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3 10:44:45

国家统计局解读青年就业情况,网红成年轻人找工作新选择

国家统计局近日解读青年就业形势。

新闻发言人付凌辉表示,在已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6-24岁年轻人中,可能有超过600万人仍在寻找工作。 “随着经济持续向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良好支撑。”

大环境的变化也迫使很多年轻人改变找工作的方式。美化简历、查看实习可能还不够,有些人开始学习做网红。

网红的概念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

起初,它被视为打破传统成名渠道的一种方式。正如安迪·沃霍尔所说,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后来,由于吸引眼球、赚快钱的现象屡见不鲜,也被视为一种成名途径。将其视为一种低门槛的职业,可以做一切可能的事情。

现在有一群年轻人,他们的观点更加纯粹和简单。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闯关游戏,那无非就是找工作关卡中结算点的道具。

网红是彩票,当网红是跳板

博主@面对镜头,熟练地化妆,一边谈论暑假大学生活。她的表情很自然,说话也很流畅,就好像她看的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个万人看的屏幕。

该视频仅收到 10 条评论。不过没关系,总有用户在首页看到亚马逊商店链接。如果他们愿意在那里购买护肤品、防晒喷雾等物品,她就能赚取佣金。

▲ 图片来自:@

其实对于@来说,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他每个月只能收到10美元左右。在成为真正的网红之前,以网红的姿势拍摄视频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宣传您喜欢的东西并告诉您的朋友购买它是很酷的事情。

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博主,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在拥有千万粉丝、上亿商品的网红时代,他们的名气只比普通人稍微高一点,视频浏览量也不是很高。几百或者一两千的都是常见的,偶尔也有近万的非凡的。玩。

▲ 图片来自:@

这些博主的年龄普遍都不是很大。有的是几年没工作的上班族,有的是大学生。他们的内容大多是分享日常生活、推销产品或拆箱、为服装品牌做模特、玩假唱、快速化妆等创意……没有网红的粉丝基础,但尝试创造网红内容质量。

当然,不能说挤出业余时间做视频博主的人不想红,但拥有万千粉丝的博主的思想更加“清醒在世”。小明星靠口碑,大明星靠生活。模仿网红的过程更重要。

在抖音等娱乐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热门歌曲,比如前段时间的儿歌《挖、挖、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将成为网红比作抢彩票。很多普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名的,但流量转瞬即逝,无法复制。他们往往没能抓住这个机会,然后很快就归于沉寂。

这些拥有上千粉丝的博主,或许因为还是学生,或许因为主业不缺财力,以平台为跳板,并不担心流量。中奖固然好,但没中奖也是一条坦途。

在接受媒体关注时,拥有5000多名粉丝的博主Ngozi Oka保持着平静:

你不需要有成千上万的追随者,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如果您的简历表明您正在产生影响并希望做得更好,那么您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成为一名社交媒体博主对于Z世代来说更像是一种低成本的微型创业,不需要赚到钱就能获得经验。

事实上,中国也有这样的趋势,尤其是新媒体相关的专业。

在广州大学城的一所新闻学院,运营抖音账号被视为广告专业的一项实践作业。考核标准是账号关注人数、视频互动量以及内容质量和运营思路。

选修过这门课程的肖峰告诉爱范儿,考虑到普通学生的操作难度,老师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内容类型。

当时,肖峰和他的团队成员正在制作搞笑视频,比如模仿《致命女人》,为厨师小富贵配音,不仅符合抖音的基调,而且制作起来也很有趣。由于下课,账户被暂停,但她从中获得了简单的剧本写作技巧。

https://wx1.sinaimg.cn/orj480/7fe81aadly1hezq7il6jvj20k00qodgr.jpg

浙江传媒大学是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去年,浙江大学的一门选修课《自媒体与综合电商创业培训》因其考核指标之高而走红网络,让人震惊又深表同情。

不少浙川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弹唱、跳舞,内容古怪、离谱。他们的话题策划、拍摄、操作等技巧也得到了锻炼。

他们在抖音上“乞求”点赞和关注,路过的网友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浙大学子完成KPI有多难”登上了当时抖音的热榜,被视为仁义之举。 Jen的行为艺术。

从内容消费者到内容创作者,Z 世代始终在线

人们常说,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人)是互联网原住民,因为他们成长在数字时代,深受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等科技产品的影响。深的。

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 70% 的 18 至 29 岁女性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有影响力的人,其中一半人在看到他们的帖子后下订单。

消费内容的过程会反馈到创建内容的方式中。旁观者也是游戏中的人。正如英国社交媒体博主伍兹所说:

这一代的创意人士正在接受更多的非正式教育。我可以学习我需要的一切,从视频编辑到理解算法如何工作,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万千博主也觉得面对手机镜头、竖拍的能力比上一代更好。

