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5-4-24 19:31:28

南北船合并2.0启动!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聚焦兴装强军战略

《南北舰》合并 2.0 来袭!

9 月 3 日,中国船只 (.SH) 和中国重工 (.SH)均发布公告,称中船将通过向中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的方式吸收合并中重工,交易仍处于规划升级阶段,双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相关事宜仍存在不确定性。

因规划重大资产重组,双方宣布9月3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持续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从两份公告来看,并未披露更多交易细节,仅提及交易理由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强军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范同行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据悉,重组完成后,存续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全球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和手持船舶订单数量最大的旗舰造船上市公司。

截至9月2日收盘,中国船舶总市值为1560.88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为1135.54亿元,是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两家造船企业,合计近2700亿元。

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实施联合改制。当时只是集团层面的重组,当时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南北舰”完成合并,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内部无效竞争,加强军工产品的研发能力。

https://img2.baidu.com/it/u=3823369083,405549829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63&h=500

襄松资本董事沈萌告诉时代财经,对主营业务相似的国有上市公司进行优化重组,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避免内耗。

从主营业务来看,两家公司既涉军民两用业务,在造船和机电设备方面也有相应的船厂在运营。例如,在造船方面,中国船业旗下的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重工拥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等现代化造船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船舶工业迎来了好年头。2024年上半年,航运市场在红海危机等因素影响下高位上涨,运力周期性周转、海运业绿色转型等因素继续推动造船市场需求旺盛,新造船价格接近历史峰值。2024 年 6 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收于 187.20 点,较年初上涨 3.80%,仅比 2008 年的峰值低 2.30%,为 2008 年以来的第二高。

两家上市公司都受益于本轮大盘。半年报显示,中国船舶今年1~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9%至360.17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5.31%至14.12亿元,而中国重工营收同比增长31.05%至221.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77.13%至5.32亿元。

从整体毛利率来看,上半年,中国船舶为 7.94%,中国重工为 11.73%;从净资产来看,截至上半年末,中国船舶工业为487.27亿元,中国重工为838.06亿元,但两者在负债总额上差异不大,均为1200亿元左右。上

半年,中船共承接民用船舶订单109艘,载重吨855.77万,金额684.25亿元;中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接民用船舶订单 68 艘,载重吨 1167.1 万,金额 436 亿元。

https://img0.baidu.com/it/u=1173886713,166635539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98

近年来,在盈利能力较多体现的绿色和中高端船型方面,绿色船型占中国船舶新订单的50%以上,中高端船型占比超过70%;中国重工的绿色船型新订单也占比超过 60%。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9 年“南北船”集团层面合并之前,两大造船集团已经完成了多次领导层交接。被吸收并购的中国重工“一号人物”王永良,近20年先后在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中国船舶集团担任领导职务,2023年2月起担任中国重工董事长。

从资本市场走势来看,今年以来,中船股价上涨了19.16%,但到了7月,股价攀升至年内43.43元/股的高位并开始下跌,在重组公告当天股价暴跌9%, 停牌前收于34.90元/股。

中国重工也呈现类似走势,年初至今区间上涨20.80%,年初至今股价8月初为5.82元/股,随后小幅走低,重组公告当日暴跌7.45%,停牌前夕收于4.98元/股。

不过,在宣布重组后,9月3日,“中国船舶重工部”个股却迎来了大幅上涨。SZ) 报告了 20% 的每日限制,中国船舶重工技术 (.SH) 上涨 9.99%,中船含光 (.SZ) 上涨 9.09%%,中船急险 (.SZ) 上涨 7.39%;CSSC (.SH)、中国海防 (.SH) 紧随其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北船合并2.0启动!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聚焦兴装强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