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11-24 10:10:58

90后夫妻12年生育9个孩子引关注,面临外界压力决定停止生育

澎湃新闻记者 赵斯伟

魏国泽和孟秀萍这对90后夫妇12年生下9个孩子的故事在网络上流传。这几天,不断有陌生人打来电话,还有人半夜敲他的窗户,请求帮忙抚养孩子。记者也蜂拥而至广西都安县这个偏远山村。

耿直老实的魏国泽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甚至有些害怕。来魏家的人太多了,村里担心有人动机不纯。这些天,村民们一直在帮魏国泽家“筛查”来访者。来历不明的人会被堵在路口,只有在确认其官方身份后才能进入。进入村庄。

6月11日晚,怀有6个月身孕的妻子孟秀萍也带着孩子躲了起来。再过3个多月,夫妻俩将迎来第十个孩子。

“够了。”魏国嘀咕着,等着妻子腹中的孩子生下来。

6月12日下午,魏国泽向澎湃新闻解释,自己是独子,在养父母家里长大。童年的孤独,逐渐让他产生了结婚后要生更多孩子的念头。生孩子是妻子和孩子的共同愿望,并且使用避孕药,但如果怀孕了,孩子就会出生。

魏国泽家是村里的深度贫困户。 2019年10月,一家人搬进了150平方米的安置房。目前,每人每月享受350元的甲级低保。

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魏国泽,长期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但他对孩子们充满期待:“只要他们想读书,能上大学,我将努力支持他们。”

来自世界各地的“名人”

魏国不会用智能手机,村民就把手机给了他,说:“你很有名。”

1991年出生的魏国泽目前是九个孩子的父亲。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途

互联网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平静。魏国泽一家九个孩子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迅速成为全国各地的“名人”。村里不断有陌生人来到,询问村民魏家住在哪里。

韦家住在广西中部都安县保安乡上镇村巷登屯村,四面环山。

从地图上看,距都安县直线距离近40公里。然而,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需要驱车两个多小时,沿着蜿蜒的山路才能到达县城,行程近百公里。

“很多外地人都开车来了。”同村村民说,他第一次看到村里这么热闹。

但这十多天,魏国却“糊涂”了。 1991年出生的魏国泽,2008年与1990年出生的妻子孟秀萍生下第一个孩子,当时魏国泽只有17岁,孟秀萍18岁。

在接下来的 12 年里,这对夫妇又生了 8 个孩子。现在,我的妻子已经怀孕六个月,她的第十个孩子即将出生。

不久前,一段魏家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身穿白衬衫的魏国有些害羞地介绍着自己的家庭情况,“9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

“你怎么想到要生这么多孩子的?”摄影师问道。

“我没办法。”魏国泽苦笑道:“慢慢养吧。”

大山深处,一间破旧的木屋里,一群群的孩子,一个贫困的家庭。在这些标签下,这个原本很难引起关注的家庭,很快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关注和讨论。

都安县保安乡附近的山上。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途

记者陆续前来采访,陌生人不断打电话,有的甚至半夜敲窗户,说要帮魏国泽抚养孩子。这可把魏国泽吓坏了。在他看来,有人想“抢”孩子,他和妻子都不知所措。

6月12日下午,上镇村一处建筑工地,短发、深色皮肤的魏国泽刚刚下班休息。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向来访者介绍家里的情况,但面对媒体记者和县工作人员的“大战”,魏国泽依然十分矜持,搓着手。

附近的村民和工人看到又有人来采访魏国泽,也纷纷跑过来围观,并用手机拍照。

而魏国则有些沉默寡言,会在某些问题上保持沉默,低头看着石子路。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他就会用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多聊几句。

村干部觉得魏国泽从小就生活在山里,没见过多少世面。 “这几天的战斗太大了,我已经害怕了。”