如果我能做到的话,我想我也能做到。

我们在镜头前说话,就像在和朋友打电话一样。

所以,年轻人选择在镜头前露脸,是流量经济下的因果循环。一方面,这还是有利可图的;另一方面,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务。

同时,真正入局的创作者都明白,网红是一个分化明显的职业,站在顶端的人屈指可数,所以一定要给自己留有空间。

小红书博主@东阿联,虽然拥有近30万粉丝,已经达到网红级别,但因为还是学生,所以暂时没有把小红书作为自己的主业。

她的话题包括数字生活、学习方法等。经营小红书的机会也与她的学术生涯有关。

董阿莲告诉爱饭儿,她到中国传媒大学读研究生后,一有空就没有去找其他实习机会。她计划运营一个帐户并将其用作另一种实习证书。

她还有很多朋友是小红书或者抖音博主,班上有一个同学也经营小红书。

因为媒体的氛围,大家都在研究媒体。

在从零到一的过程中,东阿莲学会了剪辑、构图、摄影、创意内容、广告对接等技能。申请实习时,她会把这段经历写在简历上,HR通常表现出十足的兴趣。

▲ 图片来自:小红书@东阿面

总之,网红不一定是最终目标。读懂100%的进度条和导致网红的过程,可以是某种能力的体现。

真实的职场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爱范儿工作的互联网内容行业。

爱范儿在招聘时,发现很多简历都附有社交媒体账号,通常是微博和小红书。如果B站有好的数据也会放上来。

具体来说,运营岗位会用这些账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摄影师等岗位的求职者也会通过小红书等渠道展示自己的作品。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024/c53761b57c3c493f954a3274c65f6e74.png

有点违反直觉的是,账户的内容不一定与仓位直接相关。总体来说,更多人关注的是美食和生活方式品类,这也是小红书较为主流的品类。

主编基本认同,对于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小红书等账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践能力。即使在招聘以作品为先的编辑时,社交媒体经验也是一个参考。它体现了求职者的风格和价值观,甚至可以用来判断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

这些为简历增光添彩的账户拥有不同数量的关注者,从数百到数千到数万不等。拥有上千粉丝的类似博主不仅是简历上的加分点,更是短视频时代的个人创意名片。

简历不是一切,砍掉年轻人狂野版

横竖的职业履历精心安排生活,意想不到的个人名片让你侧身滑出。

一般来说,我们都应该拥有多个社交媒体帐户。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名望,冲浪经历也不能用来为简历背书,但他们仍然可以算得上是一般的内容创作者。

这也是当代年轻人的一个特点:在各种平台上输出是理所当然的。互不相连的岛屿,就像分散的碎片,折射出人格的多面性,但放在一起时,又像破碎的镜子重新组合起来,展现出更加完整的人生肖像。

如果简历体现了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那么它们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混乱共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账户是Z世代简历的浓缩版和的狂野版。一些已经推出的产品和服务的包装方式更加正式和实用。

▲ 某页。

拥有数千粉丝的博主通常在其主页上有一个链接。功能类似于中转站。一个页面集合了多个URL,可以指向亚马逊、亚马逊主页甚至个人网站。

所以,从一开始,你就可以以更加三维的方式来看待它们。正如博主 Ngozi Oka 所说:

仅仅存在亚马逊链接就可以表明您非常关心整个内容创作和影响力的世界……如果您访问某人的页面,它会非常引人注目,有点像 。

数据显示,大多数链接到亚马逊主页的用户并不是网红,而是模仿网红的人。去年,77% 创建的亚马逊链接来自个人资料访问量少于 1,000 次的用户。

同样,2020年创立的职场社交产品与的精英气质完全不同。在这里你可以创建个人主页,记录大项目和小成就,选择严肃或离谱的身份徽章……

它更加多面,更加宽松自由,力求从具体的事件和活动中体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集集APP还有一个同目的付费服务“页面”,关联多平台账号,可以展示职位、兴趣爱好、代表作品、精彩瞬间等,官方称之为“一页就知道你的专属页面” ”。

总之,Z世代已经脱离了扁平化的简历思维,用另类但同样有效的标签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个人能力,但这本质上是为简历服务的。

比如,如果你打算在小红书上做阅读博主,最好通过一个亮眼的标题让别人认识你,比如211书、985硕士、写作几年、自出版几本书等。这是你的标签,也是你被别人记住的原因。

兜兜转转,我们依然在互联网的思维中打造和维护个人品牌。

简历是公司和个人之间提问的有效方式,而社交媒体账户更像是为了赢得青睐而附加的问题。前提是你走的路是对的,并且打算从事相关行业。

网红常常被视为贬义词。在长辈看来,这或许是对常规路线的逃离,但对于Z世代来说,这并不一定是终点,而是一种增添光环和技巧的新型实用主义。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统计局解读青年就业情况,网红成年轻人找工作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