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滞纳金的含义、特点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
【律师答辩】滞纳金的含义及特点。滞纳金是指对纳税期限内未缴纳税款或逾期未偿还贷款的,按照逾期金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费用。这是税务机关或债权人对逾期付款所施加的处罚。对有关各方实施经济制裁的措施。它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所谓法定性,是指滞纳金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明确限制。个人和其他团体无权私下设立强制收费。这意味着滞纳金的征收是惩罚性的,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它指的是滞纳金。这是对超过规定期限付款而采取的惩罚措施。根据滞纳金的上述特点,滞纳金只有在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且国家行使公权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逾期的,税务机关责令税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补缴税款,并自补缴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的5%。付款”根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业主违反物业服务合同,逾期不缴纳物业服务费的。 ,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滞纳金计算公式 2014年,滞纳金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0.05%计算,最低为5元或1美元。计量公式为:滞纳金最低还款额以内的还款金额×0.05%。如果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逾期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并自逾期缴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逾期税款百分之五的滞纳金。此外,《水资源费征收办法》中也有类似的限制。由于滞纳金的概念属于行政法规的范围,因此在民商事司法文书中涉及民事责任的接受时,不宜使用滞纳金。https://img0.baidu.com/it/u=2324974486,1950581670&fm=253&fmt=JPEG&app=138&f=JPG?w=750&h=33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