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严书记女儿因班级群引风波,家校微信群利弊如何权衡?
这几天,四川某幼儿园的“严书记的女儿”火了!《严书记的女儿》为何如此受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新闻媒体的报道。长沙教育小编就不详细介绍了。
归根结底,这是班级群体造成的一场大风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班级群”!
我又爱又恨的“班集体”
“家校微信群”已成为各班级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
在群里,老师可以第一时间汇报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发布重要公告;如果家长有任何疑问,可以立即在微信群中互动交流,方便快捷。
然而,微信群的“狂轰滥炸”很快让不少家长和老师不知所措,深受刷屏之苦。有吗?
有时,老师在群里发布公告,家长强迫自己“加戏”,排队回复:“收到,谢谢老师辛苦了!” “谢谢你的辛苦,照顾好自己!”对此,后续家长想要看到重要信息只能在几十条、上百条信息中“爬楼梯”。有吗?
有时,夜深人静,大家准备休息的时候,班级群里依然会弹出各种消息提示,让人难以入睡。有吗?
有时,家长们会争先恐后地晒出孩子旅行的照片。他们时不时地晒出孩子们收到的贴纸、完成的作业、工整的字迹,并自豪地请大家点赞。让其他家长感到羞愧!有吗?
有时,班级群里的家长不断地讨论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的情况,那些原本平静的家长再也无法保持平静。有吗?
有时,家长会在群聊里发各种信息求点赞、帮忙砍价、拉票,甚至在班级群里推销微商。有吗?
还有一些老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在群里互相打架、互相攻击,让其他家长显得很尴尬。有吗?
没有规则就没有规则
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微信群是家校沟通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也因为上述原因,让他们觉得既烦又烦。
最近因为群聊发生了很多事情。不说“严书记的女儿”,与班级群体有关的风波也不少。
之前我们给大家推荐过一篇稿件(←点击查看),它表达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阅读量很快就达到了10万+。
班级微信群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利用,还父母师长一片净土,值得深思。
小编觉得我们有必要为班级群制定一些群规。
班级规则(教师)
1、班级群是公共场所。教师要特别注意场合,在群体中发言时要分寸、文明,维护教师形象;
2、不要在群里抱怨,避免在群里讨论与班级管理、学生教育无关的话题;
3、不要在班级群里公布成绩或排名,不要在班级群里公开批评学生。如果个别学生遇到问题,请通过电话、私信、面对面等方式向家长反映,寻求协作解决方案;
4. 对于所有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通知和作业,请@。只需要少数家长和学生收到的通知即可分别@相关家长。尝试在通知后添加“无需回复”、“私信回复”或类似字样,避免所有家长受到群消息骚扰;
5. 如果与家长有不同的观点或理念,请勿在班级小组中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或争论。家长如有疑问,可以通过私信互动,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6、教师节、教师生日等重要节日前夕,明确禁止在群内发慰问金、发红包的行为,避免给老师和其他家长带来尴尬。
7、对于拉票、打广告、点赞等与班级管理无关的行为,请通过私信进行善意提醒。
8、如果有情绪,需要控制,不要随意将家长“踢”出群聊;
9. 网络空间不是法律之外的地方。请勿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新闻或不健康信息。群主负责管理,并被要求向转发不当信息的家长发送私信,以防止类似行为。
班级规则(家长须知)
1.一个班有很多孩子。为了便于老师管理,每个学生平均有1-2名家长入群为宜。不要将所有叔叔阿姨都纳入群聊,也不要将不在班的学生家长纳入群聊。
2、进群时,必须主动修改笔记,以便老师和其他家长与你沟通。
3.班级群是公共空间。如果您有任何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其他家长沟通,请私聊。尽量不要在人群中聊天,更不要在公共场所打架或争吵。
4.班级群不是朋友圈。请把您孩子的成就、荣誉、生活照片、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建议不要在班级群中分享。
5、班级群主要用于家校交流。不发布点赞、投票、议价等商业信息,不发布微商等广告信息,不把班级群变成广告群。
6、注意群聊时段。晚上休息时间尽量不要发消息,以免影响别人休息。对于非常紧急的事情,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
7、家长群聊需要平等参与。杜绝“没有营养”的回复,“盖楼”感谢老师,排队发红包增加存在感,就涉及隐私和敏感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是对老师做好班级工作最好的鼓励。
8.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请勿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新闻或不健康信息。
如果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请给我们留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