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9-18 15:22:56

湖南羊楼司镇:湘鄂边界的重要门户,中国竹器之乡

杨楼寺镇,隶属湖南省,位于临湘市北部,湘鄂交界处,是107国道沿线北入湘第一镇,扼三湘咽喉,扼湘北门户,为全省四大边境重镇之一。该镇东与湖北省赤壁市、崇阳县为邻,南与临湘市中坊镇、璧山乡、桐城县为邻,西与临湘市聂石镇、五里乡为邻,北与临湘市潭渡乡、鼎湖镇为邻。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武广高铁贯穿腹地,有“小汉口”之称,是湘、鄂、赣相邻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现有竹子种植面积3.3万公顷,毛竹7850多万株,年产值8亿元,是湖南省四个重点产竹县(市)之一,被誉为“中国竹制品之乡”。

相传元朝初年,朝廷将养羊技术向南方推广,在湘鄂边境筑竹牌坊,设管理所。明初,在此设羊楼巡检司,表明此地为战略要地,简称羊楼寺。这里有一座山叫尖山,附近俗称尖山铺。1917年修粤汉铁路时,因此地地势狭窄,弯道急,便在尖山铺改建车站,称羊楼寺站。从此,羊楼寺地名正式取代尖山铺。尖山现在叫老羊楼寺。民国初年为5个区的镇辖区,民国二十五年为羊楼寺镇,民国三十六年为羊楼寺乡。 2007年,临湘市委、市政府经反复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并报省民政厅批准,撤销文白乡、龙源乡,将杨楼寺镇、文白乡、龙源乡合并为杨楼寺镇。林地面积35.1万亩(其中竹林15万亩),水田25811亩,旱地12457亩,茶园6730亩,镇域面积4.31平方公里。

https://dingyue.ws.126.net/2020/0113/27f5d027j00q41g9k001ac000hs00bam.jpg

该镇有森林11万亩,有“竹乡”、“茶乡”之称。其“冬末焙、春中熏”制成的羊茶,嫩绿烟香,清雅清新。其竹编、竹蒸、竹雕、竹刻五大系列产品,令人赏心悦目,驰名中外。优质白云岩、石灰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外还有金、锑、铜等矿产,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境内新店河、风林岗、云步河等流入黄盖湖,河两岸土地肥沃。特色农产品:茶叶、竹子、水产品。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新植毛竹5万亩,改造低产竹12万亩,竹林面积由原来的6万亩增加到22万亩,年采伐毛竹量由300万株增加到1600万株,创办了毛竹加工企业300多家,竹产业从业人员由原来的1000多人增加到8000多人;开发了6大系列480多个品种的竹制品;建成了5万平方米的竹制品市场,竹制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远销日、韩及东南亚地区;竹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44.5%;竹产业人均纯收入已达3388元,占全县人均纯收入的52%,是“湖南第一竹乡”“中国竹制品之乡”“国家森林绿化镇”。

https://img.cjyun.org/a/10088/202208/89d86201139c069250837e99ca24df53.jpeg

湖南省老科协在临湘举办竹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参观了杨楼镇的竹子生产。高大的竹林、繁荣的市场、先进的技术、精美的竹制品、深厚的竹文化,赢得了参观者的阵阵掌声。原省委书记、省老科协会长熊清泉亲自为“竹都”题词:“杨楼竹多竹多,竹产业路好走!”

杨楼镇是一个多山少田的地方,他们把推广竹子技术作为每年科技下乡活动的主题,编写竹子科普读物、技术手册,制作培训课件,利用培训班、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大力推广竹子种植、加工技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羊楼司镇:湘鄂边界的重要门户,中国竹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