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9 23:56:15

14 岁孩子骑共享电动车撞人致十级伤残,谁来担责?

14岁儿童骑共享电动车

殴打他人并造成十级残疾

2022年5月29日,刚满14岁的小郑(化名)用母亲黄某(化名)的账号扫描二维码租了一辆共享电动滑板车上路。不料,他撞到了骑电动车的熊某(化名)。 ),造成熊某十级伤残。

交警大队认定,此次事故肖郑负全部责任,熊某无责任。由于索赔不成功,熊某将小郑诉至福建省连江县人民法院,要求小郑、其父母、共享电动车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共同赔偿其损失。

如果孩子惹事生非,谁来承担责任?

租赁公司和保险公司认为,用户首次使用App或小程序时需要注册并验证,并与平台在线签署《共享摩托车用户租赁服务协议》。协议明确规定该账户只能由用户本人使用,不得转借。用户应年满16岁且身体健康,这些条款特别以粗体提示。小郑未满16周岁,不符合乘坐电动车的年龄。他借用母亲黄某的账号扫描二维码租房。因此,小郑不是合法驾驶人,也不是被保险人。租赁公司和保险公司对事故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电动轮椅上道路行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年满 12 岁才能驾驶自行车或三轮车;供残疾人士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轮椅必须年满 16 岁。

由于小郑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即其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据此,福建省连江县人民法院判决小郑父母赔偿熊某经济损失0.83元,并驳回熊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事实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非孤例。

14岁中学生骑电动车撞人负全部责任!

法院判其父母赔偿30万元

日前,14岁中学生小张(化名)驾驶一辆无证无牌两轮摩托车,搭载两人上车。在路口左转时,与马某驾驶的两轮电动车相撞,导致马某左侧胫骨、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构成十级伤残。事发后,小张驾驶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323/686/1.jpg

法院判决被告人小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张的父母没有履行作为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因此,被告小张对他人造成损害。被告小张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并赔偿原告马某。各项经济损失0.14元。

如何避免骑车发生意外?

这些知识点一定要牢记在心

安全骑行知识点

骑行时佩戴头盔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虽然机动灵活,但稳定性较差。发生事故时,驾驶员的头部往往很容易受伤。因此,骑乘电动自行车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还建议大家骑自行车时佩戴头盔。

骑行地点必须合适

提前规划路线,熟悉路况,选择光照条件好、车流量小、有有机、非隔离设施的骑行道路。骑行时靠右侧行驶,不要随意变道或抢占机动车道,确保行车安全。

一只手骑自行车很危险

单手骑行、双手离开车把、攀爬机动车等行为既危险又违法。此时,骑车人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减弱,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或者在驶入道路时与机动车相撞。遇到紧急情况也很难及时反应,很容易导致跌倒、受伤或碰撞。骑行时应坐直,双手握住车把,靠道路右侧骑行。

△ 来源:广东交警

骑行时不要闯红灯

骑行时必须遵守交通信号指示,红灯停车,绿灯通行,不抢秒,不分心,确保安全后方可通行,切勿企图闯红灯走得太快。穿越机动车道时,应下车继续观察交通情况。

https://i0.hdslb.com/bfs/archive/c345aaa139113f6da08281e595b4e815a0e80225.jpg

骑行和转弯时注意观察

骑行转弯时,应先减速,观察后方和对面的交通情况,然后伸手向他人示意,确保安全后再转弯。

不要做一个受压迫的人

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时,应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自觉抵制打电话、发微信、看短视频等行为,避免短期分心造成巨大危害。

远离车辆盲区

大型车辆转弯时,前后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形成弯月形盲区。如果此时你在这个区域,很容易被撞倒、滚到车下,甚至可能发生碾压事故。

国家紧急广播提醒

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

您必须年满 16 岁才能驾驶电动自行车

驾驶时佩戴安全头盔,按规定驾驶

家长们请看好您的孩子

避免危险旅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 岁孩子骑共享电动车撞人致十级伤残,谁来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