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评价研究资料技术审评的 8 大关注点,你都知道吗?
以下为正文:生物学评价研究材料的技术审查重点:
1、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如评价是否按照GB/T1-2011中的评价流程进行?
2.生物学评价项目是否根据预期与人体接触的方式和持续时间进行选择?
3. 材料特性描述是否包括组成材料和萃取物?是否涵盖设备释放的所有化学物质?是否包括必要的定量测试数据?
4. 材料表征是否充分、是否针对目标化学物质、检测方法是否灵敏?
5. 毒理学数据是否充分?是否涵盖了提取物中每一种潜在的有毒化学物质?
6. 与市售产品比较时,是否遵循毒理学等效原则?
7.对于已有临床评价数据的产品,生物学评价资料是否充分利用临床相关数据,提高评价质量
8、生物学评价报告是否总结了所有的数据和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生物学评价豁免动物试验的基本条件:
1.材料表征等效性和材料毒理学等效性的验证信息完整、充分;
2.证明该医疗器械所用材料具有可证明(安全使用)临床使用历史的证明文件信息;
3.证明新产品在人体接触形式(临床应用)、制造和灭菌等方面与已上市产品完全相同,如有差异,应有分析信息和/或试验数据证明该差异不会影响生物安全性。
应考虑进行生物学重新评估的情况:
1.制造产品所用材料来源或者技术规格发生变化时;
2.产品配方、工艺、内包装或者灭菌方式发生改变时;
3. 制造商有关储存的说明或要求的任何变化,例如储存期和/或运输的变化;
4.产品预期用途发生改变时;
5.有证据表明该产品在人体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果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是否应该重新进行生物学评价?
答:“器械整体生物学评价应考虑的方面:最终产品的物理特性,包括但不限于:孔隙率、粒径、形状和表面形貌。”——GB/T1.1中生物学评价基本原则之一。
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都应评估其是否会引起生物相容性变化,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生物相容性测试。例如,栓塞微球的粒径变化或乳房植入物表面从光滑变为磨砂或粗糙,都可能影响植入后的局部组织学反应。
2、毒理学评价数据是否能覆盖所有生物学评价项目?
答:无可观察不良反应水平(NOAEL)和最低可观察不良反应水平(LOAEL)数据应来自与所研究终点相关的研究。
例如,来自全身毒性研究的 NOAEL 和 LOAEL 通常用于免除急性、亚慢性或长期全身毒性测试,但如果在选择用于确定 NOAEL 或 LOAEL 的研究中评估了这些终点,则可能与遗传毒性、局部和全身致癌性、致敏性、刺激性或生殖毒性的评估无关。
3. 为什么原料来源改变需要重新进行生物学评价?
答:更换聚合物供应商通常需要重新评估。例如,如果新的树脂供应商缺少去除加工溶剂(其中一些可能是已知的有毒化合物,如甲醛)的处理步骤,那么与使用原始树脂制成的设备相比,最终设备可能会产生未知的毒性(例如细胞毒性、刺激性、致敏性、遗传毒性)。
4. 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文献数据是否足以支持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
答:现有的关于医疗器械所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文献数据可能不足以支持由该材料制成的器械的生物相容性,因为制造和加工技术可能会影响该器械在体内的最终化学状态。
5. 对含有多种成分的产品同时进行生物学评价是否可行?
答:对于包含不同接触时间部件的器械,应分别对每个部件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例如,血管支架系统的支架是永久性植入物,而随行输送系统是与人体接触时间较短的部分接触器械,应分别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
对于含有多种材料的器械或器械组件,如果其中一种或多种材料是新的(即以前未在相同类型和接触时间的器械中使用过),则必须单独测试新材料组件,以进一步了解该组件的潜在毒性。例如,对于含有新球囊材料的导管输送系统,必须单独测试输送系统和球囊,以确保充分评估每种材料。
6.生物学评价是否只关注医疗器械的组成材料?
答:生物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器械所使用的材料,还要评价材料合成过程、器械生产过程(同时考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制造工具)、器械降解过程等引入或产生的任何可萃取残留物。
CMDE审评论坛专栏涉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相关内容汇总:
1.如何考虑牙科设备相关配件的生物相容性要求?
牙科手机、喷枪等口腔器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手机及喷嘴在口内操作,可能与口腔内生理组织接触,因此应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申请人应描述与口腔组织接触部件的材质,以及使用过程中接触的性质、时间等。参照《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与审评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械345号),如企业提交未发生附件1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再评价情形的声明,可不予重新进行生物学评价。否则应按照国食药监械345号、GB/T 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或YY/T0268《牙科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的要求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2. 可以使用与最终产品相同的原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吗?
