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10 13:49:14

放歌新时代,彰显新风貌:甘肃舞台艺术精品力作描绘时代精神图谱

新时代歌唱展现新面貌

音乐剧《大妈花开》剧照

石晓军

五年来,我省广大舞台美术工作者从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努力创作了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革命精神,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唱响新时代、反映甘肃发展变化和陇原人民精神风貌的一部力作。每一件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都展现出饱满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情感,用艺术的方式描绘了时代精神。

持续不断的红血

遍布龙源大地的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立足甘肃红色文化资源,我省广大舞台美术工作者追随红色脚步,延续红色血液,创作演出了一系列具有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舞台美术作品。

话剧《七先生》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值得铭记的“七先生”,深刻展现了陕甘边区人民精神的彻底觉醒。

花儿剧《不楞沟的春天》剧照

“巍峨的祁连歌颂忠诚的灵魂,真诚勇敢体现初心”。秦剧《河南祁连》主要讲述了爱国民主人士高金城为营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士而牺牲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

音乐剧《艳之花开》取材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永昌的战斗事迹和一些英雄人物原型。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忠于党、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们。共产主义精神歌颂了永昌人民拥护红军的质朴感情以及红军战士与永昌人民的深厚友谊。

儿童剧《黄豆之歌》以“西北小萝卜头”罗丽丽为人物原型,着力塑造在狱中依然乐观、坚韧、敢于拼搏、热爱学习的小丽丽积极形象。 。是一部让青少年感知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舞台佳作。

秦剧的《豆腐入门》、《飞过急流》、《红军到我们村来》均以红军长征为主题,重点表现红军雄壮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奋斗历程。以及龙源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还有秦剧情节剧《火花》、秦剧《庙村》、《太白枪声》等,都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龙源的革命故事。他们以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关注。认可。

秦腔《民乐》剧照

长剧《江姐》以同名歌剧为蓝本,创作表演团队汇聚了三代长剧艺术家。这是文艺工作者为建党100周年献上的深情厚礼。

龙洞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龙源第一枪》是龙东学院精心打造的红色主题皮影戏。它舞皮影,唱道歌,在婆娑的光影中呈现出写意的诗意之美。

https://hqqlhh.com/Uploads/image/20201223/1608714292561165.jpg

致敬百年辉煌,共谱龙源之乐。音乐舞蹈史诗《致敬百年》融合了音乐、舞蹈、歌剧、杂技、诗歌等艺术形式,运用全息多媒体技术与现场表演相辅相成,营造出雄伟壮丽的场面;交响曲《永远的绿洲——河西》《走廊》重点展现了河西走廊地理板块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的印记;原创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深深歌颂了革命者和人民同甘共苦的深厚友谊;文化晚会《各族人民的心去聚会》、音乐舞蹈史诗《裕固人民的心去聚会》、京剧音乐会《信仰的心》 《光》既再现了党在人民领导下不懈奋斗的百年壮丽征程,传承了红色基因,彰显了时代精神。

电视剧《巴布煞》剧照

诚信守信、创新进取

坚持“正气”、“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方向;不断“创新”、“正气”,才能获得活力之源、动力之基。五年来,我省舞台美术工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型、创新发展,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原创性,让作品扎根历史、反映现实,特别是在编排和编排方面,传统戏剧的改编和新历史剧的创作。不断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长剧《大禹治水》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情节环环相扣,人物关系清晰,戏剧冲突引人入胜。展现了先民们在治理黄河过程中忘我利益、心系国家、关心人民的奉献精神。 。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彩虹之路》讲述了西汉时期,为了互通物资,与邻里搞好关系,共同发展,开辟了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和现代。一首关于平等交往、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美丽诗篇。

长剧《官鹅情歌》剧照

《徐铁堂》、《羊角山》、《李时珍传奇》三部秦剧不仅坚持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还融入了现代创作手法,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徐铁堂》取材于清康熙年间徐珏(又名天宇,又名铁堂)到恭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为官的经历。形象地表明,徐铁堂因百姓疾苦而甘愿放弃官职。为社会公平请命、敢于惩恶扬善、为官场清正甘于清贫的人物形象。 《羊角山》讲述了明代著名“谏官”杨继盛于嘉靖三十年被贬狄道(今定西临洮)为典史的故事。永远不要忘记作为一名官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李时珍传奇》取材于“药圣”李时珍前往陇西寻根祭祖的故事。刻意表现“世界药库”陇西丰富的药用资源,让工业与人文熠熠生辉,历史与现实呼应。

新历史高山剧《米仓魂》讲述了明朝初年将军李文忠率兵征战陇南米仓的故事。他怀着祖国的民族大义,怀着为天下人民谋福利的仁慈之心,怀着勇敢而忠诚的勇气,化战争为友谊。故事。

