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22 17:25:32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甲型流感等疫情的英雄

钟南山

简介: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任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救治重症患者,前往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并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疗指南,使为战胜非典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积极为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言献策,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改革先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白求恩奖章。 2009年,他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三个月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敲响了防止COVID-19疫情蔓延的警钟。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肯定是人传人,除非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1月20日,钟南山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赴武汉考察后得出这一结论,并通过媒体发布。

三天后,武汉封城,多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居民们按照指引,不外出、不聚集,全程佩戴口罩。

钟南山在非典期间因敢于讲真话、救治病人所积累的公众信任,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可以聚集、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疫情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公众想听“钟南山说”。

近日,钟南山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公众,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我国已从高风险阶段进入低风险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无论是在家、工作还是在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非常重要,不聚集聚会、聚餐。

真理和真正的医学

在前往武汉之前,钟南山并未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表任何公开声明。

1月18日上午,钟南山接到国家卫健委电话,要求他当天出发前往武汉,第二天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调查。

正值春运旺季,十八号机票、火车票全部售罄。秘书告诉他,要想快速乘坐公共交通到达武汉,唯一的办法就是买站票。

钟南山说:“好吧,既然国家需要我们。”

当晚5点左右,钟南山在列车长的搀扶下坐上了G1102次高铁餐车。他们已经做好了在集市上坐几个小时的心理准备。

钟南山在开往武汉的火车上

有了非典的教训,钟南山知道,急性传染病一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就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经济。因此,到达武汉后,他多次向当地卫生部门核实,确认是否有医护人员感染、是否有人感染。接班人。

在得出“人传人”的结论之前,钟南山经过反复思考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COVID-19人传人的依据是“广东有两例病例,他们没有去过武汉,但他们的家人去了武汉后感染了COVID-19。” 。

说话必须有证据,这是钟南山从父亲那里学到的重要美德。

父亲钟世藩是著名儿科医生。 1969年,钟南山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下乡参加医疗队。孩子经常尿血。包括钟南山在内的很多人都断定该患者患的是肾结核。

回到家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问:“你怎么知道是肾结核呢?”

钟南山一时无言以对。

父亲继续说道:“血尿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可能是膀胱发炎、结石,当然也可能是肺结核,但必须有证据才能治疗。”

钟南山多次提到此事。父亲的提醒让他在诊断、治疗和工作中都严格遵循“用证据说话”的指导方针。

“非典”初期,钟南山就因为这个原理与其他专家就“非典”病原体的鉴定发生过争执。

2002年12月底,钟南山所在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了一名来自广东河源的肺炎患者。病人的病情进展很快,抗生素也没有效果。两天后,在河源救治该患者的8名医护人员全部被感染。

很快,谣言在民间流传开来,各地出现了争夺白醋和板蓝根的现象。

2003年2月,非典在广东蔓延。研究人员在两个病例的标本切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衣原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广东非典病原已基本确定为衣原体,建议抗生素治疗。”

关于非典的病因,曾经有一段时间占主导地位的声音是衣原体。

钟南山并不认同这个结论。

“我们之前根据衣原体的病因对患者进行过正规的治疗,但是没有效果。所以我非常不同意这个结论。如果按照那种方式治疗,将会有更多的人死亡。”钟南山认为,患者尸检标本中发现的病原菌衣原体只能作为两次尸检的死因之一,并不能简单认定衣原体是唯一的病原菌。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1026%2F6d376f05j00s34ha100ifc000sd00gu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钟南山(左二)救治非典患者

就在中国疾控中心公布这一结论的当晚,广东紧急召集钟南山等专家召开会议。钟南山在会上直言:“非典的罪魁祸首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当天他态度强硬,多次明确表示反对使用抗生素。

钟南山没有顾及同行和上级的面子,而是尊重事实,探索治疗方法。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而是事关患者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浪费时间并使用错误的药物,可能会有数百人死亡。

2003年4月12日,钟南山领导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SARS的真正病因。这一结果很快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确认。

此前,钟南山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布会上坚持说实话。

当记者问他问题时,他坚称:“我们最多只能遏制,而不是控制。”

原因是,截至当时,我们还不知道病原体是什么,也不清楚如何治疗。病毒仍在传播,医生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隔离患者。疫情得到遏制,但根本没有得到控制。

发布会前,钟南山前往给父亲扫墓。钟南山的儿子清楚地记得,当时的钟南山虽然面临外界的诸多质疑,但他仍然在自己的墓前说:“你一定要说真话,一定要对得起病人。”

“以人为本,至少要从讲真话开始。就像我们医生一样,向病人讲真话才能让人信任你。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钟南山随后说道。

奋战在第一线

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是在日常工作中,钟南山都坚持站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通过与病房等患者面对面交流,获取信息做出结论。查房和磋商。证据。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我的很多想法和灵感,或者一些科研课题,都来自于临床实践。”钟南山说道。

非典流行期间,当他站出来反对其他专家提出的“衣原体说”时,钟南山已经参与救治非典患者40多天了。他敢于质疑“权威”的底气在于他实际参与治疗每一位患者。

在拒绝了“抗生素治疗非典”的做法后,钟南山面临着在实践中探索有效治疗方法的压力。他甚至要求“把病情最严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原因之一是通过丰富的案例资源,可以进行细致的研究和深入的讨论,更有利于提出解决方案。

