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江苏高考 8 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2013年江苏高考第8题)右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船舶统计年的船舶吨位,其中1000吨以上的船舶吨位为2 A.全面反战运动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经济的控制侵略中国 C. 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答案】C 【检验点】国民政府初期的民族工业(2013年安徽高考第15题) 图3显示了历年我国产业资本中外资、官僚资本和国民资本的比重。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B.民族资本仍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形势决定中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答案】B 【检验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素材变式题:民族工业春天短的原因* 图片变式题:民族工业春天短的原因工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所谓中华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诞生;本节内容: 1、民国初年的工业兴办浪潮; 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期发展; 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短暂的春天;抗战前夕——短暂的发展期;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民国初年工业建立浪潮(1912-1919)----短春 1.原因: A. 1911年辛亥革命的推动 2)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完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3)一系列工业发展法规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现代工业的热情;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2、业绩: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纺织工业、面粉工业发展迅速。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显着发展,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三、特点:18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工业比重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发展不久的民族工业再次陷入萧条。民国初年在华外资及中资煤矿比例一览(%)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资企业 100 88.5 41 0 中资企业企业 0 11.5 59 100 自然经济重工业基础仍然薄弱 外资的绝对优势仍然超过国有资本。曾短暂分布于沿海地区。民国初年(1912-1919)的工业建立浪潮----短春 1、原因: A. 推动了1911年辛亥革命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工业的重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2、表现:新建厂矿企业和新资本增多,纺织、面粉工业迅速发展 3、特点:1)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2)“春天”是短暂的、短暂的。 ①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他们的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在一些领域,外资仍超过本国资本。 ③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衰落。 1911年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工业发展法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4、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工业集团相继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清华学生抵制焚烧日货“抵制洋货”“发展实业”“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界人士的共同爱国要求。
https://www.hs13z.net/UploadFiles/20156/201506232032587386.jpg
“实业救国”的口号和愿望。我和火柴王刘洪生第一个生意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生意的发展,因为当时大家都愿意买国货。按国家分列的商品出口表中欧洲列强对中国的减少比例,1915年比1914年减少约1/5,1918年英国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减少1/2,法国减少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了出口。下面的表格和图表解释了问题所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期发展; (1927-1936)——迅速发展; 1.原因: 2.概述: 3.限制因素: 1)法币政策的实施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在帝国主义压力和官僚资本统治的情况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的、艰难的;各工业部门普遍呈现较好发展态势。二、抗战前夕(1927-1936)民族工业的短期发展——快速发展 一、原因(1)法币政策的实施(2)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建设运动(鼓励工商业、农业、交通的发展) (三)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推销国货) 2、各行业概况 行业总体发展良好情况①目的:稳定政府财政,增加收入,巩固治理(根本目的)②影响: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拉动生产恢复起到一定作用(正);四大银行已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负)。
货币改革: 1.时间:1935年 2.目的:防止白银外流 3.内容:a.法定货币是唯一流通的货币(四家银行); b.白银是国有的 4.影响:正面: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推动物价回升、刺激生产恢复起到一定作用。负面:官僚资本的扩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官僚资本 1)含义:垄断资本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国家权力和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相结合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2)特点:①与国家权力结合,具有垄断性质;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结合,具有买办性质; ③与国内封建相结合,具有封建性质。 3)典型:四大家族;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要求:了解蒋介石、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蒋氏——政教世家最擅长争权、独裁、保权、传权;宋代宗室家族——最擅长结合金钱与权力,横跨政经界的名门望族;孔家——最会玩钱,最会抢钱,最奢侈的豪门;陈家——最会玩人,最会幕后黑手的没落家族,结成帮派。江家隶属于陈家,宋氏姐妹隶属于孔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正在迅速膨胀,而中国的国家资本却在萎缩……民国二十五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民国十九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中国-民国三十四年中央银行发行的观金券 纸币-金元券,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的钱去购买生活用品。
https://img1.dzwww.com:8080/tupian/20160524/39/14650643496536082719.jpg
不同年份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1938年=1939年=1943年=1945年=1948年=大米0。 两个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生活困难,民族工业难以发展。 3、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946-1949) - 日益萎缩; 1. 原因: 2. 结果: 1)外贸逆差的影响; 2)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3)官僚资本的压迫; 4)税负重; 5)美国的经济侵略;大量工商企业破产,国统区工业体系趋于崩溃;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允许美国在中国攫取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内产品。以天津为例,1946年,排除大量走私的美国商品,美国商品占天津进口商品的70%。结果,天津的民族工业破产了。立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思考一下:影响中国现代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自然经济的解体; ②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政策; ③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推销国货;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思想;……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思考:影响近代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障碍因素:1)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本质; 2)具体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掠夺; ②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垄断; ④封建自然经济的阻力; 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概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初步发展: 3.短暂的春天:4.短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民国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27-1936 1. 出现:1860 年代和 1970 年代 5. 难度:1945 年 8 月-1949 年 9 月 19 世纪末(19 世纪末 - 20 世纪初) 1860 年代和 1970 年代 20 世纪初(1912-1919) 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出现裂痕,初期发展昙花一现,春天发展迅猛,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沉重打击都缩水了。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张謇主张:“工业救国”;“工业救国”。荣宗敬论述了“实业救民、止侵略”的思想。有些人认为自己找到了救国的正确方法。
你认为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可以救国吗?为什么?讨论探讨,必须先有民族独立,才能有国家富强! (2013年四川高考第五题)美国银行家杨在《1927年至1937年的中国财政经济形势》中说:“美国有意识地推动高银价……给中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苦难。”面对这一“困境”,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实业C.开展国货推介活动D.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A 【测试点】国民政府初期民族工业的实质变化:国民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题图变化:国民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工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