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22 13:44:35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清洁取暖产业迎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辽宁、黑龙江、河北等省已有100多个秸秆捆包直燃集中供热试点项目。全国有秸秆颗粒燃料加工点2300多个,年产量超过700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发动机制造、特种锅炉、炉具制造及燃烧技术日趋成熟,具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政策引导也为生物质清洁供暖行业迎来新机遇。日前在山东阳信召开的2019中国生物质清洁供暖及产业发展(阳信)峰会上,与会代表围绕提高生物质清洁供暖及产业化发展质量和效率进行了重点讨论。

2019中国生物质清洁供暖与产业发展(阳新)峰会现场

花已经开了,果也该结了。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窦克俊表示,2018年底,我国生物质能源利用总量相当于5200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1%,主要是生物质发电。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已接近2000万千瓦,其中热电联产达到788万千瓦。新增热电联产项目供热面积约4.8亿平方米。热电联产在生物质清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供热领域占非常重要的比例。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生物质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生物质供热产业的性质。同月,国家十部委发布《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提出规划目标:煤改电供暖15亿平方米、煤改气18亿平方米、煤改生物质供应21亿平方米。热量量化明确,首次将生物质供热置于总量首位。 2019年7月,国家能源局就《关于解决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函征求意见。在清洁供热进程中,提出重点发展生物质供热和清洁煤炭供热,对于生物质清洁供热产业,生物质能源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尽管生物质清洁供暖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窦克俊认为,目前生物质清洁供暖领域的优先准入保障还不够。生物质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能源主管部门无法决定优先顺序。尽管国家政策强调优先利用生物质,但在实际推广中,生物质清洁供暖并未被视为重要的技术选择。同时,激励政策运用不足,生物质清洁供暖能享受财政补贴支持的比例较小。生物质能源行业标准、监管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有待加强和完善。生物质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挑战。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阻碍了生物质清洁供热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质清洁供暖作为新兴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期和探索期。许多地方鲜花盛开。如何结出好硕果,还需要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找到好的发展出路。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021/526faa290c33492aa8112b6b441f74a9.jpeg

把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生物质清洁取暖的主要市场在农村,产业发展必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只有通过农村产业建设增加居民经济收入,生物质清洁取暖产业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印认为,要把生物质清洁供暖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起来。

作为全国首个在全国推广清洁生物质供暖的示范县,阳新县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全县切片推广,打造三大板块。 “中央板块”依托梨园、肉牛养殖优势,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生物质燃料供热改造综合平台和生产基地,建设木屑颗粒燃料和畜禽两大生产线粪便颗粒燃料; “东方板块”依托梨园、肉牛养殖等优势。依托水落坡古典家具特色小镇,利用民俗文化生产园区的古家具产业,利用废弃木材资源,建设木颗粒成型燃料生产线; “西区”依托金源生物科技公司,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年发电7200万度,供应热蒸汽22.75万度。吨蒸汽,占地51200平方米。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洪浩指出,阳新务实,因地制宜,规模化利用当地所有生物质资源。同时,阳新县政府致力于在全区推广清洁生物质供暖。阳新的决心和创新精神、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也为其他地区的清洁取暖提供借鉴。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生物质清洁取暖,依靠市场机制,把农村作为生物质生产的前端​​,带动农民加入生物质产业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还有利于解决农村清洁取暖的燃料成本。问题。

阳信县探索出了一条低碳、环保、生态循环、集约惠民的农村清洁取暖新路。为今后推广生物质清洁供暖提供了示范范本,也为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提供了相应的实践依据。

多方合力推动产业化发展

https://image.xny365.com/auto/201709/15ijpgkabbj.jpg

生物质清洁供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并出台行业标准和监管政策。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促进机制,推动生物质清洁供暖产业由政府主导向商业化运作转变。企业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技术。从而不断提高竞争力,通过多方合作完善生物质清洁供暖产业链,探索可持续、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吴印强调,科技创新是清洁供暖的不竭动力。我们正处于技术变革的伟大时期。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传输等新技术,催生生物质清洁供暖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 ,彻底改变加热方式和外观。

窦克俊认为,推动生物质清洁供暖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生物质清洁供暖应用的优先保障和公平准入,做好顶层设计和区域规划,并与环境保护和农业规划相协调,确保可持续发展。加强生物质资源调查评价体系建设,建立资源保障体系,为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完善生物质热力、生物质燃气价格机制和补贴机制,加强生物质能源各领域标准制定和监管。

生物质清洁供暖发展任重而道远。虽然产业日益壮大,但离工业化还有一定距离。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循序渐进,注重技术攻关、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只有以长远的战略、科学严谨的态度、成熟的技术支撑,生物质清洁供热产业才会走得更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清洁取暖产业迎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