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点滴:理解佛教,洞察宇宙人生真相
学佛——对佛教的认识
⊙什么是佛?
能够了知自己是佛。
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一颗能够觉知一切事物的心。这种有觉知的心称为佛。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吗?你相信有一天你会看清宇宙生命的真相吗?如果你相信的话,你就相信你是未来佛。未来佛是未来觉者。你若不信,你还是未来佛。为什么?因为无论你经历多少磨难,你最终都会有一天觉醒,因为觉醒的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所谓本性本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
宇宙生命的真相是清清楚楚、一清二楚的。我们称这样的人为佛。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教育。
用这种自性心来教育暂时混乱的自性心,这就是佛法。虽然我们说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圆满圆满的教育,但我们常常误解,以为是有人在教育我们,但实际上是为了显露我们自己的觉悟心。佛像、经书、僧侣只是作为增长的条件。这是帮助您实现目标的好机会。
⊙学习佛法,谁是我们的老师和榜样?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真实自我意识的榜样和老师
佛教虽有自性、本觉,但能靠自性开悟的人却寥寥无几。因此,大多数众生都需要老师和榜样。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老师的指导,需要良友的指导,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少走弯路。释迦牟尼是我们的根本老师,我们称他为师父。
⊙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老师的使命是帮助我们解锁自己的智慧
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自己发明一些真理,然后灌输到我们众生的心里,不是。相反,它告诉我们:智慧和美德是我们本性所固有的。我们不需要从外面寻找它们。我们只要去掉我们的妄想和执着就可以了。
⊙佛陀四十九年说法的内容是什么?
四十九年的陈述,无非就是解释宇宙生命的真相
释迦牟尼佛说法第四十九年时说,小说伟大、渐进与突然、局部与圆润、存在与空虚,无非是告诉我们宇宙与生命的真相。生命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https://www.sushijiameng.com/public/uploads/sohu/2020/04/3a551ec63eab413cb3d67c0a2110fb53.jpg
⊙佛能给人带来祸福吗?
不,学佛的人都不认为佛能给人带来祸福。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打个比方,法官判决案件时,必须以公平的法律为依据。法官不能给人带来祸福,佛陀也是如此。一切业报都如水往低处流,自然而然,无人能主宰。古人云:祸福无门,只有人自作自受。事实上,它解释了宇宙中所有的邪恶和祝福。就像现代医学界也证实,恐慌的人会分泌毒素。
⊙佛能保佑我们不生病吗?
如果我们继续有妄想和恶业,佛就无能为力。佛陀只能告诉我们人们为什么会生病以及如何避免它。如果我们按照佛的话去做,我们的身体自然就会变得健康。就像父母随时随地照顾孩子一样,却不能保证孩子不惹麻烦。父母只能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对于佛来说也是如此。可见,教育是最大的福气。另外,如果我们每天念佛,心就会平静,妄想就会减少,免疫力自然就会增强。我们可以在缘份上努力。不好的缘分一旦被打破,自然就不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灾难来临时,向佛菩萨伸出援手就可以避免灾难吗?
可能的。因为心、佛、众生是三位一体的,所以可以说开悟是佛菩萨所成就的,也可以说是自心“一心”的作用,也就是自心的“一心”的作用。佛。平常我们的明心被烦恼所遮蔽,智慧与德性就无法显现。现在我们暂时抱住佛脚,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我们的心智就出现了,能力就出现了,所以瞬间就消除了。当灾难发生时,你认为这是自力还是佛力?其实自力和佛力是同一个力,和别人是一样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第一句话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行,但是因为妄想妄想而不能成就。”坚持。”可见,众生与佛相比,烦恼多了一些。
⊙修行的标准是什么?
佛经是我们修行的标准
我们的本性觉醒了吗?您知道到什么程度?我们是否拥有固有的正知正见?完成了吗?我们本具的清净心有没有表现出来呢?有多少被揭露?我们需要用佛经来证实、比较、检验。看看你的思想、日常生活、待客之道是否符合佛经。如果不对应,你就必须练习。
⊙什么是修行?
修炼就是纠正我们错误的行为、错误的思想、观点、做法。
⊙方丈的三宝是什么?
他们是佛像、佛经、和尚。没有三宝住持,如来的家业就无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修行和交流也会不方便。佛像提醒我们,我们需要觉醒自己的本性,因为没有人每天跟在你身后,要求你觉醒。而佛像就有这种奇妙的功效。我们天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自己应该像佛一样开悟。如果你不拜佛开悟,那就不是修行。经典帮助你树立正确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虽然正知正见是你的自性,但你现在对自性感到困惑,无法辨别是非、好恶、善恶,所以暂时需要借助外在经典来帮助你。打开你自己的本性。法宝。佛经就像渡口。一旦到达对岸,就不再需要渡轮了。僧伽是和谐的僧伽群体,是佛教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当我们看到和尚的时候,我们就想,我也应该像和尚一样纯洁无邪,一心一意佛法。
⊙自性三宝是什么?
