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杨利伟笔下的航天英雄视角,引发网友热议
近日,有网友发现,新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统一教材第二册中有一篇课文,名为《太空中的一天》,作者正是宇航员杨利伟。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报道
因为这几年教材新修订,所以很多人没有研究过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发布到网上后,引起了大量转发。有网友称赞“真实的故事远比小说精彩”;有网友感叹,“小时候不懂,长大后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他是英雄……”
我儿子刚刚读完七年级。语文课本中,他最感兴趣的是《太空中的一天》。我儿子是一名科学爱好者,这几乎是同龄男孩的共同爱好。杨利伟的名字他们早已熟悉。
当大家仰望星空、仰望大海时,杨利伟用“经历者”的视角,向大家展示了航天英雄眼中的世界。仅此一点,就足以激发无数人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https://img1.baidu.com/it/u=2855873746,354516311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76
在《太空的一天》中,杨利伟从火箭发射开始,到飞船着陆结束。杨利伟通过生动细致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太空的神秘、科学的严谨以及太空英雄真实的心理变化。
火箭上升阶段,“难以忍受的26秒”低频共振让杨利伟“真以为自己要死了”。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都为杨利伟捏了一把汗。只见指挥大厅里有人喊道:“你看,他眨眼了,李伟还活着!”很多人都忍不住落泪了……
这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文章。它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它揭示了空间的花絮,还在于它揭示了主人公的思想。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第一人,杨利伟是一个不朽的传奇,但在他内心深处,英雄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也会不安、紧张、害怕,但他从未放弃探索未知。 ,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因为感情是真挚的,形象是真实的。杨利伟将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使航天英雄形象更加令人回味、平易近人、令人尊敬。在一步步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仅一次次创造奇迹,也一次次成为英雄。进入杨利伟的内心世界也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杨利伟当年的一小步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步; 《太空的一天》被纳入教材的一小步,也是体现语文教材当代风格的一大步。
https://img0.baidu.com/it/u=525097550,78852972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79
在所有教材中,语文教材的修订历来备受关注。因为语文从来就不是传授器乐知识那么简单。如何延续文化传承、培养艺术品味、展现时代精神,一直是语文教材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太空的一天》引发网友热议。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是因为开放式的教学目标——以培养科学兴趣、释放科学想象力为目标。本文重点在于激发孩子的探索热情。
时代不仅造就英雄,更“造就教材”。航天英雄的出现,依托于航天大国大踏步迈向航天强国的时代背景;语文教材的变化,是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潮流的人才培养机制的体现。
英雄的形态有无数种,每一种都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信仰的坚持;语文教材的选择空间无限,每一本都应该来自于良好品质的弘扬和梦想的激励。 。
保持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从这一点来看,《太空的一天》不正是体现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