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如何为收费员转岗谋出路?
面对“无人收费”的前景,高速公路收费员该怎么办?本文选自《中国公路》杂志2023年第7期
文/图提供: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肖国金
收费员的调动和安置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江苏省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交管”)所属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发布《关于基金支持员工自主创业、扩大就业机会、下放监管输出,为收费员寻找出路、促进成长。通过转岗、培训、就业,原来的收费员可以成为新行业的骨干力量。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不同的价值。
如今,高速公路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出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高速公路行业几十年的发展,也造就了相当数量的收费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收费机器人等新技术和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不仅极大优化了公众出行体验,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依赖。传统充电方式面临“无人充电”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高速公路收费员何去何从,成为业界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转岗收费员接受培训走上物业管理岗位
发布军事命令,防止任何人被解雇。
“收费站取消了,收费员要全部下岗吗?做了20年收费员,我干不了别的工作了!”一股不安的情绪在京沪公司管理的苏鲁省界收费站悄然蔓延。地面在收费员中蔓延。
早在2018年底,江苏省作为首批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试点省份之一,正式取消了苏禄省界收费站等5个干线收费站。富余收费人员安置问题早被提出,江苏省交管党委也向整个系统提出了如何解决“人往哪里去”的发展问题。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江苏省委、江苏交管党委的要求,为124名苏禄省界收费员谋划好出路,坚决不让任何人下岗,这就是政治我们必须履行的责任!”在筹划省级收费站富余人员转移的党委专题会议上,京沪公司党委大声发出军令状。
https://imgbdb3.bendibao.com/njbdb/20164/8/20160408140412_63714.png
▲收费员微笑服务
在探索设计师调动的具体措施时,京沪公司坚持以“分配谁”、“如何分配”、“去哪里”、“怎么去”等问题为指导,系统思考、系统推进。 ”和“如何赋予人员权力”。设计为员工发展开辟了近20个可操作、可复制、可学习的主要渠道,重点发力以下4个主要渠道:
京沪公司发布了三份创业计划,设定了五个提交离职创业申请的时间点,并采取了创业资金分配从100%、85%、70%逐步递减到50%和0的方式鼓励员工早决策、早受益、多受益。仅2019年,公司就有75人选择自主创业,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3%。共支付经济补偿金612.64万元,创业资金480.17万元。
为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京沪公司抓住跨省撤站的有利时机,对公司多年探索开发的7个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建立了“监督、纠错、评估、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运营管理中心集“分析与数据应用”于一体。在探索高速公路区域管理转型升级、打造智慧高速公路“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还扩充了督导员、审计员等岗位,分流安置收费人员34名。
此前,京沪公司因残骸清理岗位员工年龄较大,不得不增设新的收费站,而京沪高速宜淮江段改扩建,将新增5个收费站站。为储备清障力量,防止人员短缺,京沪公司组织对苏鲁省界收费站员工进行考核,抽调13名收费员到清障岗位,并利用江苏交管系统人力资源招聘平台招聘员工。兄弟单位输出员工11人。
为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物业管理水平,京沪公司向公司9对服务区委派了36名保安、保洁员。经过4个月、三轮保洁业务赋能培训和新的岗位体验,这些转岗人员从基础打扫厕所开始,业务不断走向成熟。从外行到熟练工人,实现了“从入行到懂行”的转变,为公司自主物业管理储备了人才。
创新求出路,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第一次看到服务区打扫厕所的小伙子、姑娘们,技术这么精湛,动作这么熟练,是保洁员吗?”一名路过京沪公司瘦西湖服务区的旅客疑惑地问道。检验管理人员。
他们实际上是行动中的安全和清洁主管。 2019年,为进一步助力员工转型发展,持续解决“人去哪儿”的问题,京沪公司秉承“发展产生问题,创新找到解决办法”的理念,瞄准行业空白,基于理念、形象、技术3个方面全方位颠覆,成立江苏交管系统首家物业公司和泰地产,并利用闲置车站区域建立和泰地产培训基地,将理论学习、体能训练、技能实践融为一体,不断拓宽员工就业渠道。 ,有效用发展解决发展问题。
https://www.xhby.net/wx/yw/201905/W020190526770318461921.jpg
▲和泰物业实训基地
仅2019年下半年,和泰物业培训基地就开展培训16期。经过系统培训,收费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面貌焕然一新。在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的加持下,和泰地产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进入了业务发展的快车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和泰地产旗下大大小小100多个物业项目中,活跃着不少“收费员”物业经理。他们从“移民”发展成为江苏交管系统高速地产经济的“先锋”。他从一名保安、保洁主管成长为“既懂交通、又懂物业”、具有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
“一开始我对从收费员转为清洁工感到不舒服,但当我冷静下来,把地板扫得又干净又干净后,机会就来了。”当了七年收费员的王宏宇,曾经在转行上遇到过困难。适应,但他现在已经在多个地产项目中担任物业经理。 “与以前只收取费用相比,现在工作复杂了,但前景更广阔,收入也更高。”拥有19年充电经验的张峥成功竞争成为物业经理。现在他熟悉了物业管理工作,并确定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从他们身上,越来越多的收费员看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型不止,发展渠道更宽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新概念的快速发展,行业的迭代升级势必带来发展转型的阵痛。作为曾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大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增加,传统的服务模式势必被推翻和重塑。在此过程中,大量新技术投入使用,导致对人力的依赖迅速降低。而作为这个行业的主体,收费员的发展空间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挤压。知识匮乏、技能单一,正成为这个群体的“阿喀琉斯之踵”。
面对行业重塑、竞争加剧、增长乏力等新形势,北京、上海企业始终秉持“依靠人才发展事业、用事业成就人才”的理念,面对问题和挑战,积极应对行动,深化改革,赋能发展、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和尝试,释放活力,打通成长通道和人才通道。
此外,京沪公司在拓展充电岗位员工的培训广度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各基层单位通过京沪大讲堂、京沪微服务等活动,结合主题站区、专题小组、兴趣小组、QC创新等活动。采用课堂、员工论坛等培训形式,分享经验、交流思想,既帮助员工成长,又营造了文明创建、创新求效、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此外,还有优秀基层员工培训、扫清障碍转接“师徒”、宣传工作在职培训……通过建立公司管理层四级培训机制办公-站区-团队,我们确保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岗位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实现全覆盖,逐步克服“技能恐慌”。
未来,随着“云、大、实体、移动、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自由流动充电模式的逐渐成熟,“人工充电”必然被“无人充电”取代。但是,“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行业的重塑不仅挤压了传统收费员的就业空间,而且随着高速公路服务不断走向智能化、多元化、专业化。行业的细分也将催生更多新的就业需求,比如交通引导、网络维护、服务指导、产品推广……为了促进收费员快速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在江苏,以在北京、上海企业的推动下,交管系统先后开展了大量试点项目,填补了行业空白,如建设越障岗位技能标准考核体系,为员工开辟成长空间,畅通职业发展渠道,交接收费员精彩的调动和安置。答题纸。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迭代变革,一些职业会逐渐消失,但新行业、新职业会不断涌现。通过转岗、培训、就业,原收费员能够迅速成长为新业态的中坚力量,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公司对员工最好的福利,也是公司对社会应尽的责任。承担责任。这样形成的新发展格局正在为社会创造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