自性三宝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自性三宝是觉性、正性、清净。皈依佛,就是皈依自性觉悟;皈依佛,就是皈依自性觉悟。皈依佛法,就是皈依自性正知正见;皈依僧团,就是皈依自性清净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毁坏,经书可以焚烧,僧人可以驱散,但我们的自性意识却是清净不变的。我们已经找到了真正的避难所——我们本性的三颗宝石。然后我们就继续修行,不离开三宝方丈。自性三宝是本体。只要本体存在,存在就一定会有它的显现。
⊙念佛、读经、参禅、念咒的目的是什么?
https://xf.jzfjw.cn/upFiles/infoImg/2017091818967783.jpg
念佛、读经、打坐、念咒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清净心。
不学佛的人常常误以为念佛就是求佛保佑。如果你读过一些佛经,就会知道念佛是为了获得清净的心。 《阿弥陀经》云:“心无杂乱”; 《圆觉经》云:“狂心若不息,息则成佛。”其实学佛很简单,就两个字“除痴”,但也很复杂。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我们只有两个字,我们研究了几十年,但我们仍然对它感兴趣。
所以佛陀非常慈悲,给我们讲了《净土经》。他一再劝我们念佛往生西方。佛名入迷心,迷心不能不佛。这就是念佛达到清净心的道理。当我们有清净心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得到了一切,因为我们本性的戒德能力都可以显现出来,这与如来本性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没有清净的心,整天胡思乱想,即使佛想帮助你,也无能为力。佛给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加持。就像你的父母告诉你的那样,对他人要有礼貌,不要打架。这是父母给你的祝福。只有你能做到,你才会安全。如果做不到,这份祝福就白费了。我们经常听说,危难时刻念佛,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为什么?因为“一颗心”!你只要一心,你的心就是如来,你就会有不可思议的戒德和能力。 《阿弥陀经》中说的“心不可散乱”,告诉了我们最大的秘密。
⊙熟读经典有什么用?
熟悉经典,才能开始思考
佛经是从佛的清净心中出来的宝藏,对应着我们众生的心。所以佛经可以帮助我们唤醒我们的心。当我们读懂它们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带入我们的生活,避免迷失方向。
⊙如何从梦中认识做梦的心和梦的幻象?
我们有做梦的经历。梦是由我们的心表现出来的,所以整个梦代表了我们的心。心可以“变”,心可以改变梦想。梦想因“变”,梦想因心而变。 ,如果我们在这里硬要分清真假的话,可以改变的心就是真的,可以改变的梦就是假的。梦想虽然是假的,但是可以实现。梦中有欢乐,也有恐惧。例如,H20可以变成蒸汽、冰块和水。蒸汽可以蒸包子、开火车。冰块会冻结并堵塞。水可以洗衣服和蔬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现象找到其本体,而这个本体又可以表现出多种表象,而每种表象又表现出不同的功能。 “心性”看不见摸不着,如“真空”;“现象”无处不在,如“妙有”。真空并不空,因为它会变化;美妙的存在并不存在,因为它无常地生灭。我们希望有一个好梦。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首先要有一个善心,因为清净心的显现一定是善相,是净土。人生如梦。你知道这个梦从何而来吗?思考“可以梦想的心”和“你拥有的梦想”,并尝试找出“可以改变”和“改变什么”。
⊙你的心有多大?
真诚的心填补了空虚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诚意有多大。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东西,而且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当你看到它之后,你就会对它是什么做出判断。如果我们的心无法到达眼睛看到的任何地方,那么我们就无法判断。可见,我们的眼睛所到之处,我们的心所到之处。想想我们的心有多大?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充满虚空法界。佛说得对吗?信仰、理解和实践还不够。光有信仰是不够的,你必须了解;了解之后必须实践,只有实践之后才能证明。只有证实了之后,你才知道佛经和你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
⊙如何知道人死后会去哪里?
人死后,身体会变冷,但总会有一个地方最后变冷。只要看最后一个稍微温暖的地方在哪里,就知道他去了哪里。头颅——是圣人;眼睛——上升到天国;心的深渊——皈依人性的境界;腹部——堕鬼界;膝盖——下降到动物的境界;足底——堕地狱诸众生。但想要测试的话,一定要小心依依,不然他会摔倒的。
⊙佛陀为什么叫二足佛?
两足福慧王
福慧皆善。当你的妄心消除时,你就会拥有圆满的福德和智慧。那会是什么样子?即是成就圆满佛果,无所果报。为什么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因为它是你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从外部添加的东西。我们称佛为二足佛,意思是他的福慧都圆满了,毫无欠缺。
这就是我对佛教的理解。正确吗?希望老师和同修能帮我修改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