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主办东北亚作家工业文学论坛,五国作家共话文学共融互通
图为开幕式。大连外国语大学供图中新网大连11月4日电 (记者 杨毅)由辽宁省作家协会指导、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东北亚作家产业文学论坛暨交流活动”4日在学校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嘉宾,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北三省一区”的蒙古族作家代表和中国作家代表畅谈文学融合与交流。
论坛以“文学表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通过五国作家的文学交流活动,展示东北亚文学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周静雷在致辞中表示,辽宁作家作品海外传播有坚实的基础。大量“辽牌”名著被翻译成英、法、韩、日、俄、阿拉伯、波斯、意大利、罗马尼亚文等。已在国外出版十余种语言,大量作品被改编成网剧、动漫、网络游戏等在国外销售。辽宁作家经常受邀参加国际书展和文学活动。辽宁文学正在积极走向国际社会,登上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https://img0.baidu.com/it/u=3790102523,312151028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辽宁省作协主席周静雷致辞。大连外国语大学供图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作家代表津子惠以《每个人都是一条河》发言,日本作家代表茅野雄佐子以《旅程与创造》发言,韩国作家代表郭孝焕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梦想》发言。 ”,蒙古族作家代表贡·阿育扎那以《东北亚与文学思维的联系》为题阐述了个人的文学观点,俄罗斯作家安东·梅捷利科夫题为《我们的理想世界》。
著名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薛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与国之间可能存在文化障碍,但文学可以消除文化障碍。本次东北亚作家产业文学论坛首次在大连举办,就是要打通各国文化、文化的壁垒。民族和地区差异的重要途径。
日本作家茅野雄城子说,“生活在东北亚乃至亚欧大陆的我们,不应该被国界所隔开,我们应该在深入阅读彼此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相互融合、交流。”
俄罗斯作家安东·梅特尔科夫认为,工业和文学是很好的结合,工业对于中国辽宁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本次论坛以“文学表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意义重大。 “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历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这个交集是我们共同的命运。这就是我们找到的交汇点。”
https://img1.baidu.com/it/u=4187646771,316735238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4&h=442
在中外作家交流环节,五国作家围绕“个人话语与公共文化体验”、“交流互鉴:文学作为一种方法”和“工业化”三个分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生活与文学表达”。与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今年6月,辽宁省作协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与大连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辽宁文学海外传播中心”,打造文学创作、多语种翻译、图书出版、海外推广,使其成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文学交流的窗口。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红致辞。大连外国语大学供图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红表示,将依托海外孔子学院和辽宁文学海外传播中心,为辽宁文学走出去提供传播载体,为辽宁作家参与国际文学活动提供语言支持,培养留学生等文学外译新生力量,为东北亚做出贡献。文学交流与交流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超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