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课专题:数学文化——一门赏心悦目的艺术课程
编者注以教育为基础的百年大计。教育计划以教师为基础。
我们推出“名师名课”专题,讲述中大名师/名班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你听说过孪生素数吗?
你知道神奇的希尔伯特酒店吗?
你了解大自然蕴含的数学之美吗?
在“数学文化”课上,
数学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困难的定理和困难的问题,
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
令人愉悦的艺术,
一种鼓舞人心的理性精神。
《数学文化》课程是全校通识教育课程。它以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深厚的数学文化,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数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促进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共同发展。
教师简介
https://i1.hdslb.com/bfs/archive/046dbb3452ef6f2ecb6cfcdbb045a2f023354a75.jpg
万安华,博士应用数学博士,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2021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讲授高等数学、数学文化、真实数学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变量函数和运筹学。他的教学受到学校教学督导和往届同学的高度评价,本科教学评估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等; 《高等数学II》课程被评为广东省本科一流课程,并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中山大学有各种获得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万安华老师讲授的通识课程《数学文化》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成果:荣获广东省本科院校优秀在线教学课程案例二等奖、思想政治教育中山大学2017年课程建设项目、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等
纵览数学的发展,领略数学的力量
《数学文化》是万安华老师历时5年多的课程规划、教学设计,广泛收集和精选课程资料,精心备课,潜心研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教学方法。它向全校开放。面向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推出的数学文化通识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课程从数学之美、数学的力量、数学的性格、数学的发展等多方面深入展开。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到数学方法的重要性,从无处不在的数学之美到数学的内在魅力,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从数学与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出发,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了解数学的发展对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从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到数学结论的深刻性,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方法的理性思维;从数学的发展到数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拓宽数学视野,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理解数学创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坚持有趣教学,不断追求卓越
在《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数学视频片段、数学软件、网络数据库有机结合,采用互补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例子,多角度挖掘、分析、拓展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不断精益求精。
在《π的数学》课堂上,万老师从与π相关的数学谜语入手,介绍了由圆周率日(3月14日)衍生出来的国际数学日及其年度主题;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家在π计算方面的杰出著作,包括刘徽首创的切圆法、祖冲首创的首次将π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介绍TeX排版系统的独立开发者Knuth(Knuth,图灵奖获得者)使用π的近似值来命名TeX软件的一系列版本号;讲解布丰针实验近似计算圆周率的数学原理等。课堂上还展示与圆周率相关的数学邮票、数学机构和数学会议的图标;并介绍与圆周率有关的精选影视片段(包括电影《圆周率的奇幻漂流》)。多样的教学方法、有趣的知识点不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更体会到科学家独特的数学情怀和数学精神。
https://i0.hdslb.com/bfs/archive/c81f710c813e483fb2d34042822b49cae1404443.jpg
《数学文化》课程以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为载体,精心设计数学文化教学案例。通过具体、生动的数学案例,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数学精神,介绍数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探索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拓宽数学视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提高。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要素 德育同步发展
《数学文化》充分注重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挖掘数学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共同发展。
通过探索数学概念、性质、定理、方法所蕴含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毅力;用励志数学家的经历来鼓励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数学发展史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中国优秀数学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课堂寓教于乐,学生畅所欲言,畅所欲言
《数学文化》课程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往届学生的好评。最后我们来看看教务系统的学生评价意见吧!
万老师总是教得风趣,每堂课的材料都很丰富。在视频选择和PPT制作方面,纪录片、相关电影、书籍琳琅满目。对细微之处给出独特的解释,将枯燥的数学变成穿插着各种数学知识的有趣的人文故事。数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我想,无论你是理工科的书呆子,还是文史学者,都有必要上这门课,感受沉浸在数学文化的魅力中。
万老师的数学文化课非常有趣、丰富多彩。
教师既有理性思维,又有人文关怀,充满教学热情。
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引用经典。上她的课大大提高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万老师真是细心啊!每次你提交作业,都会收到老师亲切的回复。课堂充满激情,课程内容超吸引人!
下一步,《数学文化》课程将致力于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高质量教学工作,进一步整理和完善数学文化思政教学案例库。同时,基于数学文化课程一线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积累,拟编写反映教学教师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数学文化教材,完成MOOC录制数学文化课程,并在MOOC平台Go在线上发布。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