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23 10:29:13

汉字的演变历程:从甲骨文到行书的奇妙之旅

汉字已经经历了六千多年的变迁。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嘉金篆、隶、曹开行”七种字体草书中的“七字”及以上的汉字被称为“七字”汉字——汉字的出现早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的殷商晚期就有记载。形成了最初的定型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文字,又是表音文字,而且汉字中还有一些象形文字与图片一样,非常形象。西周后期,汉字发展为大篆书。后来秦宰相李斯简化了大篆,改为小篆。到了汉代,隶书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隶书演变为章草,再演变为金草。唐代有狂草,以笔来表达作家的思想、抒发感情。随后,隶书和草书混合而成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代开始流行。今天使用的印刷风格是从楷书演变而来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是行书,书写流畅,使用灵活。相传为汉代刘德胜所制。流传至今,仍然是我们日常书写中习惯使用的字体。延伸资料:过去人们常说汉字始于商代的甲骨文,但实际上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此之前,汉字应该有一个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因此,有人主张推迟到夏末;还有人主张推到夏之前,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中华文明应​​该有近六千年的历史。汉字数量没有精确数字,但大约接近十万(北京国安信息设备公司汉字库收录汉字91251个),日常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个。据统计,1000个常用词可以覆盖92%左右的书面材料,2000个词可以覆盖98%以上,3000个词则达到99%。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八万多个(有的说有六万多个),其中大部分是异体字和生僻字。大部分异体字和生僻字已经标准化,除古汉字外,一般只是偶尔出现在人名、地名中。

https://pics4.baidu.com/feed/3812b31bb051f8196b7e46d3485c56e42c73e7c6.jpeg?token=8b2a1539e6003ec882225629f19ac8c4

此外,继第一批简体字之后,还有一批“两简化字”被废止,但仍有少数汉字在社会上流行。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这七万到八万个汉字的音、形、意,那么汉字将成为世界上没有人能、也没有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语言。然而,《汉字海洋》等书法书籍中收录的汉字大多是“死字”,即历史上存在过但在当今的书面语言中不再使用的汉字。据统计,十三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经典)的总字数为6544个字数,其中不同单字数为6544个。因此,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实际上只有六千多个。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https://pics7.baidu.com/feed/3812b31bb051f81966524bba485c56e42f73e739.jpeg?token=f6e14bf56c7d9ac7934619cbffc9dc9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字的演变历程:从甲骨文到行书的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