这十几天来,村里来找魏家的人已经有十几波了,最多的一天就来三波。村里担心有人别有用心。这几天,村民们一直在帮助魏国泽一家“筛查”来访者和来历不明的人。他们会被堵在路口,只有在确认正式身份后才能进入村庄。

魏国表示,他并不认识最初拍摄该视频的人。当时村里有人带他过来,说要帮忙,他就通过那个人的镜头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方还前往尚未拆除的老木屋,拍摄了里里外外的照片,并与他聊了近40分钟。但视频中并没有提到他一家领取低保,并住进了当地政府集中安置的新房。

“弥补童年的缺失”

妻子孟秀萍是邻县大化县亚龙乡人。 2007年,魏国泽去广东东莞打工时,两人在那里相识、相恋,一年后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我2008年想要孩子,2017年领证。”魏国泽表示,在他看来,这可能与妻子年轻时失去母亲后失去母爱的经历类似。双方都能互相理解,通常都很恩爱。

魏国泽从大化县的一个家庭长大到上镇村的魏家,在那里他不育。养父母对他很好,但由于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他有时显得很孤独,没有人可以玩。小时候,他与其他孩子打架时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他逐渐产生了“人多一点好”的想法。

“生这么多孩子是我们俩的共同愿望。”魏国泽说道。

尽管她也使用了避孕药,但还是不断怀孕;当她怀孕时,魏国泽夫妇选择了分娩。

“10个孩子,够了。”他低下头,轻声嘀咕了一句。

乡里工作人员表示,乡里平时都会到村里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魏国泽去乡卫生院时,也给了他避孕用品,但没人能保证他是否会使用。

魏国泽的9个孩子中,有3个女儿、6个儿子。最大的孩子12岁,在附近大化县亚龙乡小学读四年级。最小的孩子已经1岁多了,一直由妻子孟秀萍照顾。

“等一下,我演示给你看。”由于家族成员太多,魏家有两本户口本。魏国泽带家人出去见外人时,都会从床下的纸箱里翻出这两本书。书。

最初的几个孩子是由养母接生的,后来他们去了保健中心。山区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接生之外,孩子们还吃母乳和玉米淀粉长大。他们没有给孩子买奶粉。孩子一岁之前,他的妻子就用母乳喂养他。

孩子们通常会要求“饼干、玩具、水果”和其他东西。宝安镇每三天就有一个集市。如果有缺什么,魏国泽就会花半天时间去市场。

妻子孟秀萍和魏国泽都是瑶族人,平时在家用瑶语交流。最近看到家里来了不少陌生人,孟秀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由于她的普通话不好,常常要经过当地人翻译,外人才能听懂。

她又矮又瘦,穿着格子上衣,肚子很大。当丈夫与外人说话时,她背着最小的“老九”,左右手抱着会走路的婴儿,在屋外的巷子里玩耍。由于丈夫经常外出打工赚钱,所以照顾孩子的任务大部分都是由她来完成,她的身边几乎都是孩子。

孩子太多需要照顾,周围都是大山。孟秀萍总是来来回回地凝视,或者听到房间里孩子们玩耍的声音,她就感到释然。一旦看到孩子逃跑,他就立即追了上去,并迅速“控制”了他。

魏国泽在上镇村附近做建筑工人。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途

出去打工的时候,魏国泽一年只能回来两次,一次是年中收割庄稼,一次是年底。当他不在家的时候,他的妻子就会带着孩子去大化县娘家住,以便有人照顾。

魏国在广东的一个建筑工地当勤杂工,每天收入200元。工资发完后,他会把一半的钱寄回家。如果家人说钱不够,他就会想办法汇钱。

两地相隔,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魏国泽和妻子通常通过电话沟通。

“问问你身体是否健康,孩子是否还好。”魏国泽说,虽然孩子不常生病,但一旦遇到“急病”,他就会坐公交车回去。从深圳到都安有直达公交车,已成为连接魏国泽家和工地的主要通道。

