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业集团打造厦门海峡新岸旅游会展综合体,引领行业新地标
作为厦门市旅游会展业的一员,翔业集团在厦门岛建设了现代化旅游会展综合体,充分考虑会展、旅游、商、文于一体的会展生态圈建设,如今,这个耗资35亿的项目已全面投入运营,成为厦门旅游会展新地标。希望通过会展业与酒店业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区域内外部资源,与业界携手合作,以精准服务、专注品质、创新思维,为厦门会展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刘海英在主题分享中表示,会展综合体的概念首先从行业开始,从项目开始,逐渐从会展项目向会展行业升级。佰翔展览集聚区是厦门三大集聚区之一,在功能上比较齐全,但内部的配套设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只有通过不断的使用和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他认为,展览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展览行业内部的竞争外,行业外还有新的竞争力量。新物种进入会展行业后,为会展跨界,多元化场馆和跨界投资给会展业带来了更多挑战。
同时,展会需要加入多种业态,多业态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包括商业、餐饮、旅游、体育、娱乐等,只做会议和展览,可以说没有发展的未来。
https://img2.baidu.com/it/u=3607055752,314935976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90&h=500
要把会展综合体做大,做大后要有核心业务,酒店、餐厅、写字楼等各种业态应有尽有,才有商业价值创新。在商业价值创新方面,一个会展综合体有四个效果:磁吸效应、平台效应、蝴蝶效应、窗效应。
涂建国还在会上分享了2014年如何在台湾高雄新建会展中心,从完全没有展览、没有展览公司,几乎从零开始,落成后运营。
他表示,高雄展览馆与会议中心的年均成长率为 23.7%,可以保证展览馆至今运作非常顺利。我们提出了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拥有优质的服务型经营模式,包括周边服务等。同时,还为展览和会议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创新的商业模式。
在张敬邦看来,无论是酒店、会展中心,还是会展综合体,都应该说商业模式是大家都在追逐的。他喜欢的商业模式有几种,第一是要有非常明确的使命,第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结构。还有核心竞争力+动力维护体系的问题,人才问题,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在任何商业模式中,核心竞争力都必须排在前面。“在未来,那个敢想、敢玩、敢拼的时代,我不能想太多。”
https://img0.baidu.com/it/u=2583966268,158052857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8&h=500
黄廷存从新展馆的建设和运营角度与参会人员分享了情况。他表示,台北南港展览馆第一馆自 2008 年开始投入使用,第二馆将于本月启用,未来应该是台北最大的会展中心。
他认为,许多展厅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维护和维修的成本;展馆建起来的时候,也有设施提升的预算,所以需要额外投入一笔资金,而南港二号馆投资近 20 亿元,对于台湾部分在展馆运营上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