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守护蓝天白云
又一个春耕即将到来,又一个丰收的希望之年。辽宁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作物秸秆生产大省。随着做饭、取暖、编织等传统方式使用的农作物秸秆消耗量逐年减少,秸秆已成为农民眼中占用空间、耽误耕作时间、处理麻烦的“废物”。 。
去年年初,辽宁省提出,到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今天,我们关注6个试点县区秸秆的变化——
用了多少?如何使用?效果如何?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雾霾治理的工作部署,去年初,辽宁省印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利用的实施意见(2016-2018年)》,提出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利用和禁烧,进一步提高秸秆作为肥料、饲料、燃料、基料和原料的利用率。到2018年,全省初步建立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秸秆多元化综合利用格局。利用率达到85%以上。
2016年,辽宁省选定沉阳市浑南区、于洪区、法库县、康平县和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市、涉农区)。中央安排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全县推广”。
一年来,六县区试点成效如何?到2018年,通过什么方式将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
沉阳市4个试点县区
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76%、80.3% 和 83%。这三个数字代表了辽宁省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秸秆综合利用率。从三年数值来看,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走高。
“主要通过秸秆‘五化’利用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杜绝秸秆焚烧。”省农委农村建设厅厅长季登义说。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01028/a1d1f5168a034192ad20012d4b3f2a92.jpeg
“五化”是指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能源、基础材料、原料。被认为是秸秆综合利用的“组合拳”。
沉阳市占据了6个试点县区中的4个。在使用中央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纳入全省农机补贴,推动秸秆还田肥料直接还田;发展畜牧业生产,推动秸秆变绿、变黄饲料;制定秸秆能源利用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大力开展能源综合利用……市财政还安排280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开展收储运体系建设,促进综合利用秸秆利用。提供基础和保护。
在中央资金投资拉动下,沉阳市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全年财政资金累计投入1.9亿元。目前,四个试点县区已有数十家秸秆相关企业,建成秸秆收集储存点36个,燃料生产企业7家参与秸秆收集、储存、加工等相关建设。
2016年,沉阳市四个试点县区——浑南区、于洪区、法库县、康平县秸秆总产量207.27万吨,综合利用率189.04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5%。 、 92%、 91.4% 和 91%。
如此高的利用率确实令人担忧。这么多吸管是怎么用的?
记者了解到,位于沉阳市浑南区的中航沉阳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去年以来发生了新的变化。它过去燃烧煤炭来为生产提供热水和蒸汽。现在全部被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燃料所取代。两台锅炉也改为生物质燃料锅炉,由秸秆颗粒燃料生产企业运营,被称为“能源托管”。
新技术带来高附加值
利用秸秆生产乙醇和葡萄糖作为副产品
专业生产秸秆颗粒燃料的辽宁五源生物燃料有限公司为沉飞民机提供“能源托管”服务。据该公司董事长刘光超介绍,该公司去年接手了沉飞民机的“能源托管”业务,对两台大型锅炉进行了维修。改造后,年使用秸秆成型燃料1.6万吨。从秸秆收集、打捆、储存、运输,到秸秆燃料加工、大型锅炉改造和运营管理,已形成全产业链。
目前,该公司已在沉阳、阜新、锦州等地建设了5个生物燃料加工厂,总产能达10万吨。 2016年,生产燃烧生物质6万吨。
近两年,秸秆肥料、饲料等传统秸秆利用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高科技能源、原材料等新型利用方式也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生力军,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沉阳市能源办主任张六一告诉记者,“在秸秆能源利用方面,沉阳市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长。 2014年,全市利用秸秆生产颗粒燃料的企业仅有三到五家。 ,且规模不大。全市秸秆颗粒燃料年产量仅1万吨至2万吨。 2016年增加到25家左右,全市秸秆颗粒燃料年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 ”
https://wx1.sinaimg.cn/mw1024/7c1158f7ly4hq1ow6jit3j20zk0qn0y6.jpg
在多位能源专家看来,无论是传统的化肥、饲料应用,还是初期的能源、原材料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正在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提升。
从传统的秸秆直接还田增强土壤肥力到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从青贮饲料直接饲喂到秸秆膨化,肥料与饲料、能源与原材料的工艺优化对比利用率技术越高,投入越大,效果越好。
位于康平县的盈之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秸秆技术含量较高。计划总投资3亿元,以秸秆为原料加工生产乙醇。它还将生产葡萄糖、D-木糖和L-阿拉伯糖作为副产品。该项目预计满负荷时年利用秸秆12万吨。沉阳集中能源生物质热电项目计划总投资5.2亿元,利用糠醛工业生产废渣糠醛渣与玉米秸秆混合发电。辽宁康百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亿元,利用秸秆年产18万立方米零甲醛生态板。沉阳群山生物质颗粒加工项目已投产。满负荷运转时,这四家公司每年可利用秸秆36万吨。
秸秆利用形成“内循环”
不再有新的浪费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宁天源实业有限公司利用农作物秸秆实现食用菌工厂化规模生产。这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实现了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种植业产生的秸秆用于生产食用菌原料,食用菌原料用于生产食用菌,食用菌生产中剩下的废弃食用菌原料被用于生产食用菌。用于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进一步加工用于农作物生产。
2016年,通过沉阳、阜新等地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的实施,辽宁省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其中三种模式较为成熟——依托辽宁香河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开发的秸秆膨化生物饲料模式依托惠农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开发的秸秆生物质热电项目模式,依托秸秆基质生产食用菌加辽宁天元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矿渣肥料模型
秸秆生物质热电项目模式不仅可以利用秸秆发电、供热,还可以有效利用秸秆冷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灰、废气、浆液等“三废”。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公司中水回用,粉煤灰用于生产绿色有机肥,矿渣用于生产轻质建筑板,冷压浆料送至养殖场用作饲料。
这种在经济产业链上形成“内循环”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康平县还通过产业化方式打造了秸秆生产固化颗粒燃料、食用菌袋、发电三大循环利用模式。产生的废弃物经回收后基本用于有机肥的生产加工,在全县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区。内部及产业链循环。
季登义认为,通过秸秆综合利用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就是为秸秆利用找到出路。每种利用方法都会产生副产品和废物。只有实现再利用,让秸秆在产业链上循环,才能实现秸秆的循环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就不会因为无法处理垃圾而产生新的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