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乡村振兴:数字化、艺术化、产业化打造新图景
新华社沉阳10月13日电 题:沉阳乡村振兴扫描 图:数字艺术、产业化新华社记者 王伟 于业通
种植蔬菜的数字工厂;一个有咖啡馆和美术馆的村庄;种植特色作物的农田……记者近日走访沉阳一些村庄发现,他们着力打造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精准农业。产业链吸引投资,带动技术、资本、人才下田,打造数字化、艺术化、产业化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副标题)数字化车间种植蔬菜
在沉阳新民市大民屯镇,记者穿上鞋套,经过风淋消毒,来到一个特殊的“菜园”:上面是光照、温度、湿度精确控制的自动化设施;下面是菜园生长营养液。
只见菠菜植株整齐地固定在白色的栽培板上,一旁的纸卡上写着收获时间:种植日期9月27日;预采期10月17日……数字化控制,精准种植,沉阳求是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科技感十足。
“我们工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一侧是全封闭的人造光育苗箱,每个育苗箱需要8天培育苗木,可同时培育34500株苗木。另一侧是一个2300平方米的“菜地”,该公司董事长栾兵介绍说,“菜地”一年可连续种植18茬叶菜,年产各类叶菜60吨,效益超标。的裸地耕作。
记者看到,由于全部采用数字化控制,当地只有两名农民负责打理这个年产值超过400万元的数字菜园。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0611/093ddda712654db48fb6aa6b8b7965f8.jpeg
作为辽宁省的“米袋子”和“菜篮子”,新民市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将农业生产从光秃秃的田地转移到温室大棚,现已拥有数字化蔬菜工厂。已逐步发展成为生产、加工、包装齐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副标题)特色小镇吸引游客
漫步沉阳市沉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单家村,传统民居和现代民宿错落有致;传统的东北铁锅炖菜香气四溢,一餐难求;乡村画室、农家书店、米糠澡堂,茶、咖啡一应俱全……一座原汁原味、别具风味的现代化乡村正在初具规模。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单家村精心打造的“刀梦小镇”人气爆棚。 “刀梦镇”采取集中管理模式。村民可以将房屋出租给专业公司改造为民宿,也可以利用村里的产业,自己建造民宿并经营。
“这个村子以前几乎是空的,现在不仅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创业,还吸引了很多新鲜血液。”经营单家村旅游的沉阳道梦空间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爱军说。
旅游业人气聚集、品质提升。 2020年,“稻梦小镇”设立了名为“稻梦艺术馆”的展厅,将文化产品导入乡村。管理该美术馆的画家王仁祥说,现在不仅有更多的村民来参观,而且每逢节假日,这里也是游客蜂拥而至的“打卡地”。
“乡村旅游产业必须让产业‘实’,让村庄‘美’,让人气‘盛’,让村庄‘活’起来。”赵爱军说。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nGhPpzf-B0XF9WlvFGWp4rEVBrDqdK7BqWl40lSsapP4AA/641
(副标题)小作物连接大产业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沉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的辣椒种植基地。这里,成片的三樱桃椒正在快乐地生长,枝头挂着小红辣椒。
“长岗子村的气候和地形适合三营辣椒的生长。我们种植辣椒已经有 20 多年了。”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党支部书记乔建昌说,“起初,村里只有三户人家种辣椒。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辣椒已成为我们的致富之果。”
据了解,当地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聚焦优势产业和优势单品,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为种植者提供培训。特色小作物正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今年,村党支部带领合作社统筹推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共向村民流转土地120亩,目前辣椒长势良好,预计将产出好果子。”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乔建昌说道。 (超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