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午睡案例分析:她为什么频繁地要上厕所?
小班安全教案午睡反思第一部分:幼儿园午睡案例分析 幼儿园午睡案例分析:为什么她要频繁上厕所 镇巴县城关幼儿园白换菜现象:今年国庆假期后,平时情况良好乖孩子关月表现得有点反常。原来,她很早就睡着了,整个午睡期间,她一直盯着看,翻来覆去。那天我值下午班,正在照顾孩子午睡。上床睡觉不到十分钟,关悦说:老师,我想去厕所。你刚才不是去厕所了吗?怎么又想上厕所了?但转念一想,孩子要上厕所就让她去吧,不然尿床了怎么办。所以我让她走了。但接下来,关悦每隔几分钟就得去趟厕所。她进进出出,其他熟睡的孩子都被她吵醒,趴在床上窃窃私语,让整个午睡顺序显得很混乱。关悦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境地?他生病了吗?但关悦的“病”一起床就消失了。下午孩子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向来接她的奶奶汇报了关悦午睡的情况。她的奶奶说:“国庆假期,我们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午睡,就让她自己玩。几天下来,关悦的孩子也习惯了不午睡。这些天,关悦不想去幼儿园,因为她不想午睡。”原因分析:孩子在没有秩序感之前,是通过外在的规则和习惯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大人不明白,一旦打破这个规则,孩子就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俗话说: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二十一天,但养成一个坏习惯只需要一秒钟。国庆七天假期,关悦在幼儿园形成的秩序感被打乱了。由于适应了家里不规律、无秩序的生活,她养成了不午睡的习惯。回到幼儿园后,她已经不习惯幼儿园的规律了。生活。然而我们的老师并不理解她的变化,要求她继续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并让她午睡,这让她不安和焦虑,所以她就去厕所避免午睡。对策:找到关悦的“病因”后,我决定对症下药。 1、在幼儿园,老师主动靠近关悦,给予关悦更多的关爱,消除孩子的心理焦虑。我们每天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她参与活动。我对孩子说:幼儿园有老师,有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多幸福啊。让他们觉得幼儿园生活很有趣,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 2、提高孩子的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利用空闲时间跟关悦说说话,告诉她我们每天都要午睡。只有睡得好,我们才能成长得好。并在她午睡时陪伴她,轻轻地拍拍她,安慰她,让她能安心地睡个午觉。 3、配合家里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家庭合作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方式。如果只在幼儿园午睡,放假在家不午睡,永远无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我与家长沟通,家庭和幼儿园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并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让孩子在家养成午睡习惯。结果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关悦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午睡时间,她上床后不到十分钟就睡着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了解到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我们每位老师在家合作的主要任务。幼儿园要发挥引领作用,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家衔接合作,让幼儿园和家长在教育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达成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在教育方面。家庭与家庭应合作,促进儿童的健康与和谐。发展。同时,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把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家里和幼儿园的规则要保持一致,不要随便改变,以免孩子面对不同的规则时感到困惑。第二章: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选15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一):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上下楼梯”活动目标一、初步培养孩子上下楼梯时的安全意识。 2、提醒孩子上下楼梯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活动流程 1、引入场景,激发幼儿兴趣。简介: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们的孩子要去参观小狗的家,但是小狗的家在二楼。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孩子们,你知道如何正确、安全地上下楼梯吗? 2、扩展 1.请孩子们说说他们平时是怎样上下楼梯的。 2、教师总结,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小结:孩子上下楼梯时,不要害怕、焦虑。向右走,目视前方,右手握住栏杆,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双脚牢牢踩在台阶上。