他亲自检查了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收治的每一位非典患者的口腔,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病例都没有呼吸道感染,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同时,他通过亲自诊治观察密切接触的患者。之后,他进一步证实病原体并非衣原体。

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检查X光片

钟南山团队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对症治疗的经验:三个早晨,三个合理时间。立即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

钟南山还独创了“无创通气法”,用无创鼻罩通气,而不是通过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减少患者痛苦。

这些做法与传统的临床治疗措施不同。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广东医务人员立足实践,与各种意见作斗争,得到广东省卫生厅的支持。

正是这种通过实践探索有效措施的做法,使得广东省的非典病死率(3.8%)位居全球最低。这段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世界抗击非典具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普遍治疗方案。

钟南山赴武汉医院调研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他还坚持每周到病房查房,定期与广东深圳、中山、东莞等地医院重症监护室以及湖北武汉等疫情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连线,进行视频会诊,讨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治疗。

钟南山团队正在积极开展氯喹和连花清瘟胶囊的临床试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分析的结果来看,两者都有比较确定的影响。氯喹可以缩短病程并减少病毒载量。连花清瘟胶囊可显着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钟南山还发现,COVID-19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小气道内有大量粘液,堵塞气道,容易导致继发感染。他观察早期部分患者使用氢氧混合气的治疗情况,初步发现氢氧混合气可以明显改善呼吸急促,可能更适合呼吸困难的患者。

当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发时,他还坚持通过视频与国外抗疫团队沟通,分享和交流治疗经验。

3月1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及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与哈佛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

钟南山用流利的英语向与会者分享了其团队在实践中获得的氯喹等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

视频会议上,美国专家问道:“患者的严重程度如何,或者有什么具体指标促使我们使用氯喹进行治疗?”

钟南山根据临床经验回答:“我们应该首先对有症状的普通患者使用氯喹,而不是重症患者。”

如今,在各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氯喹已被视为“新冠明星药物”。使用氯喹后,在10至14天的潜伏期内,高比例的新冠病毒疑似患者RNA转阴。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afe-img.xhscdn.com%2Fbw1%2F96eb1816-fce0-4495-b910-05d0434a02de%3FimageView2%2F2%2Fw%2F1080%2Fformat%2Fjpg&refer=http%3A%2F%2Fsafe-img.xhscdn.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4858215&t=2eb4ad318566e819e1bc1cb12ebdbefc

三个愿望

COVID-19 疫情尚未结束。

钟南山目前的工作重点是COVID-19的防治,包括研究和总结重症病例管理要点、实验室检测新技术、治疗新方法等。

但这并不是他唯一关心的问题。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钟南山作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会后接受采访时,钟南山表示:“我还有两个愿望,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二是希望与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发抗癌药物。”开发了26年的产品可以尽快推出。”

1963年,钟南山(前排左二)和同事们在北大化工大楼前

今年是钟南山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60周年。除了前11年留校做基础研究外,钟南山剩下的49年时间都潜心研究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全球死因中排名第四,在中国已上升至第三位。

1979年,钟南山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英国的留学生之一,开始跟随导师研究COPD。当时,这种病的诊断非常明确,但治疗却非常落后。后来技术进步了很多,但是对病人的治疗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钟南山与导师弗兰利教授

世界范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中,基本上都是在症状出现时才进行干预。然而,当症状出现时,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困难,肺部病变是不可逆转的。这使得很多呼吸科医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研究COPD。

1999年,钟南山带领团队提出对COPD进行早期干预。当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特别重视COPD的防治,因为美国1998年的数据显示,所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死亡率,心肌梗死明显减少,比1963年减少了60%以上,仅COPD增加了163%。

引起COPD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很多因素尚不清楚。 2012年,钟南山团队首次从流行病学角度证实生物燃料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

他的团队发现两种药物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相关结果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新的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指南。

他甚至发现,在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非常有效。

“疾病分为一期到四期,目前的治疗重点是三期和四期。大量的精力花在治疗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上,这是一个糟糕的策略。如果主要关注的是早期预防为主,才能事半功倍。”钟南山说道。

至于第二个愿望,具体情况是钟南山与美籍华裔科学家合作研发抗癌药物。本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它并不是简单地治疗某种肿瘤,而是针对多种实体瘤。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他从未放弃。

钟南山始终记得父亲说过的话:“一个人的一生,只有给世界留下了一些东西,才算没有白活。”

这是我父亲的抱负,也是他的抱负。

至于第三个愿望,钟南山在自己的83岁生日会上说:“今年我们庆祝国庆70周年,我的愿望是在国庆80周年之际有机会和大家讲话。日),也许那时我会提出来,到目前为止我感觉还不错。”

钟南山其实是不肯接受晚年的。

去年他生日时,有人送给他一幅字画,上面写着“晚年”二字。他开玩笑说:“我不太认识这两个字。我老了,我还不够老。不管怎样,谢谢你!”

已经获得荣誉的钟南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选自《北京医学人》第79期)

主要参考资料

李秋园《钟南山,生命的守护者》,界烈出版社

蒋永斌、张锐、景培轩专访钟南山院士:“医生看到的不是疾病,而是病人。”中国纪检监察报

展望智库“钟南山,一个狠角色”

央视纪录片《非典战事:幕后鲜为人知的人物——面对面钟南山院士》

广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钟南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甲型流感等疫情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