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9-18 13:40:44

建党百年铸就辉煌,东平百位优秀支书展风采

建党一百年创辉煌,奋进支部领航。伴随着建党一百年的铿锵脚步,东平一代代优秀党员、无数优秀支部书记砥砺前行,与人民群众一起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探索进步、跨越跨越的不平凡之路。当前,全县上下正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东平的绿色发展更加美丽、创新活力更加强劲、成果共享更加包容,正大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为树立鲜明的务实作风、实干作业绩导向,营造相互学习、奋力赶超的浓厚氛围,东平县制作的《百年百名时代支部书记》电视栏目正式开播。该栏目评选全县建党以来100名优秀支部书记代表,全面展现东平县自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以来,在建党初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期支部书记的奋斗与奉献,系统展现新时代优秀支部书记的精神风貌和务实担当,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全县各级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懂思想、办实事、开创新局面,在“生态强县、工业强县、绿色发展”战略中扎实工作、做出成绩。希望广大村党支部书记以先进为榜样,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埋头苦干、勇于担当,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驱虎狼,复员回乡,心系人民福祉,为人民操劳三十年,家乡面貌焕然一新。他就是原东平县大杨镇南六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和。今天,《百年百名支部书记》栏目第九期为大家播出:

王继和

抗美援朝,驱虎赶狼,为人民谋福利,改天换地

1953年1月,21岁的王吉和参军入伍,背负着保卫祖国的使命奔赴朝鲜战场,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军人。

大阳镇南六屯村老党员、原南六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和说:“我是1953年1月入伍,3月赴朝鲜,分配到二十三军六十七师二百团二百二连四班四排,干了一年就提任班长。当时我的工作重点是阵地保卫和巡逻,住在坑道里,水有毒,不敢喝,也不敢用来洗脸、洗手,只好另挖一口井,吃饭、生活都很困难,在那里一呆就是近四年。”

https://sh.people.com.cn/NMediaFile/2021/0303/LOCAL202103031022000589549260213.jpg

在朝鲜期间,王吉和表现英勇,成绩优异,多次受到团、师、军的嘉奖和奖励,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他一生难忘的记忆。

1958年,王继和退伍回乡,1959年组织安排他担任南坝村总支书记。后因县乡合并,1962年他又担任南六屯村党支部书记。

大杨镇南六屯村老党员、原南六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和说:“看到国家困难、人民困难、生活困难,我们就下定决心,结合实际,做全面工作,带整体,做突击工作,做当前工作。我们当时的口号是,一是抓教育,封山育林,修路植树,三是治水,没水就打井。”

南六屯村地处山区,水资源极其匮乏。缺水导致粮食产量低下,群众吃饭全靠天吃饭,生活极其困难。面对困难,王吉和没有退缩,与党员群众一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天地做斗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全县第二大水库——南六屯水库,让村民们吃上了水,浇上了田。

大阳镇南六屯村村民王吉田:“他把水利建设、农田建设搞得很好,在他的带动下,修了水坝,旱季可以灌溉土地,还打了九口井,每个队一口。”

王继和深知,国家强,教育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南刘屯村尤其如此。看着孩子们那渴望的眼神,王继和下定决心,不管国家多穷,教育也不能穷,要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王继和多方筹资,在小山村修建了一栋4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这也是当时全县第一座村级教学楼,附近四个村的300多名孩子在这里读书,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有14人考上了大学。时隔半个世纪,这座记载历史与辉煌的教学楼,已改建成村委会大院,大门口的两根门柱,依稀能感受到曾经的辉煌岁月。

https://bj.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210611/29/14376839998119720389.jpg

大杨镇南六屯村老党员、原南六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和:“建学校的时候,大家抱怨说,盖楼房,小学生要是出了事,后果可承担不起。我说没关系,你们要加强管理,我会改善条件的。我当时的理解是,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大杨镇南六屯村村民王继天:“我们老书记王继和同志是出了名的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工作搞得很好,我们村里出了很多大学生。”

王吉和的家里,挂满了各种奖牌和荣誉证书,其中“山东省劳动模范”、“泰安市劳动模范”的奖牌最为耀眼。任职期间,他多次被授予乡镇、县两级“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等荣誉称号。

大洋镇南六屯村支书王继章:“我们村老支书王继和同志带领村民治山治水、抓教育,30多年来,把我们的村庄建设得水清土美、生态优美。”

如今的南柳屯村风光秀丽,鲜花盛开,道路宽阔,水源清澈,树木葱茏,人丁兴旺。在茂密的核桃树荫下,一排排小洋楼鳞次栉比。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舒适、亲切、清新的氛围。

(记者:李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党百年铸就辉煌,东平百位优秀支书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