3、问:人多时如何上下楼梯? (让幼儿自由回答。) 总结:人多时,一层一层地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或冲到前面。上下楼梯时,请靠右侧行走。 4、老师带领孩子们练习上下楼以及给小狗家送礼物。对动作不协调或不安全行为的孩子及时提醒和帮助。 3. 延伸 1. 孩子们唱生日快乐歌,表达对小狗的祝贺。请一名儿童扮演小狗,为大家表演节目。小狗向孩子们告别。 2、活动延伸:引导孩子在日常活动中随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二):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玩具不能塞耳朵”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插入器官的不良后果,引导玩具不要插人耳朵。被插入耳朵和其他身体器官。 2. 了解万一发生事故必须去医院。活动准备 1.童子木偶。 2、教学挂图和童书。活动流程 1、对话引发活动。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串珠游戏吗? (2)我来这里玩珠子,但是发生了什么?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场景。 (一)木偶戏: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择了他最喜欢的穿珠游戏。明明:小朱,太搞笑了。 (明明把珠子放到耳朵里。) (2)老师:明明玩珠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您认为这显然是正确的做法吗?为什么? 3.引导孩子观察挂图,继续讲故事。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14469375%2F3f04985067244e5a88aa3bf223bc4b36.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TQ0NjkzNzUvM2YwNDk4NTA2NzI0NGU1YTg4YWEzYmYyMjNiYzRiMzYuanBn%2Fsign%2F124d2cc183ca1d5d75337588d7704d5e.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3119284&t=0af54bb267681b0b3ccbdb3624561c46
(一)师: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珠子卡在耳朵里出不来。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哪里去了?医生是怎么做到的呢?老师把明明送到了医院,医生把珠子挖了出来。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不要把珠子放进耳朵、鼻孔、嘴里。这样做会导致耳朵和鼻孔出血,并且可能很危险。 (2)老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会把玩具放进耳朵里了。 4.扩大孩子的经历。 (一)师:我们的身体上有一些小孔,比如耳朵、鼻子等,这些小孔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洞里。大家想一想,还有什么比珠子那么小的呢?比珠子还小的是什么?它们绝对不能塞进我们身体的小洞里。 (2)老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片、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我们必须立即将其清除。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在家男女同校的家长应将家中小物品放置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同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三):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睡眠安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场景表演,了解正确的睡觉姿势,明白不能随便玩玩具。睡眠。 2、愿意参加歌唱表演,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健康知识引导娃娃入睡。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只小狗玩偶和任意形象的玩偶一只。 2.教学挂图和儿童读物。活动流程: 1、利用情景表演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不健康的午睡行为。 (如果表演场景有困难,可以引导孩子观看教学挂图)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老师引导孩子观看安全标志挂图,鼓励孩子探索什么根据其中的交通安全故事,过马路时应遵循的标志。 2.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 ⑴为什么不能蒙着头睡觉 ⑵为什么不能睡觉时玩玩具 ⑶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2.引导孩子阅读《儿童水》,了解正确的睡觉姿势。 (1)师:什么样的睡眠有危险?怎样才能睡得更舒服呢?我们来看看书中的孩子们是怎么睡觉的。 (2)教师读完后问孩子:你最喜欢哪种睡姿?今天午睡时间你打算怎么睡? 3.游戏 宝宝正在睡觉。 1.老师那里有很多宝宝要睡觉。请选择一个婴儿并带他到您的床上睡觉。想想如何让您的宝宝睡得更舒服。 2. 宝宝正在睡觉。我们给宝宝唱一首“摇篮曲”来哄他入睡吧。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乘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活动目标: 1、在过程中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些基本规则和常识乘坐汽车。 2、让孩子知道乘车时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第三章:小一班安全教案 安全:危险的小珠子 设计意图:你经常会看到孩子们从衣服上撕下小东西,放到嘴里、耳朵里、鼻子里等地方。