2019年4月养母因病去世后,对魏国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拍了一张养母的身份证照片,打印出来,挂在墙上。此后,几乎没有再外出务工。

家里有空的时候,魏国就会去附近需要打工的村子的建筑工地当杂工,一天能挣200元。

“供孩子上大学”

他只上小学四年级,他的妻子从未读过书。魏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只要他们想读书,能上大学,我们都会为他们提供兼职工作。”说起自己的孩子,一向沉默寡言的魏国泽显得有些激动。他说,班里目前上小学的几个孩子成绩都不错。虽然他学历不高,但他知道取得好成绩意味着什么。

“先读宝安中学,再读高中,争取上大学。” 11岁时,他辍学跟随表弟到钦州砍甘蔗。魏国知道工作很辛苦,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遭受同样的命运。大学毕业后我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据当地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里的政策是,像魏国泽这样的特困家庭的孩子可以免费完成高中学业。孩子们用的衣服、文具往往都是爱心企业捐赠的,上大学后也有无息贷款。

外界看到的第一段视频中,背景是魏国泽家​​那栋破旧的老木屋,魏国泽从小就住在那里。

木屋建在上镇村巷灯屯山上一处相对平坦的地方。它是用木板和木柱建造的。由于长期受雨淋,外体已发白腐烂。

房子周围堆放着一些从山上砍下来的灌木,屋前的一小块平地上种着一些玉米和蔬菜。

屋内,明亮的光线透过木板的缝隙照进黑暗的房间。

都安是广西特困县,人均耕地不足0.7亩。素有“九分石,一份土”之称。

看到上述场景,不少网友认为,魏家因过度生育而陷入贫困,仍然生活在简朴甚至原始的环境中。

“这纯粹是一个误会。”被广西自治区发改委派驻上镇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郭靖已驻村两年,熟悉韦家的情况。他告诉澎湃新闻,事实上,正如网友猜测的那样,两年前,县里为魏家这样的低收入户修建了150平方米的新房。工程竣工后,魏国泽一家搬进了新家,木屋只是用来储藏的。农具、化肥、种子,平时没人住在那里。

在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兴建的安置房中,魏国泽等18户贫困户可以住进面积15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途

征得魏国泽同意后,木屋被镇村工作人员拆掉了。 “主要是为了不让他回来住,毕竟年久失修,危险重重。”一位驻乡协助该村的干部说。

魏国泽新家门前的墙上挂着“广西扶贫精准帮扶联络卡”。这个11口之家今年将脱贫。主要扶贫措施是“种植、低保扶贫”。

魏家150平方米的安置房是由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出资建设的。 2019年10月工程竣工后,魏家搬到这里,与其他17户贫困户安置在一起。

郭静介绍,今年魏国泽一家升级为甲类低保。魏国泽一家11口人全部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相当于每月近4000元。此外,他们一家还享受养老金、生态林补偿、农业补贴、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补贴、医疗保险补贴等七八项政策。

除了打工和低保收入外,魏国泽一家还在当地专业合作社饲养了三头牛和五只羊。从2017年开始,他们每年获得近4000元的分红。

魏国泽新家门墙上的扶贫收入卡显示,他一家11口人每月每人享受350元低保。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途

“未来我们一定会持续关注。”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魏国泽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在乡里的村庄里生孩子的愿望比较强烈,但一般一个家庭有三到四个孩子。以前,计生部门的工作人员下乡经常找不到魏国泽的家人,只能干自己的工作。

针对公众关心的多生孩子是否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问题,澎湃新闻从当地官员处获悉,魏家情况比较特殊,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

澎湃新闻注意到,魏国泽新家的外墙上挂着“计划生育服务铸就未来基石,人口协调构建和谐万家”的横幅,墙上还挂着“免费安全套发放机”。门和窗的一侧。

魏国泽新房的墙上挂着免费的安全套分配机。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途

本期编辑谭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0后夫妻12年生育9个孩子引关注,面临外界压力决定停止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