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818 发表于 2024-9-30 08:50:34

从财务转外审再转内审,这些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你必须知道

从财务到外部审计,再到内部审计。几年来,我感觉差异还是蛮大的,目的不同,角度不同,手段不同,层次不同。当我没事做的时候,我只想做一个总结,用理论指导实践。我始终相信,意识到位,工作才能到位;思想境界提高了,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现将全文如下,供交流讨论:

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很简单,但如果你每次做完一个都通过了,而且日复一日地发呆,不主动思考、用脑子去思考,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审计项目。审计员。在我们所负责的审计项目上,我们要学会精耕细作,通过分析、总结、改进,加深认识、提高水平、增强本领。目的是打漂亮仗,圆满完成工程。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总结一些经验和体会:

审计人员要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们是战斗在一线的指挥员、战斗员。战役中不仅要懂得战略,还要掌控局势,更要讲究战术。面对复杂形势,思想认识必须而且应该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深处厘清以下问题:

(1)我们审计的目的是什么?

1、从发展的角度理解审计的目的。

国际上对内部审计最终目的的最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服务,其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所谓增加价值、改善运营,就是帮助实现目标。我们内部审计的目的与此是一致的。我们审计的目的是推动整改、服务管理,体现审计的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应当坚持的总体目标、长远目标。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我们的利益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即使总体长期目标保持不变,要实现这一长期目标也必须经历许多挑战。很多子目标是不断变化的。”比如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威慑作用的阶段,在充分发挥援助作用的阶段,我们的审计重点,不同阶段我们的子目标不同,根据不同的子目标,我们的审计重点和策略也不同,这是制定审计计划的情况依据。明白了。

2、用辩证的视角来理解审计的目的。

震慑作用和辅助作用是我们审计的两个基本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任何审计项目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因此,我们也必须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无论是威慑还是援助,无非是一消极一积极两个方面。最终目标是服务管理、体现审计价值。现阶段,我们公司仍然注重审计的威慑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也必须学会用好、有效地利用这两个功能。如何用好它们?要正确区分主次矛盾,把握主流与支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就单个被审计单位而言,既有问题,也有好的方面。当问题较多、问题成为主流、焦点集中时,审计的震慑作用就成为主要方面;当好的一面多了,而好的一面是主流、焦点时,审计就应该更多地发挥支撑作用,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顺应主流。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问题要发现、暴露得当,对好的方面支持要做好。你不能只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好话,就应付了。与其不反映在报告中,还不如不写好。当人们看它写出来的时候,所反映的问题是那么深刻、那么到位,但是好的方面却是三言两语就匆匆提到了。稍有想法的人都会认为我们的态度不正确。始终关注问题而不是好的方面。凡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人,都有相当的思想和认识。为什么人们在进行审计时如此抵制?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我们在客观、公正方面做得不够。所以,你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把事情做好,挠痒痒的时候,一定要抓到人真正痒的地方。只有有了以上认识,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客观公正地写出报告,让人信服。

②多个被审计单位,有管理极差的,也有管理较好的,但没有一个差到没有可取之处,也没有一个好到无可挑剔。情况。我们必须时刻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概念。从事实和道理来看,房子破了,修不好,宁可拆,也不修。想要拆就必须拆到底。只有拆到位、拆干净,才能建得漂亮、建得更好。对于此类房屋、被审计单位,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震慑作用,树立反面典型,起到警示作用。如果房子建得比较好或者有一些典型的好的特点,即使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还是需要帮助修缮,让房子变得漂亮,帮助总结和推广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辅助作用。 。 ,树立积极榜样,发挥榜样作用。建立模型的意义不在于模型本身,而在于推广这个模型的影响。正例和反例都有很强的作用,就是把大部分不善不恶、不善不恶的中间分子推向好的一面。达到这个效果,就达到了审计服务管理和价值表达。目的。

③对于大部分处于中间状态的被审计单位,要把握威慑和协助的程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把握。我们不能为了团结而盲目忽视问题、失去原则,帮助欺骗、粉饰和平。我们要明白,援助永远建立在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的基础上。忽视基础、片面强调援助,是极其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能挑剔,没有问题就坚持报告问题,没有大问题就坚持报告问题。我们需要放大别人的问题,让别人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成功的、好看的。这样做最容易引发矛盾,产生负面影响。不仅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人为的抵制,而且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偏离了审计的目的。 。

(2)我们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审计目的?

