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记忆的紧密关联:全国作家走进江安探讨历史记忆与地方书写
文学与记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家庭记忆,还是历史文化记忆书写,都属于记忆文学的范畴。有的写个人过去的经历或遭遇,有的写几十年来家庭和家庭的沧桑。同时,它们将个人、个体、个体的记忆与民族、国家的历史轨迹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学赋予历史新的活力,让过去的记忆在国家、民族之间代代相传。“全国作家走进江安”暨十月文学年会在四川宜宾江安县举行。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4月18日,“全国作家走进江安”暨十月文学年会在四川宜宾江安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作家来到江安县参加论坛,围绕“历史记忆”和“乡土书写”为话题进行讨论。
当天,《十月》杂志社与江安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协议,十月年度文学论坛永久落户江安县。从今年开始,论坛每年都会邀请全国知名作家来江安举办对话、讲座、文化考察等活动。一系列活动包括。据了解,江安将成为十月文学年会永久举办地。
《十月》杂志社与江安县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协议,在江安县永久举办十月文学年会。
将历史记忆带入现代化进程
对于“历史记忆与乡土书写”,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福民认为,历史上发生的那些静态元素其实一直是活的,必须参与当代文化建构。如何让历史上大师留下的元素生动活跃,需要现在的文化工作者有使命感,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中,服务江安国计民生。
俄罗斯文学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文飞以《祖雷哈睁开眼睛》和《记忆的记忆》两本书为例表达了他对论坛主题的理解。在他看来,所谓的历史记忆有时是值得怀疑的。历史记忆与当下的联系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体记忆,二是个人记忆。我们一般认为历史记忆更加理性,而文学记忆则更加个人化。文学作品首先是个人的记忆。历史的记忆是严肃的,甚至是残酷的,而文学的记忆应该是温暖的,更持久的。
《江南》杂志主编、撰稿人钟秋实提到,江安对自身的定位可以从“沿江第一县”、“中国戏剧的摇篮”和锂电池的经济创造。 。对于作家来说,要站在国家的角度看江安,写江安。
https://img0.baidu.com/it/u=2490015315,368185809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作家的生存空间通常是相当有限的,无论住在哪里,他们都熟悉,只能在哪里写作。”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峰表示,当今时代,人们也生活在历史之中。尤其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许多概念不断被翻转。对于作家来说,有必要认识到,即使是眼前的短暂事物,实际上也是历史。他也希望把历史的维度拉长,在未来的创作中写出一些新的发现。
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金仁顺用“历史的胶囊”来形容他对李庄和江安的感情。她回忆说,战争激烈的时候,有很多人从水路和陆路来到这里。李庄就像一只手,握住了那些人,保存了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历史胶囊,有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到来,这个救济的过程也会越来越长。
《十月》主编陈东杰认为,写作本身就是处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关系。历史和现实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对于本土写作,本土作家也需要有“外国人”的视角,挣脱个人经验的束缚。
合影
让“人”与历史发生化学反应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沉念说,从李庄到江安,看到了很多古建筑、古民居,听了很多文化名人的故事,感觉自己的历史记忆被唤醒了。他根据希腊神话来分析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并非所有记忆都是历史,但历史必须在记忆中选择”。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哲贵认为,今天的话题围绕阿来的作品来讨论是最合适的。他的《尘埃落定》和《云中记》都符合“历史记忆、乡土书写”的范畴。前者写历史,后者写现在。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回避的一些问题,在《云中记》中得到了解答,比如地方与世界的关系。
作家刘挺是北方人。这次江安之行,让他认识到自己最早对南方的想象与自己的实际经历有很大出入。比如奚家山民居,当你走到那座房子前,你只能想象古人居住的光线是怎样的。他认为作家不仅要写文学,更要写生活的点点滴滴。
作家苏苍桑近年来一直在撰写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在她看来,作家的写作中必须有一个“人”和一个“我”,能够与历史记忆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必须走进历史的缝隙,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与记忆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https://img1.baidu.com/it/u=2263882062,168628543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7&h=500
作家赵毅说,今天很多人用自己的地理坐标说话,这本身就包含着本地和全球的对话。当我们写地方时,我们需要学会找到我们自己的“他者”。来自北京的作家孟晓舒表示,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中特别缺乏“历史”和“地方”这两个词,很多人的城市经历都比较同质。
作家傅小平表示,今天的主题对于作家来说,是如何处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昨天,我参观了一处民宅,心里有些难过。黄家,曾经的豪门,最终却四散了。这考验着一个作家如何应对历史和现实的变化。作家如何激活本土记忆并赋予其现代性和当代性也是一个挑战。作家小二是一名媒体人,她想到了电影《长江图》的故事性和传奇性、作家对“远方”的想象等等。
《十月》副主编宗永平提到,今天提到传统,往往是继承下来的东西,此刻写下来也很有意义。十月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李唐也来自北京。他试图通过文学探索如何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中寻找本土书写和地域性的新可能性。
重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城市发展
作为本土作家,如何更好地写本土文化?宜宾作家刘大桥表示,作家最终要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如何将历史记忆、个人经历转化为人文体验,是草根作家需要思考和突破的。
宜宾作家杜阳林认为,记忆是过去的事实和沉淀,经过个人或集体情感的过滤和强化。聚焦、变形的过程成为一种升华。关键作用是对记忆者的情感刺激。头发。文学传统之一是书写记忆。明末张岱的《西湖梦》、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许多现当代作家的作品,都是记忆写作的例子。他还表示,江安县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但当地政府不能盲目沉迷于历史文化。必须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形态进行改造、翻转、再生,与市场相接轨,成为新的文化。项目和新的文化旅游项目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签约仪式上,江安县委书记李强表示,十月文学年会永久落户江安,有利于挖掘江安文化,支持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 “六年前,十月文学奖落户李庄。六年后,我们携手江安,文学论坛永久落户江安。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独特的平台,一定会做出贡献。”为江安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也是作家走进现实、走进生活、走进江安的载体。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康伟表示,中国戏剧学院作为中国戏剧学院的前身,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谢晋、张瑞芳等一大批著名戏剧艺术家毕业于此,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贡献。 “十月文学论坛永久落户江安后,每年全国最有创造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都会聚集在这里,在成山竹海中探讨文学话题。作家走进江安,体验江安,书写江安。”走进江安,必将谱写美好新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