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17 07:46:57

京津冀:1 亿多人口、多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旅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超过一亿的人口、众多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资源互补……京津冀地区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和文旅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文字| 《望》新闻周刊记者宋锐、杨淑君、杜义芳

“为了让三地群众在春节期间能够‘走亲’,我们特别策划推出了京津冀冬季游,方便三地游客领略民俗风情、参观游览。赏元宵,体验激情冰雪,享受舒适温泉,快乐京津冀,一起过年。”近日,2024年京津冀新年文化旅游系列启动仪式在天津举行,拉开了三地春节文化旅游大戏的序幕。

京畿道首府,濒临渤海,背靠太岳山,怀抱“三北”。从太空看,京津冀三地犹如钻石相连,熠熠生辉。超过一亿的人口、众多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资源互补……京津冀地区拥有广阔的客源市场和文旅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北京,您可以游览名胜古迹,游览新地标,领略古今魅力;在天津,乘船游览海河,来一场水乡之旅,或者漫步百年老街区,感受近代历史的风风雨雨;在河北,欣赏独特的山野风光,在休闲度假地体验旅游新产品……

京津冀顺应文化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打造“和而不同”的区域“旅游圈”。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三地游客重叠度较高,互动频繁。为游客的来源地和目的地。在互动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富有文化遗产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提升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游客在河北省遵化市上里各庄雪村景区游玩(2024年1月27日摄) 刘满仓/本报摄

亿人互动旅游圈

近日,京津冀交界的盘山风景区举办首届京津冀盘山冰雪文化节,将“冰城”哈尔滨的“文旅热风”带到北京——津冀地区,吸引周边游客近距离体验火热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

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氛围中,游客们手拉手围成一圈,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欢快地跳舞。 “我们在京津冀地区打造了自己的‘冰雪世界’,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体验。”景区负责人荣祖成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来,三地合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圈”不断扩大。随着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的形成,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出行。

感受“诗与远方”的慢生活。刘先生是北京人,经常和家人开车去河北旅游。 “夏天,我开车四五个小时到丰宁坝上草原感受凉爽。冬天,我经常去河北固安泡温泉,性价比高,交通也方便。”

体验乡村生态。走进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长洲村的一家农家乐,主人高翠莲用热气腾腾的炖肘子、黄面糕、鱼锅卷等特色农家饭菜招待游客。 “乡村生态旅游越来越受京津冀地区城市游客的欢迎,我家生意很好。”高翠莲笑着说。

看看这座城市的新地标。北京环球度假区开业以来,迅速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孙茜经营的民宿距离环球影城有10多分钟车程。它接待的客人中大约80%是来自城外的游客。天津、河北游客大幅增加。 “非常适合周末快速旅行。”

2024年,孙茜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旅产业的“火热”。 “寒假以来,民宿入住率已达90%以上。”孙茜说,特别是随着北京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建成开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打卡。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117/0/w1024h576/20240304/d9eb-6984de175620f16ef3cda9d821abf77e.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大数据客流监测显示,2023年,京津冀将成为彼此重要、热门的游客来源地。河北、天津是北京第二大旅游客源地,占接待外国游客总数的42.3%。天津接待外国游客中,河北、北京位列前两位,占接待外国游客总数的49.1%。从目的地来看,河北、天津分列北京游客第一、第三位,占北京游客总数的39.9%;河北和北京是天津游客的前两大目的地,占北京游客总数的39.9%。占出城出行总数的52.7%。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认为,节假日期间,北京是华北地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意味着周边城市也能收获外地游客;而周末,北京、天津是河北重要的游客来源地。周末短途到河北旅游,将带动河北旅游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可以实现更大的圈层互动。”

携手将文化旅游“蛋糕”做大

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天津以海洋文化、西式建筑文化、街头美食、民间艺术而闻名;河北拥有山峦、草原等自然景观,烟火气十足……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互补、“和而不同”,可满足北京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津冀地区。

“三地文化旅游产业各具特色,具备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完全有能力成为资源互通、协同发展的旅游共同体。”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宏说。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文化、演艺、群众艺术、长城保护、人才交流等领域专项协议,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三地正在构建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开发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打造文化和旅游品牌等方面共同探索和实践。

建立旅行社、景区、图书馆、艺术职业教育、数字文化中心、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等联盟;

定期举办京津冀文化旅游发展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全域旅游推介会等一系列文旅主题活动;