看到病不是目的,见病用药不是目的,把病看好才是目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和基础;检查错误、纠正错误、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是实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审计的目的。我们必须通过这个过程来使用这个方法来达到目的。

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是专业水平,是基础;暴露问题之后,接下来确认问题是个人能力,也是关键。无论是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还是确认问题,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我们靠这个才能在公司立足,所以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我们都要做得漂亮,并且执行到极致。只有让班子成员和被审核单位信服,才能树立我们的威信,稳定我们的地位。当高楼拔地而起时,地基是保证。我们要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总会发现,确实有被审计单位管理较好、问题较少的。对于这样的被审核单位,我们需要看到他们好的、典型的事情,帮助总结分析,同时把握企业的整体情况,据此行动,帮助及时推广。促销经历必须具体且相关。可操作性要本着“学习有目标、追赶有方向、比较有榜样”的原则来帮助树立旗帜。旗帜一竖起来,就会有比较、学习、赶超、超越的氛围,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因此,帮助树立榜样也是达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

公司现阶段客观决定我们仍以查纠纠错、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为主要手段,帮助总结推广经验为辅助手段。审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看待这两种手段,才能达到审计的目的。

(3)我们的审计目标是谁?

审计部是公司职能部门之一。审核单位与被审核单位实行同一套制度。他们“各尽其责,皆为主”。被审计单位对我们的评价也是我们绩效评价的指标之一。我们是同事,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中也需要彼此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我们之间的矛盾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关系。

不同的性质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故意造假从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和负面影响,以及重大是非问题,我们必须站在维护和捍卫公司制度的立场上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必须是原则性的、艺术性的;对于无意的、一般性的违规行为,必须从援助和服务销售的角度,通过说服和教育来团结起来。这种团结必须进行批评教育,可以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来处理,即“从团结的角度”出发,通过批评来解决矛盾,这样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团结。”批判错误思想,处理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争取每一寸土地,实事求是。待人处事要灵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有效的行动,我们只需要通过沟通就可以达到目的。我们的目的不是发现他的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他。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审计目的、审计手段、审计对象等概念,才能保持冷静的心态,不激进,不消极,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好具体的审计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二、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审计计划和安排 本阶段为审前准备阶段。一切都必须准备好或者没有准备好。想要赢得这场战斗,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行程准备。

1、思想准备:讨论本次审计方案规定的具体项目要求和本次审计的制度依据,对不清楚的事项及时向上级领导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

2、资料准备:合理安排和准备相关审核材料,如撰写和下发审核通知书、制定审核计划、准备打印审核稿件、需要提前分析的被审核单位数据等。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a504fc2d5628535e5dd955c6cbe61c6a7efce1bc536

3、行程准备:根据计划,计划出发时间,预订机票、车票,根据被审核单位的地理位置,合理选择和预订酒店。安排完成后,应将信息告知所有团队成员;到达酒店后,及时告知主管审核组已顺利抵达,并提前与被审核单位打招呼。你们可以通过电话沟通,面对面见面,或者一起吃饭。

以上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出发前集体讨论。不必局限于形式,但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安排、统一行动。

(2)审计计划执行阶段是战术执行阶段。一般来说,要把握几个原则:

1、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要准确、狠。

①先计划,后行动。不要急于到处抢东西,以免忘记一切。在行动之前计划好一切。行动前仔细思考,你的行动才会有效。

② 专注于心。上兵攻敌,下兵攻城。首先要分析把握各级审计对象的心理,充分利用审计宣传的有力武器,进行有效的心理攻势,用无形的力量,向对手投降而不是战斗。即使这不能立竿见影,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方的紧张和抵触情绪,有利于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心中有剑,手上无剑,眼中有剑,口中无剑,这才是审计战术的最高境界。

③集中自己的优势,攻克自己的劣势。要抓住最容易发现的问题、最好突破的环节、最有把握获胜的人。最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领域。分兵进攻并不是最好的策略。集中优势单独击败他们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④乘胜追击。前几轮攻势一定要猛烈,一口气拿下,手里要有东西补背。只有形成绝对优势,才能化解对方的对抗心态,对方才能寻求合作和妥协。不要以为发现问题了,解释一下,就可以不再全力以赴去调查了。如果你有优势,你就会停止攻击。就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最终,它会失败。因此,我们必须“把胜利进行到底”。

⑤文武之道。 “不如和剩下的勇者一起去追那些可怜的强盗。”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追求它们?应当在审计计划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审计计划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真理再进一步就是谬论”。礼武之道,仍需放松弓弦。如果弓弦拉得太满,弓弦很容易断。

充分运用各种战术原理,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是赢得战斗胜利、圆满完成任务的基本前提。

2.仔细确认问题。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严格遵守制度和政策规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争取每一寸土地。对把握不准确、不确定、无制度依据的问题,应按部就班请示,等待明确答复后再确认。请勿急于确认而引起争议。但真相并没有摆在桌面上。任何问题都必须具体分析,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复杂表象下的本质进行确认。

②对症下药。审计程序不能被忽略,特别是在涉及欺诈问题时。需要了解被审查对象的心理,针对不同情况形成有效的证据链。审计组长必须根据其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程度来决定是否继续审计证据链。应当对其进行细化和补充,任何审计证据都必须逻辑严密、易于查表、理由充分。

3、彻底考虑问题。

①审计人员必须把握风险。我们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指在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因不当行为(包括事实认定不清、处罚定义不准确、行为和语言不当等)而引起的投诉、诬告等损害我们形象的风险。部门和个人。负面影响。因此,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行为、语言、态度。言论要得体,行为要有分寸,内部审计纪律要严格遵守。你不能失去分寸,把控制权交给别人,也不能被别人控制。

②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在确认违法违纪事实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对方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用毛主席的话说,“我们的原则必须坚定,实现我们的原则也必须得到一切允许和允许”。但我们必须对灵活性持谨慎态度,明白战略越灵活,越要坚持原则。在认识到原则是灵活性的基础之前,在深刻认识原则是灵活性的本质之前形式上,灵活的原则决不能滥用。

只有正确把握原则与灵活性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合理与克制、谦让与让步、竞争与争夺”,达到刚柔并济的境界。

4、重要问题请示。

①提出问题,首先要有答案。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分级管理理念,遇到特殊、异常、重大问题必须提前请示。请求指示之前最好先思考一下,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建议,然后根据请求的结果分析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

②执行永远是第一位的。审计人员必须时刻牢记,执行是第一要务。在执行问题上,不能有狭隘的是非、是非观念。原则上要保持灵活性,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超出范围或者问题不明确的审计人员不得进行审计。如需提前请示的,必须征得上级同意后方可执行。未获批准或来不及批准的,必须按原计划执行。

(三)审计报告的撰写 审计报告的撰写是审计结果的集中体现。营销的理念要始终贯穿始终,审计报告应被视为最终产品:

1、注重质量。审计报告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由团队成员撰写、由团队领导撰写、或由团队成员与团队领导共同撰写并综合。无论审核员负责撰写哪个项目的报告,草稿完成后,至少要在不同时间检查草稿2-3次,以确保第一没有错别字,第二逻辑正确,三是语言流畅简洁,四是格式正确。提交的每份审核报告应作为成品运输,并贴上我们自己的标签。如果产品质量有问题,那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总是出现问题,品牌就会被毁掉。如果产品失败,品牌就会被毁掉。离这很远。