大型秦腔古装剧《玉兰仙子》讲述了麦积山石窟飞天仙子玉兰与甘泉村男子吴小轩在抗争过程中相爱的悲惨故事。疫情救人,携手治病救人,造福甘泉。

秦剧《贪官于成龙》移植自同名京剧。剧情相同,但风格更加刚健、豪迈。

让经典焕发新的光彩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长期交流融合的成果。也是甘肃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和舞台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经典舞剧《丝路繁花》与《敦煌大梦》在2020年同台“碰撞”,两部舞剧首次同台演出。三对“瑛娘”和五对“月牙莫高”同台亮相。民间舞与芭蕾版《敦煌梦》双人舞同台表演。两部经典舞剧在“碰撞”中擦出更加耀眼的火花。

《各族人民都是党的》文艺晚会演出现场

https://politics.people.com.cn/mediafile/pic/BIG/20211224/44/16096919755295557096.jpg

原创奇幻杂技剧《九色鹿》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它讲述了一个弘扬真、善、美的故事。整个表演包含了许多传统杂技中的经典动作。它利用多媒体技术、全息图像、舞台镜装置,将传统杂技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并上演的舞蹈《折纸舞》开辟了折纸舞新的舞蹈语汇和风格。巧妙地将江南水乡歌舞的柔美与北方草原的狂野豪迈活力结合起来,传递出浓浓的青春光彩。

在“瑰丽艺术70年”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精美戏剧演出和戏剧节演出中,对一些经典作品进行了重新演出和艺术再创作,以适应新中国的审美环境。时代。

复兴大型话剧《老柿子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家乡的故事。最新重制的大型现代长剧《石龙湾》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爱与恨、民族大义、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中的选择故事,给人深刻的情感体验。

生动的时代写照

我省舞台美术工作者不断发现新现象、新人物,用深情的笔触,为各条战线奋战的英雄模范人物树立传记和生动的肖像,塑造出一批立得住、传得远、留得住的英雄人物。艺术形象。

——取材于真人真事。话剧《巴布沙》取材于巴布沙林场治沙绿化先进集体“六老”三代的感人事迹。生动地诠释了“六老”的艰苦奋斗,歌颂了愚公移山的吃苦耐劳、吃苦耐劳的精神。该剧一经上映,就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美术作品展”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公仆的形象;音乐剧《大妈花开》立足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国家脱贫攻坚努力。模范张小娟事迹改编,体现了张小娟关心群众、无私奉献、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和可贵品质;秦腔《民乐》用真挚质朴的情感和平实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充满爱心、正气的人物形象。县委书记意志坚强、热心肠的形象激励着年轻一代继往开来、奋发图强。

舞剧《敦煌》剧照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花儿剧《不楞沟的春天》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不楞沟村为背景。唱响了感恩共产党、携手建设小康社会的赞歌;梅湖剧《崆沟》《洞山下》通过两种贡品致富之路的对比,讲述了崆峒山脚下河西村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勇敢开拓的故事开辟小康新路;京剧《盘龙岭》以搬迁工作为起点,讲述了村支书许春英用双倍的汗水和心血,努力改善盘龙岭生态环境,实现夙愿的故事。脱贫奔小康,圆自己的青春梦,展现了一名村干部可贵的责任担当; 《到处走》《生春天》《倒水湾》以及梅湖剧《奋进中的你我他》也用不同角度塑造了关心群众、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形象。基层、助力脱贫攻坚,把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结合起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上演了。

——从社会正能量中寻找主题。梅湖剧《月亮到中秋》通过生动的事例体现了公安、社区、单位、家庭“四位一体”帮教网络在禁毒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秦剧《三福临门》《月亮》《海湾》等剧目倡导美好乡村风俗和社会潮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秦腔剧《月夜不眠》、情景喜剧《我们一起防控疫情》用文艺宣传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歌颂伟大英雄。抗疫精神。

丰硕的未来可期

五年来,甘肃舞台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各类剧种稳步发展,创作理念和舞台形式不断创新,旅游演艺剧目成为展示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大型文旅演艺舞剧《问崆峒》源于“黄帝问”的典故。拥有庞大的制作团队,在探索和创作优秀文旅演艺剧目方面做出了宝贵的尝试;大型历史情景剧《徽道张掖》、大型情景体验剧《天水千古秀》、大型实景剧《敦煌大典》、《又一《又见敦煌》》融合敦煌文化特色,丝绸之路、多民族充分利用声、光、电、水、火、风等现代舞台技术,采用“流线型”空间体验、穿越时空“旅行”、沉浸式表演。等艺术手法缩短了历史距离,让观众获得场景交融的沉浸式新体验。

舞剧《丝路繁花》剧照

全省舞台艺术专业奖的颁奖程序不断优化,奖项质量不断提高。为舞台艺术创作的集中展示和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推出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培养新的人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角色。

一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光芒。舞剧《丝路花雨》、《梦敦煌》、《彩虹路》、长剧《官鹅情歌》、小品《你笑起来真美》等五部舞台美术杰作入选“舞台艺术卓越创作工程”重点支撑作品”,话剧《沙八步》、音乐剧《大妈花开》、舞剧《彩虹路》入选优秀舞台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艺术作品《彩虹路》入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民族音乐》入围文华奖。成绩的取得是对我省舞台美术创作的充分肯定。

(本版图片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歌新时代,彰显新风貌:甘肃舞台艺术精品力作描绘时代精神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