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将珠子、纽扣、硬币等小物品放入耳朵、鼻子和嘴里的危险。活动目标: 1. 了解将珠子、纽扣、硬币和其他小物品放入耳朵、鼻子和嘴巴中是危险的。 2.如果您或同伴的嘴、鼻子等处卡有异物,要知道及时告诉大人。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珠子》 2、童书第40-43页 活动流程: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手指五感”游戏。老师: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请孩子们按顺序指出嘴、眼睛、耳朵和鼻子。 2、老师带领孩子们闭着眼睛走来走去,捂住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呼吸,具体感受五种感官的功能。 2、讲《危险的小球》故事,引导孩子感知异物进入鼻子的危险。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球》。 2.问:你睡觉时偷偷玩什么?他把小圆珠子放在哪里了?这是正确的做法吗?为什么? 3.总结:把小珠子放进鼻子里会堵塞鼻孔,妨碍呼吸。小圆珠如果深入鼻子可能会很危险。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38022081%2F4678ae1f15b8450790cf9f3740d81504.jp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MzgwMjIwODEvNDY3OGFlMWYxNWI4NDUwNzkwY2Y5ZjM3NDBkODE1MDQuanBn%2Fsign%2Fbd76045ece088e59427174f35aa021f5.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3119284&t=1867406a1d44fb20cb6c57b27e6cbc4d
3.引导孩子谈论如何避免五种感官受到伤害。 1. 哪些东西不应该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吃水果时要注意什么? 3. 哪些物品不能带入园?午休时间不能玩什么? 4. 阅读童书第42-43页:简要了解异物进入嘴、鼻子或耳朵时该怎么办? 5、总结:不要将笔帽、纽扣、棋子、发夹、图钉、硬币等小物品放入耳朵、嘴巴、鼻子里;吃水果时不要大声笑,否则小米粒很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请勿携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衣服上的纽扣、拉链,不玩弄被角、线头、棉花等。如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及时告诉老师;如果您看到同学不小心将小物品放入口中,触摸鼻子、鼻子等,请及时告诉老师。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首先通过游戏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五种感官。然后讲故事让孩子了解小圆珠的危害。然后让孩子们告诉自己哪些小衣服不应该放在耳朵、嘴巴和鼻子里。孩子们能够积极讨论、大胆发言。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明白了小东西不能随便放进嘴里、耳朵里、鼻子里,也明白了当危险发生时该怎么做。小班安全:如何保护眼睛 设计意图:眼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年纪小,爱玩,小手上总是沾满污垢和细菌。这项活动专门帮助他们了解眼睛的重要性,了解眼睛的结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眼睛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异物进入眼睛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2、知道红眼病具有传染性,教育幼儿不要用别人的手帕或脏水揉擦或擦拭眼睛。活动准备:情景表演:“取出眼中异物”。活动流程: 1、通过情景表演进行介绍。 2、引导孩子讨论。 1.明明的眼睛怎么了? (灰尘或沙子进入) 2. 如果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该怎么办? 3.讨论:除了异物进入眼睛后不舒服外,还有什么时候不舒服? (当您患有红眼病时) 1. 患有红眼病感觉如何? (很不舒服,眼睛会流泪,怕光,有轻微的疼痛,眼睛会流血,肿,有眼屎等) 2.得了红眼病怎么办? (因为红眼病是会传染的,如果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和孩子在一起,不能用别人的手帕、毛巾,不能用脏手摸眼睛。不能牵别人的手,不能用别人的东西。 ) 3. 红眼病预防。 (红眼病要及时治疗。) 4、教师总结:告诉孩子要干净卫生,严格保护眼睛。当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去公共场所。活动感想:这次活动我觉得我和孩子们之间很有默契,孩子们能积极地与老师讨论问题。大多数孩子都学习如何保护眼睛以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孩子们对这个活动比较感兴趣!小班安全:危险洞 设计意图: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教育渗透到孩子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幼儿午睡时,喜欢尝试将小手小脚放入婴儿床的圆形支架中,或者扣在床的中间。各种媒体经常报道孩子的手伸进裂缝里却无法抽出来的情况。幼儿园孩子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家庭防护)。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幽默的故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