2、注重创新。质量有保证并不意味着销量好。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内容上一定要下功夫,一定要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比如照片。既然要摆放,就必须摆放到位。必须清晰、明确、有代表性,形象包装也要精心。

(四)审计宣传沟通

要达到审计目的,首先要注重思想工作。有效的宣传一直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要以有效的政策宣传为武器,通过最广泛、最深入的宣传,团结、凝聚最广大人民。在公司里,被认可是价值的体现。只有坚持最广泛、最深入的审计宣传,才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可、支持和配合,更好地体现审计的价值。审计公示应始终贯穿审计全过程。主要形式包括参加会议、与被审计单位核实问题、传达审计报告、发送审计报告、要求被审计单位研究审计报告并上墙公示等。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https://www.mianfeiwendang.com/pic/0933445a7711a3fdb2589d74/3-810-jpg_6-1080-0-0-1080.jpg

1、管理层面注重沟通,执行层面注重宣传落实。

2.参加会议并解释政策和意图。最好按照审核计划的要求提前准备好草稿,认真修改准备,练习2-3遍,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演讲应该讲什么内容?可以重点关注审核计划的大纲,但不能太机械。一般来说,我们要抓住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讲话要围绕目的。比如我们做什么,我们怎么做,我们做事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我们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3、审计报告沟通视报告内容而定,可与被审计单位各级灵活沟通。通信可以集中与所有人员、仅与管理层或单独进行。如果采用集中全体沟通方式,则应提前召开核心人员会议,确定主题,然后由核心人员分别传达会议思路,最后在此基础上召开全体人员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这将避免召开全体会议。当出现分歧和争议,导致会议无法进行时,可以通过多次发言达到进一步强化理念、提高认识的目的。

(五)审计底稿及档案管理

审计底稿是审计结果的书面记录。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审计底稿,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审计思想,明确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违规违纪的确认结果,用于应对今后的法律诉讼、防范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基础。审计底稿是最重要的证据。因此,我们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地填写审计底稿。要体现审计思维逻辑的严密性,把大部分风险规避在一张小纸片上,确认所有违规违纪问题。审核稿要一次性确认,问题要考虑周全。不要想添加一个问题,然后再添加另一个问题。如果你这样做,那就会失败。审计项目完成后,应当及时整理归档底稿。整理归档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学习、提高的过程。你要把它当成自己的,珍惜它,小心翼翼,整理好,摆放好。将它们保持整齐并易于查找。至于哪些数据需要归档,哪些数据不需要归档,必须进行筛选和判断:

1、涉及违法违纪事实认定的草稿必须保存;

2、所有直接依据报告报表撰写的稿件必须保存;

3、所有可能涉及受审单位申诉、投诉、法律诉讼等风险的稿件必须保存;

4、所有涉及审核过程的直接草稿必须保存;

5、一些仅反映审计痕迹而不能直接证明违规违纪行为且有关单位不需要的稿件应予剔除。

3. 对审核员的总体要求

审计人员应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大局观,但注重细节。凡事要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2、坚持原则与灵活性相统一。

3、精通业务知识,掌握职场规则,了解公司政治,懂得人情世故。

4、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审计组长要以培养本部门业务骨干为己任。

5、集体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6、审核报告初稿修改较少,初稿应达到成品的标准。

7、审核结果沟通反馈要素清晰、完整、清晰,气氛融洽。

八、负责项目被审核单位无投诉、无争议、无问题举报,信誉良好。

9、执行力高,组织纪律严,能够查处重大重大案件,敢于打硬仗。

10、每季度至少提出1条审计建议,每6个月报告1条高质量的审计建议。

做到以上几点之后,无论我们现在在哪里,无论我们去哪家公司,未来进入什么行业,我们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财务转外审再转内审,这些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你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