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个 App 被点名,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成心病,如何界定索取过多?
还有一个实用程序应用程序,百度。按照规定,上述应用程序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
你是否注意到,上述105款应用程序被点名,主要原因是它们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同时也收集了与应用程序所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类应用程序时,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和使用几乎成了我们头疼的问题。
在使用各种应用程序时,人们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会被用于恶意目的。
毕竟相关事例太多,每隔几天就会曝光一两起案件,让人防不胜防。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需要定义它,然后解决它。
那么,我们如何定义某些应用程序是否要求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
今年5月1日起,《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开始施行。(以下简称《范围规定》)
通过这一规定,我们可以了解我们只需要提供哪些个人信息,就能顺利使用我们每天所需要的应用程序。
在《范围规定》中,App可以请求获取的必要个人信息分为三类:
①报名电话号码+其他信息
② 只需提供注册用的电话号码
③ 您无需提供任何个人信息即可正常使用。
此外,《规定》中的应用程序范围还包括小程序。
我们最常用的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应用,该类应用所要求的个人信息就属于第一种情况。
《范围规定》明确了微信等应用程序所需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仅有两项。
一个是注册微信时使用的电话号码,一个是我们的账号信息,比如微信头像,名称等。
我们只需要手动输入注册所需的电话号码;也可以自己输入头像、昵称等账号信息,并上传图片。
https://imgo.youxihezi.net/img2019/12/30/13/2019123052574792.jpg
因此,为了获取上述个人信息,微信等应用程序基本上不需要请求任何权限,例如定位和拍照。
呼。。。相信在座的各位当打开权限列表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为微信开放了不少的权限,但事实证明,这些都不是必要的。
微博、豆瓣等在线社区应用属于第二类:它们只需要我们用于注册的电话号码。
我们也可以手动输入用于注册的电话号码。
第三种情况是我最喜欢的,有几类APP是不需要我们授权任何个人信息就可以使用基础功能服务的。
比如直播应用、短视频应用、输入法应用、浏览器应用等等。
换句话说,上述应用程序类型的正常做法是您可以直接打开并使用它们,而无需提供任何个人信息。
靠!难怪。。回顾文章开头,在105个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APP中,短视频APP和浏览器APP占据了两大类。
了解了APP请求个人信息的范围后,心里踏实多了,虽然很多APP还是存在问题,但至少还有改正的希望。
此外,在《范围规定》中还有一条非常有力的规定:App不得因为用户不愿提供非必要的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基础服务。
比如一个只要求你提供电话号码的APP,可能会要求你提供位置信息,而且如果你不向APP提供位置信息,APP不会让你正常使用,而是会不断弹出权限请求界面。
这种情况现已被明确认定为违规行为。
就拿前段时间的违规通知来说吧,发现有一个应用未经允许,不允许使用。
被点名之后,相关应用已经调整了设置,现在就算你不授予权限,也可以正常使用基本功能。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也测试了一些其他常用的应用程序,看看当我们拒绝提供个人信息时,应用程序是否还能正常运行。
当你在新手机上下载支付宝时,它会要求输入手机状态和识别码信息、手机存储信息、位置信息和联系方式。
https://public.ezrpro.com/2019/5/181196cef6549d932cdfcbac010166ea.png
拒绝所有这些请求后,支付宝的基本功能就可以正常使用。
重新下载微博App,会要求输入手机状态及识别码信息、位置信息以及手机存储信息。
通过拒绝这些请求,应用程序将正常运行。
下载 App后,会要求提供位置信息、手机状态和识别码信息。
拒绝这两个请求后,你仍然可以正常观看视频。
以上测试结果还是不错的。
太好了,有明确的定义就好了,《范围规定》出台后,很多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APP都受到了遏制。
谁知道,以后我们下载新应用的时候,除了自己输入必要的信息,不会再有弹窗询问权限了,真方便啊。
可是,吉哥说但是。
App一开始就请求权限的情况还会继续,这些请求权限的小框不一定是为了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而是涉及到App一些功能的正常运行。
想想看,在微信上聊天需要位置权限吗?但如果你需要与他人分享你的位置,或者使用小程序在附近的餐厅点餐,你就需要位置授权。
理论上,地图应用只需要位置信息,也就是启用位置权限。
但如果您想使用导航等功能,则可能需要授予麦克风权限。
这类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而开放的权限,以及App收集的个人信息,应当归类为“非必要的个人信息”。
嗯,如果我真的想使用这些功能,我愿意向App提供相关信息。
但不管怎样,上传非必要个人信息的权利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的用户手中。
我们可以针对自己需要的功能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而不是被迫“上传”信息。
如果你不愿意提供个人信息,你可以果断拒绝App的请求,并且依然可以正常使用App的基本功能,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图片来自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