生物学评价应考虑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预期的添加剂、工艺污染物和残留物、可浸出物质、降解产物、最终产品的物理性质、最终产品中的成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包装材料和储存介质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等因素。因此,原则上,产品生物相容性测试应使用最终产品或从最终产品中抽取的代表性样品进行。
如果无法使用最终产品进行测试,可以考虑使用采用与最终产品相同工艺制成的样品进行测试,但必须充分分析和论证样品的代表性。
此外,当器械有不同的组成部件时,在选取试验样品时还应考虑不同组成部件之间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以及不同组成部件对人体的综合作用。但如果医疗器械不同组成部件与人体的接触性质、接触时间等有差异,则应分别考虑生物学试验。
3、生物学评价亚慢性毒性试验报告中需要注意哪些常见问题?
对于试验中出现统计学差异的评价指标,试验报告必须阐明相关差异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并提供原因,并分析确定相关差异与受试品之间的关联,而不是简单地列举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
此外,对于通过植入方式暴露于受试品的亚慢性毒性研究,必须提供确定植入剂量的依据。例如,如果动物可以耐受,建议的样品植入剂量是预期的人体临床剂量的 50 至 100 倍。
4.生物实验选择提取培养基类型应注意什么?
参照GB/T 16886系列标准的规定,进行生物试验时,所选用的提取介质应与最终产品的特性和用途以及试验目的相适应,同时考虑到器械材料的化学性质、可溶性物质或残留物等。
对于细胞毒性试验,由于含血清培养基是试验体系中支持细胞生长的必需培养基,且具有提取极性和非极性物质的能力,因此应将其视为细胞毒性试验的首选提取培养基。此时只能选择含血清培养基作为提取培养基。
对于致敏试验、刺激或皮内反应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等,需要考虑极性和非极性萃取介质的选择;
对于遗传毒性试验,根据GB/T 16886.3规定,应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两种合适的萃取溶剂,一种是极性溶剂,另一种是非极性溶剂或适合医疗器械性质和用途的液体。两种溶剂均应与试验体系相兼容。
4. 在中国注册时,国外实验室出具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报告是否被认可?
国外实验室出具的生物学试验报告应当附有表明该国外实验室符合GLP实验室要求的质量保证文件,如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如GB/T 16886/ISO 10993系列标准)的,可以作为生物学试验资料提交,支持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5. 用于体外辅助生殖的产品(体外辅助生殖液除外)是否应按照.1进行生物学评估后进行小鼠胚胎检测?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439b6003af33a876d31e65cc05c10385343b51c
体外辅助生殖耗材产品(体外辅助生殖液除外)作用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配子、受精卵及胚胎细胞,除常规生物学评价外,还应按照YY/T1434-2016进行体外小鼠胚胎试验。
4. 热原与细菌内毒素相同吗?
热原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热原包括材料热原性和细菌内毒素热原性信息,属于生物学评价项目。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死亡、自溶后释放出的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通常来自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生物污染,不属于生物学评价项目。一般来说,细菌内毒素都是热原,但并不是所有的热原都是细菌内毒素。
5. 对于软性隐形眼镜产品,选择或更换初级包装材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软性隐形眼镜产品内包装材料中的游离物质存在被溶液萃取的风险,可能影响隐形眼镜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在选择或更换内包装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验证内包装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化学性能,建议进行生物学评价;2)灭菌适用性及灭菌验证;3)按照《GB/T 11417.8-2012 眼科光学接触镜 第8部分:保质期的测定》进行稳定性试验,建议包括镜片性能、包装完整性、无菌性等,建议进行贮存溶液性能研究;4)运输稳定性验证;5)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包装,应分别对最终产品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和生物学评价;6)若使用同类产品中从未使用过的内包装材料,建议考虑在稳定性实验中对可能含有浸出液的溶液进行充分评估和验证,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评价。
医疗器械研发实验、技术培训、注册代理
全国客服电话:
海量医疗器械研发数据可供下载:
部分目录
(中文版)医疗器械研发手册-第二版-第二部分医疗器械研发流程
(中文版)医疗器械研发手册-第二版-第三部分医疗器械研发方法
(中文版)医疗器械研发手册-第二版-第四部分 研发企业家访谈与精彩集锦
(中文版)医疗器械研发手册-第二版-第一部分医疗器械研发中的材料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11-12 部分(98 页)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1-2 部分(111 页)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13-14 部分(113 页)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3-4 部分(112 页)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5-6 部分(76 页)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7-8 部分(111 页)
