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举行,推出共创计划且围绕电影文学属性对话
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近日举行。多位文学、电影领域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学者、影评人出席活动,共同发起“文学电影共创计划”,并利用“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开展圆桌会议就该主题进行对话。本次文学论坛分为“文学电影共创计划”项目发布、“文学电影共创计划”项目推介及圆桌对话三个主要环节。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北京电影学院协办。
在“文学影视共创计划”作品发布会上,湖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李修文正式公布了八位入选名单作品有《无人》、《月光草原》、《傩戏》、《冬天骑鹅》、《总统套房》、《丽贝卡》、《老香》、《他》修竹的人生之战》(排名不分先后)。
圆桌对话环节围绕“当代电影的文学属性”展开。作家、编剧冉平认为,一部优秀的电影需要讲好故事,但也需要深挖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冉平分享了他的六字剧本,清新、有趣、感人。他说:“新鲜就是题材新鲜、视角新鲜,要关注年轻人当前的问题是现实问题,要能够代表年轻人的观点;有趣就是有趣,即有趣”。荒诞、幽默的背后是有意义的、有趣的;用时尚的话来说,它可以提供情感价值,让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达成情感共识。”
https://img0.baidu.com/it/u=831226325,869916443&fm=253&fmt=auto&app=120&f=JPEG?w=500&h=750
作家徐一瓜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小说《素食者》的改编案例,分享了文学为电影提供深度创作土壤的意义。她表示,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艺术的最高目标就是触及人性的深处,探索存在的困境和可能性。
《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从当前电影产业的发展问题出发,直言电影产业正面临类型化叙事的瓶颈,文学性可以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他认为,电影需要在产业框架内保持独立性,为创作者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电影从某种角度启发文学,赋予文学叙事更本能的身体冲动和动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