2023年9月,全国首个区域性自动驾驶相关服务标准《京津冀自动驾驶站服务规范》发布;发布10条京津冀文旅科普体验线路,涵盖历史、红色、科技、自然等多个主题;共同签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旅游营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区域信用+旅游协同共建合作协议》等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天津国旅海外国际旅游有限公司长期设计经营京津冀地区短途旅游线路。 “随着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我们设计的旅游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主题更加多元化,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该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刚表示,“我们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充分利用三地资源互补优势,‘串起’跨区域旅游资源,推出多项度假、多元旅游项目。一日文化旅游线路。”

持有数字“一卡通”畅游京津冀已成为不少京津冀游客的首选。每当“年味”最浓的时候,杨柳青这座诞生于运河之上的千年古镇,总是吸引着大批游客。 “到2023年,京津冀地区散客游客占比将达到70%左右。游客凭京津冀一卡通,可免费游览古镇部分景点。 ”天津市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夏婷说。

为加快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于2023年创新打造“畅享京津冀一码通”平台,推出一系列惠及企业和群众的举措比如周末、节假日河北高速免费包车,以及吸引游客的奖励措施等。该平台可办理“吃、住、行、游、购、娱”,还可以实现“一码通三地”,有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截至2023年底,平台已上线京津冀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等文化旅游企业941家,其中河北521家,北京248家,天津172家。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品牌和产品共建。联合推广,市场共赢。自上线以来,“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已累计发放消费券1亿元,注册用户超过150万。

提升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这个雪季,京津冀冰雪文化旅游开启了梦想联动。

https://mp.toutiao.com/mp/agw/article_material/open_image/get?code=ZDYzNTJiZjVkNWMyMmQ0YWYwNjgwNTRmZGZjZTViZjcsMTY4ODM3MTQ5MTI5MQ==

入冬以来,河北省涞源县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亿元。

延续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热情,涞源县依托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研究基地、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旗山滑雪场,深挖冰雪资源,不断延伸冰雪产业链,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来自天津的滑雪爱好者付楠带着8岁的儿子来到旗山滑雪场练习滑雪。 “我滑雪已经有5年了,北京、张家口崇礼的滑雪场我都去过,这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旗山,带上你的孩子来体验一下吧。这里雪质优良,赛道种类丰富,适合初学者,还可以近距离接触国家队跳台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基地。感觉非常壮观,体验感十足。 ”

涞源县旗山滑雪场已开发建设滑雪面积70万平方米,共有初级、中级、高级、特种滑雪道16条。

自2023年11月“开业”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周末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其中北京游客占15%。

涞源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商立勇介绍,涞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气候优势,推出“爬白石山+泡温泉+滑雪”冬季旅游项目,深度发展观光度假探索运动休闲等旅游新产品,打造冰雪标志性场景,让冬季旅游持续升温。

体验“鸟巢”冰雪娱乐项目,打卡“雪龙”、“雪飞燕”等冬奥场馆,体验张北民俗……在京张冰上2023年底启动冰雪文化旅游季,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8条京张至张家口冰雪文化旅游季线路,丰富冰雪文化旅游供给,提升冰雪文化旅游质量。雪消费体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8条线路包括冰雪运动、长城古道、户外休闲、生态养生、居住休闲等。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度假等文化体育资源。 ,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带来新活力。

依托数字技术,京津冀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要素流通,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共享。自去年5月正式开馆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在天津投资建设的新型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天津数字美术馆,已成为引进北京优质艺术资源的窗口。

策展人靳鹏表示,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支持的“发现敦煌”、“硅基未来:科技一代”等数字艺术展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博物馆展出后的观众。

通过数字采集技术,将天津千年独乐寺和老城厢的历史风貌以数字形式呈现给观众。 “这些数字展览吸引了大量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观众。他们不仅与天津观众分享更多的数字艺术资源,也让天津独特的文化和博物馆风格被更多人了解,让艺术展品和历史文物得以数字化展示。从创新中脱颖而出。”金鹏说。

三地将优化旅游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与京津(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西青杨柳青镇树蛙部落理想村项目和宁河区板桥镇彭官庄理想村项目.,乡镇合作伙伴,已开业,吸引顾客;东方农道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小新码头村签约,渔业生态小镇项目设计初步完成;天津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首旅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智慧平台……

徐宏认为,展望未来,京津冀还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打破旅游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市场流动拥堵点,提高旅游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效率。提高整个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的潜力。发挥规模效益,实现旅游供应链跨境链接,提升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津冀:1 亿多人口、多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文旅协同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