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上升。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两次波动,可以看出呈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年至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近百年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了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有很强的渗透性,对地球反射的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性,所以人们常说这就是“温室效应”,从而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将导致全球降水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不仅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生存环境。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的破坏、严重的污染和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如,随着气温升高,亚极地地区可能变得更加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有较高的碳固定率,导致植物生长增加,也就是二氧化碳生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积极影响。但是,与积极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大,更深远。今年8月,中央电视台报道称,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峰顶已下降了1.3米。
乾隆山冰川退缩威胁河西走廊:近年来,乾隆山冰川消融量较上世纪70年代减少约10亿立方米,部分冰川区雪线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除自然气候因素外,造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的另一大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过牧、过度开垦、滥砍滥伐、地下水过度开采等。《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近百年来,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受热膨胀,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会导致南北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
(1)低地洪水:
英国加高防洪堤防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风暴频发,迫使英国人不顾政治考量,加高防洪堤防。据英国政府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20年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泰晤士河水位上升,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加高防洪堤防88次,以保护伦敦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现在人们平均每年加高防洪堤防4次,预计到2030年之前,加高防洪堤防的频率将达到每年30次。中和中国环境报 2004-10-19
https://p3-pc-sign.douyinpic.com/tos-cn-i-0813/oMIQ2AM9oBe8sAtPoqlLIq1QAzfWEDZeCIAAZe~tplv-dy-aweme-images:q75.webp
(2)海岸侵蚀
(3)地表水、地下水矿化度增大,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上升。
(5)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等地滨海旅游区将低31—366米,海滩将丧失24%,北戴河海滩将丧失60%。据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滨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产值达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沿海和岛屿国家(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居民的生活将受到影响和威胁。如果极地冰盖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将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地势低洼的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沿海大城市以及孟加拉国、荷兰、埃及等国家也将无法逃脱灾难。
2. 对动植物的影响
https://p2.itc.cn/q_70/images03/20220821/33097a03902442029a11c4e95c2e6e1a.jpeg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可以改变一个区域内不同物种的适应性,以及生态系统内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植物群落,可能因为不能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做出适应性转变而遭遇不幸。过去的气候变化(如冰河时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某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会因气候变暖而受益,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橘子,在上世纪70年代,它们的最北边界线是沿着黄山。宣城市也曾尝试在那里种树,但冬天的一场大雪把树冻死了。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橘子树长势很好。再比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岭这样的小片地区,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就会自然灭绝。这是从我省一个局部地区来看的,从全国来看,我国把冬季1月份0度等温线作为亚热带北界,目前这条界线在我国秦岭—淮河地区。有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导致这条界线北移到黄河以北,徐州、郑州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差不多。
3. 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什么作物的主要因素。气温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的空间(纬度)分布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公元800年至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1℃,使挪威可以种植玉米。然而,公元1500年至1800年,西欧发生了小冰河期,平均气温仅比现在低1-2℃,导致挪威一半的农场被废弃,冰岛的农业耕作活动几乎停止。此外,全球变暖还会加剧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因此,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将发生很大变化。
4.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类的健康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更频繁、更常见的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特别是疟疾、淋巴结肿大、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害热带地区和国家,而一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蔓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