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北京榜样·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简要事迹:胡宪章精雕绿色副中心
9月20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的“闪亮旗帜——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榜样”活动在鹿城工地举行在通州。副中心建设者胡贤章、白岩、金国红、陆春雷、杨海啸、杨金峰、刘文杰、朱文建、刘亚军、张杰荣获“2017年度北京典范·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现将我的事迹整理成一份简述,以飨读者。“2017北京典范·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简要事迹
奋力打造精品,打造绿色“副中心”
胡贤章,男,1970年11月出生,北京城建集团副中心A1项目负责人。
两次组织市委大楼建设、创造众多优质工程的胡宪章创造了又一个奇迹。他带领团队在冬季用时100天完成了副中心近32万平方米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并一次性通过了“国家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验收。
第一阶段文化保护突破入选十大新发现之一
白岩
白艳,女,1969年11月出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考古队总指挥。
白岩聚集全国考古力量,圆满完成副中心文化保护第一阶段任务;发掘战国以来各类遗址千余处,文物万余件。她带领团队在潞城镇发现并确定了汉代潞县古城的位置和范围,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5+2”“白加黑”协同管理取得非凡成效
卢春雷
卢春雷,男,1976年4月出生,城市副中心管理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工程部主任。
“5+2”、“白加黑”是他的日常;陆春雷加强管理,协调设计、总承包、监理、勘察等各方会议700余次,确保行政办公区各项工程进展清晰有序。按工期顺利完成。
混乱中寻找最佳路径,细节见巧思
金国洪
金国宏,男,1972年10月出生,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中心外观形象、景观整体设计师。
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设计涵盖了城市、建筑、幕墙、景观、照明甚至道路空间公共设施等,工程极其复杂;金国宏统筹协调多项创新,多个设计单位统一标准协同互动,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世界大事,成就智慧工地典范
杨海晓
https://www.bjwmb.gov.cn/bjby/hddt/W020170921513477298749.png
杨海晓,男,1976年1月出生,北京住建集团副中心A3A4项目负责人。
杨海晓对项目实施了智能化管理,为现场配备了监控机器人,搭建了PC座舱和手机APP,安装了在线实时扬尘监测系统、塔吊群安全控制、混凝土罐车GIS定位等;智慧工地已成为全国典范。
智能建筑满足智慧政务环境堪称一流
刘文杰,女,1970年2月出生,建筑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副中心智能设计技术一期总负责人。
刘文杰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入到行政办公区域的智能化设计中,使智能化系统集成化、先进化、可靠化、集约化、可扩展。规划设计打造国际一流的智慧政务环境。
技术管理一站式多项成果稳居第一
朱文健
朱文健,女,1967年12月出生,北京建工集团副中心A2项目总工程师。
朱文建带领团队积极运用BIM三维公示、建筑构件“二维码”身份验证等新技术,全面推广使用工程助手移动APP,形成“一站式”管理模式;使A2项目成为典范,屡创一流成果。 1、获得多项荣誉。
15日夜“先锋赛”无先例
刘亚军
刘亚军,男,1974年1月出生,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集团中心项目副经理。
进驻B1B2项目现场后,刘亚军连续十五个昼夜讨论最优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为后期施工争取时间。该项目一马当先,提前20天封顶。荣获多项殊荣,首次被中建第一工程局授予“一局先锋”称号。
安全培训新模式撑起生命“保护伞”
杨金峰
杨金凤,女,1978年10月出生,北京天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主任。
安全教育体验式培训首创者杨金峰主持建设分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采用模块化菜单建设和“互联网+安全体验”新模式;如今体验式培训已在全国建筑领域遍地开花。
使用尺子来测量结果。阳光拆除创纪录
https://image.thepaper.cn/www/image/36/174/815.jpg
张杰
张杰,男,1982年9月出生,北京新奥集团通州分公司鹿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
秉承“一把尺子丈到底”的阳光沟通机制,张杰让9平方公里10个村的近万名村民在拆迁激励期内完成了房屋和土地承包,实现了“双百”住房和土地合同。 “新纪录。
“闪亮旗帜——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北京典范”主题活动精彩呈现十位“2017北京典范·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诞生
10位获奖人物上台领奖,被列为“北京榜样”。丁伟 摄
副中心建设者胡贤章、白岩、金国红、陆春雷、杨海啸、杨金峰、刘文杰、朱文建、刘亚军、张杰荣获“2017年度北京典范·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
