是臣子又是至亲,他的一生如何?
文/蓝梦岛岛主原创文章,全网维权已启动,抄袭必究!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一方面,他对待开国功臣,冷酷无情。另一方面,朱元璋又是一个非常注重亲情的人。就是为了让朱家的子孙在江山上坐稳。毫无疑问,朱元璋虽然不是一个好“师傅”,但他确实是一个好“家长”。
在明朝的众多开国元勋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他既是朱元璋的大臣,又是朱元璋的近亲。他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他的父母和许多兄弟姐妹几乎都在元末大饥荒中死去。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和妻子王氏的儿子。他幸运地熬过了乱世,成为朱元璋仅存的遗产。近亲。
朱温是朱元璋的侄子,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最后的结局却十分悲惨,被朱元璋囚禁至死。这是为什么呢?
也就是说,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领巾军后,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谋,迅速声名鹊起。后来在徐达、周德兴等兄弟的帮助下,称霸山岳,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势力。正当朱元璋欲剑指天下时,他的嫂子王氏和侄子朱文正前来投奔。
看着眼前的孤儿寡妇,朱元璋不禁想起了死去的父母和兄弟,于是他将朱文正留在身边亲自抚养,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
或许是因为继承了朱氏家族传承下来的优秀基因,在朱元璋的悉心教导下,朱文正很快成长为一名勇将,立下了许多战功,这让朱元璋无比欣慰。
https://image109.360doc.cn/DownloadImg/2021/07/2120/226709334_8_20210721081654973
朱文正最辉煌的功绩就是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单枪匹马抵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
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洪都“揽三江通五湖,控蛮灌引瓯越”。它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大的军事意义。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派朱文正镇守洪都,足见对他的绝对信任。
不料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趁其不备,率领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此时,朱文正的洪都驻军仅有四万兵力。
四万对六十万。即使实力悬殊,朱文正也创造了奇迹。在陈友谅的猛烈进攻下,他坚守城池85天,终于守城成功。在这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朱文正不仅保住了洪都城,还重创了60万陈军,为朱元璋的反攻成功铺平了道路。
洪都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防战役,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最早功臣就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洪都之战后,朱文正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朱元璋对他极为满意,想要重用他。不过,朱文正毕竟是朱元璋的侄子。如果给予他太多的奖励,必然会引起其他名将的不满。所以,朱元璋为了避嫌,确实对朱文正不好。
朱文正早年对于朱元璋的苦衷是十分理解的。当朱元璋问他想当什么官时,他回答说:“将来我的叔叔会成就大事,我的侄子为什么不富呢?如果你现在先给你的亲戚官爵和奖励,恐怕很难服众!”
https://p.ssl.qhimg.com/t01accb77a41b7cbe6c.png
朱元璋被朱文正深刻的正义感所深深感动,从此更加疼爱和信任自己的侄子。然而,随着战功的积累和时间的推移,朱文正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叔侄的悲剧。
在平定江西的战斗中,朱文正身先士卒,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不过,朱元璋回京后,仍然只授予常遇春、廖永忠等将领大赏,而没有只授予侄子朱文正。朱文正本来是想凭借这次战功一举成名,没想到又落空了,所以他对朱元璋非常不满。为了泄愤,他甚至允许部下抢劫自己的妻女,破坏军纪。
朱文正在军中的恶行,是由巡抚李银冰向朱元璋报告的。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派使者谴责朱文正。朱文正从小就在朱元璋身边长大。他非常了解叔叔的性格和手段。他担心自己前途未卜,生命有危险,干脆打算投奔朱元璋的死敌张士诚。但此时黎银兵弹劾朱文正谋反,于是朱元璋先行一步,护送朱文正回京等待治疗。
叛徒投敌,无疑是军队中的大忌。朱元璋本来打算直接处决朱文正,但马皇后劝阻说:“这个儿子(朱文正)只是性格刚烈而已,没有别的。”对于马皇后的话,朱元璋一直颇为信服。再加上家族丑闻不宜公开,他实在很难对付自己的侄子,于是免了朱文正的死刑,却罢免了他的官职,将他囚禁在桐城。
凭借马皇后的慈爱之心和朱元璋的高贵,朱文正终于逃了出来。然而他生性傲慢乖僻,很快就死在囚禁之中,年仅30岁。那一年是公元1365年,三年后的1368年朱元璋才称帝。可怜的朱文正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终却没能亲眼看到明朝的建立。
平心而论,朱元璋对待朱文正还是不错的。如果朱文正没有自杀投敌,明朝建立后他一定会被封为太子,留下千古叔侄佳话。
参考文献:《明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