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0-30 05:50:53

市中心医院招聘儿科医生,人数众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近日,中心医院再次招聘人员,招聘公告也已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从公告来看,招聘人数众多,仅职业编制人员岗位就有 48 个,共涉及 22 种工种,每种工种平均招聘 2 人。

不过,记者注意到,招聘并没有按照平均人数分配岗位,一个岗位招聘了 10 人,招聘岗位上写的是儿科医生。虽然其中 7 个是为该市妇幼保健机构的扩建储备的,但如果你去该市的任何一家医院,无论你问病人还是医生,“儿科医生少吗?我相信答案大多是肯定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明明近年来很多医院招到的儿科医生最多,但为什么人们总是说:“儿科医生太少了。”

01

他们是有能力的,也是无能的

王天浩非常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总能在中心医院儿科二科的值班室看到他的身影,他喜欢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医院走廊上穿梭,甚至有时间,他也会和几个小儿糖尿病患儿一起锻炼身体,监督他们的康复训练。

如果你问王天浩是否活到现在,哪些地方待得最久?他的回答一定是学校、家、医院。如果你问他如果按时间长度排序会是什么样子,他的回答是学校、医院、家。

很多人可能认为王天浩是一位敬业的儿科医生,但实际上他并非如此。不是他不爱工作,只是他还在金华四中读初中一年级的孩子,爸爸王坎才也是一名地道的儿科医生。

王侃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张照片,是去年 9 月他和儿子一起逛街时拍的,是儿子背着他的手向前走的照片,王侃的文字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孩子这么大了,好像没好陪着他。”王侃说,他和妻子都是医生,经常需要值班,所以儿子只能在放学后来医院陪他们值班。”

儿科二科的值班室不大,只能容纳两个高低铺和一套桌椅。那套桌椅是王天浩经常做功课的地方,在两套铺位中,他喜欢睡在上铺。

“有时我们俩上夜班的时候,他和我这个孩子一起睡在值班室里,他对上铺情有独钟。”王侃说,其实他很对不起儿子,其他孩子周末经常跟父母出去玩,自从9月份那次购物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和儿子出去过,“他挺懂事的,我们上班的时候他在值班室看小说,有时候真的很无聊, 所以他穿着我的白大褂走来走去,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

王侃说,他对儿童糖尿病一针见血,有时患者不愿意康复和锻炼,但他的儿子利用自己年龄的优势,为他做这项工作。“唉......这应该是他要玩的时候。王侃说,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采访结束,记者不敢看王侃一眼,生怕他抬头看到眼镜后面那双红眼睛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儿科

有很多像王侃这样“无能”的家长,比如陈步青医生,孩子什么时候能出院回家,就看哪位家长先下班了。

还有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付从聪聪,他只是前脚送老婆去产房,后脚又去了夜班急诊室,虽然在医院,但直到孩子出生了8个小时,他才结束了工作,匆匆忙忙地去了产科病房。值班护士跟他开玩笑说:“如果我是你的妻子,我早就和你作对了。幸运的是,你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理解你。”

https://files.cn-healthcare.com/upload/20211206/wximg/18031638745569133

在儿科中,不“称职”的角色是女儿、妻子......

“不是不想照顾家人,这真的是很大的责任,我们走不开。”中心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二科副主任高媛表示,特别是在近期流感疫情期间,日均门诊量已达1600多人,因此门诊时间延长至晚上10点。”

记者在儿科门诊采访时注意到,这可能是医院门诊里唯一有医生餐厅的地方,因为经常有医生一坐到下午 1 点,错过了食堂餐,还得打电话送餐服务,才能赶上 30 分钟后的下午问诊时间。吃了几口饭后,他穿上工作服走了出去。工作台上,已经堆积了近半米高的病历簿。

02

这是儿科医生的朋友圈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儿科医生最近的状况,那就是压力。这种压力已经被很多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下来,很多人在朋友圈里表达了自己作为儿科医生和护士的诚意。记者摘录了几篇关于此的文章。

“自从我一直忙着轮班以来,我就没时间吃饭。”(发朋友圈时间为 2017 年 12 月 26 日 21:47)。

“医生的诊断是:脊髓上韧带损伤。由于久坐不动,图片 1 现在是“半残疾”的我,图片 2 是袁先生的活虎。”

“发烧到了 39 度,那边腰酸不好,这边流感又是一招,门诊急诊生活才刚刚开始,一个小姑娘就变成了八九十岁的老太太,明天下半夜怎么搞。”

“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流鼻涕和结膜充血。就我而言,症状几乎都是一样的。”

“前天晚上,好像带了 85 个孩子,取了 12 个咽拭子,其中 7 个是 B 级的,我想我也被招募了。”

“连续五天:两个帮派,两个连班,前一晚一晚专家,我在这里住了4晚,都挂在一口'仙气'之下!”姐姐,我今天要在家里暗黑睡觉。”

“昨晚我被打在桌子上:你是什么样的破医院,我的孩子等了三个小时还没见过病,是什么急症,我想跟你抱怨一下!!不过,急诊室的孩子还在抢救中,病房里的住院病人很紧急,还有 30 多人等待......在门诊和急诊科。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0927%2Ff4dcc551j00skgwkc002ed000n300fo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今年儿科真的很忙,一天观察 5 个病人是很常见的,最多收治了 7 个病人。最累人的是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经常一晚有 20 多个病人发烧,女生们坚持每小时给发烧病人量体温,直到正常为止,因为热休克病人很多,生怕不小心发高烧抽搐。儿科已经很困难了,我只是希望家长们能多理解我们的护士,不要责怪,温柔地对待彼此,因为孩子早日康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朋友圈里也有很多这样的新闻,这可能是他们在这种巨大的无形压力下的一种精神释放,但里面并没有太多的抱怨和负能量,反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嘲讽和对病人的祝福。虽然他们自己也被感染了,但在采取了防护措施后,他们仍然坚守岗位。仅有的几个中途换人的人,还是因为高烧而发抖,就连刷医保卡的手都在颤抖,真的撑不住那些不得不换人的人。

03

超过 6% 的受访者表示应该改善儿科医生的待遇

“你觉得儿科医生少了吗?A. 少;B. 不是很多”。

“你觉得儿科医生很难吗?A. 不硬;B. 硬”。

“我们如何提高儿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A. 多招人,出去学习交流;B. 设立高薪岗位,能住的人就住”。

记者就这三个选择题随机采访了 27 名在街上有孩子的公民。20 名公民在第一个问题中投了选项 A,剩下的 7 名公民表示,他们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他们的儿科小时候也没有那么拥挤。

关于第二个问题,27 名公民都选择了选项 B。公民史女士说,她的朋友在杭州当儿科医生,工作非常努力,很多次都有转行的想法。有受访者表示,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太高,二孩政策放宽,工作量会更大。另外,现在的孩子很娇小,有的看病时有很多家长陪着,有的人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很差,如果孩子有点不舒服,或者出院后症状反复出现,家长就会追着医护人员骂骂,甚至威胁。

在第三个问题中,有 18 名公众选择了选项 B,部分公众认为适当改善儿科医生的治疗可以减少部分儿科医生的流失。而且由于儿科的特殊性,提高治疗效果不仅是对医生的一种补偿和安慰,而且可以为孩子筛选出合格可靠的医生,这是对医生和患者双方的一种责任。

发送中心医院儿科合影

向他们致敬

干得好

一定要休息一下

同意 zan 的观点

金华晚报记者 潘浩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中心医院招聘儿科医生,人数众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