获奖人物专访:白岩、金国红、胡贤章。丁伟 摄
专访获奖人物:陆春雷、杨尊孝。丁伟 摄
获奖人物专访:杨金峰、刘文杰。
获奖人物专访:朱文健、刘亚军、张杰。丁伟 摄
9月20日是全国第15个“公民道德建设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的“闪亮的旗帜——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典范”主题活动在通州鹿城工地举行。副中心建设者胡贤章、白岩、金国红、陆春雷、杨海啸、杨金峰、刘文杰、朱文建、刘亚军、张杰荣获“2017年度北京典范·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城市副中心建设单位、通州区领导、施工人员代表等500余人参加活动。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曹亦男、聂一静和中建一局副中心C1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宝琪共同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丁伟 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此次活动旨在助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化“北京榜样”活动,展示项目建设者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精神,推动形成“吃苦耐劳”的浓厚社会氛围。 “为美,致敬行动”,凝聚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的精神力量。自2014年在全市持续开展“北京榜样”活动以来,组委会首次设立十个“特别奖”。树的选定人物是从工程建设中事迹突出、精神高尚、群众认可、影响广泛的先进建设者中选出的。他们是从下到上推荐并最终选择的。他们涵盖多个专业、多个领域,特色鲜明。代表性。十大榜样是:北京城建集团副中心A1项目负责人胡贤章,勇于担当重任,身先士卒,善于打硬仗。他被称为“平民工头”;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考古队总指挥白岩在泸县汉代古城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工地;北京的建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传承了泱泱大国的工匠精神。金国红,设计院副中心整体外观形象及景观设计师;副中心工程建设办公室房屋建设项目部负责人陆春雷发扬钉子精神,当工程建设排头兵,关心大家;用责任与智慧,北住集团副中心A3A4项目负责人杨海晓,书写了速度与激情,设定了“每层三天半”的神奇速度;北京天天,开创建筑行业安全培训新模式,为工人安全施工撑起“保护伞” 恒建工程公司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主任杨金峰;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一期行政办公区智能设计技术总经理刘文杰,打造智慧城市,为副中心项目建设插上信息化翅膀;北京建工集团副中心A2项目总工程师朱文健,不逊色、敢于胜利,多次创下施工第一名;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创新方法和手段,降尘减排,守望蓝天“添堵”的中建第一 副中心B1B2项目负责人刘亚军局;北京新奥集团通州分公司潞城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张杰暖人心,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棚户区变成惠民工程。
活动现场,通过短片、访谈、获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奖、穿插文艺表演等方式依次展示了10位特等奖典型人物的事迹。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曹亦男、聂一静和中建一局副中心C1项目技术负责人杨宝琪共同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劳动赞歌的唱响、劳动场景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了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脉搏,感受到了建设者的美好。副中心五名建筑工人的小合唱《我们工人有力量》引发全场齐声合唱,震撼人心,彰显了建设者压倒性的力量。歌手王铮铮演唱的《骄傲的建设者》,展现了副中心建设者的劳动激情、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相声演员金飞、陈曦用一首幽默的《我爱北京》表达了建设者们身处爱情中心、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挥汗如雨、无怨无悔的崇高情怀。诗歌作家李剑波为本次活动创作了主题诗《我为北京增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任志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李莉深情朗诵。每一个字都如擂鼓一般,道出了副中心的心声。广大建设者以此行动致敬,用自己的心声,以出色的工作、出色的生活、出色的事业,让副中心建设更加出色。最后,当10位获奖者容光焕发地走上舞台,从“北京模式”榜单获得者佟松、张小燕、张嘉欣、欧阳继华、李光武、徐泽伟、高凤林、孔令军、程刚、萧湘玉,气氛再次达到了高潮。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独唱演员珊瑚带来主题曲《北京榜样》。她充满激情的歌声完美诠释了榜样精神。台上台下齐唱同一首歌,向榜样致敬。据悉,本次主题活动将于近期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