DFMA 制造和装配设计第 9-10 部分(86 页)
[电子书] 许伟新著《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指南》(193页)
【电子书】面向制造与装配的产品设计(567页)中文版
【电子书】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设计、执行和管理(296页)
2020年中国脱敏产品研发及行业研究报告(16页)
医疗器械研发常用570项标准汇总.doc(40页)
DFMA 产品设计制造与装配.ppt(30页)
DFMEA开发与生产.ppt(53页)
DOE实验设计与实际操作培训PPT
DOE实验设计模板.xls
ESD防护设计与加工实训PPT(26页)
FDA 发布的平板电脑开发 QBD 案例(92 页)
FDA 医疗器械制造商设计控制指南(28 页)
GB 9706.1-2020医疗器械研发流程应用培训PPT(61页)
GMP自主软件质量体系讲解设计与开发(上)PPT(22页)
-1 医疗器械安全标准原理与设计培训资料.ppt(116页)
.2005 陆地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中文版,34页)
IND、NDA溶出方法开发与确认培训PPT(50页)
LC-MS 方法开发
PCBA电路板级可靠性设计(单板、元器件).ppt(25页)
PCB设计基本工艺要求(5页)
TI 电源设计经验集锦(98页)
TI 设计:具有身体成分功能和 BLE 连接的体重秤参考设计
USP 1092 溶出度测试开发与验证[中英文版].doc(54页)
安凯客车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ppt(60页)
安全采血针的设计与开发-产品故障模式分析范例.doc(3页)
钣金结构设计流程手册(36页)
便携式心率采集系统设计.doc(40页)
产品和服务设计与开发程序(含表格).doc(21页)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模具角度.doc(3页)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Hole.doc(4页)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公差().doc(4页)
产品结构设计指南 - snap.doc (6页)
产品开发流程PPT(12页)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dd98d1001e93901213fa6883eb843e736d12f2e3873
产品研发管理系统(17页)
产品研发流程测试培训PPT
除颤器研发及产业研究报告(34页)
创新药物研发流程培训.ppt
大型医疗设备研发过程中的供应商管理研究——以GE医疗为例.doc(52页)
电磁兼容设计培训资料.ppt(83页)
电子系统可靠性设计培训PPT(129页)
电子血压计产品设计趋势.ppt
防错设计指南培训资料.ppt(34页)
仿制药开发模板示例
仿制药研发项目管理体系概述培训PPT(37页)
工装夹具设计培训讲义PPT(80页)
基于风险的设计验证和确认测试样本量选择(6 页)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注册和检测信息 第一部分(24页)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注册和检测信息 第二部分(9页)
华为 EMC 设计指南(85 页)
华为 PCB 设计规范(21 页)
华为电磁兼容结构设计规范(56页)
华为电磁兼容结构设计规范V20(133页)
华为保护电路设计规范(60页)
华为工艺可靠性设计方法与实践.ppt(71页)
华为热设计培训PPT(92页)
华为研发部-产品结构设计及模具开发流程(6页)
华为研发需求与设计工程文档写作培训(含模板).ppt(90页)
化学API工艺开发与工艺验证.ppt
机械可靠性设计培训PPT(240页)
机械设计术语中英对照(24页)
基于产品开发流程的研发团队绩效评价模型研究(3页)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体传输线圈研究与设计.caj(67页)
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分析方法开发策略&杂质研究常见问题分析.ppt(76页)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超声波雾化器设计与实现.caj(61页)
应急研发管理流程
开关电源设计 A 至 Z(523 页)
雷电浪涌防护设计技术培训资料.ppt(64页)
560(PB 560)呼吸机设计完整信息(1)
560(PB 560)呼吸机设计完整信息(2)
装配设计培训材料.ppt(81页)
模具设计与加工工艺.doc(31页)
奇瑞汽车整车发展历程.ppt
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3页)
浅谈HALT试验在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测控设备产品设计验证中可靠性试验的必要性
浅谈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与转化
球囊压力泵设计要点-YY/T0450.3-2016标准解读.doc(5页)
全球研发背景下中药新药研发面临的形势与机遇(6页)
全套医疗器械开发文件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全套资料(模板可修改).doc(95页)
热塑性弹性体配方设计技巧(6 页)
人工心脏瓣膜的现状及发展(4页)
如何管理药物研发记录和数据.doc(35页)
如何进行API研发.ppt(77页)
如何设计有效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临床前动物疗效实验.ppt(25页)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doc(10页)
三通阀与PC嵌件粘接设计.doc(14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