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7|回复: 0

农业末级渠系水价改革: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内容解析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5 06: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农业末级渠系水价改革。通过实施农业末级渠系水价改革,要确立用水户在末级渠系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项目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使建设和管理末级渠系工程可进入健康发展阶段。跟踪,用水者、受益者和管理单位成为利益共同体,改善用水者只用水而不关心管理、或被动参与管理的现状。此举将促进用水者对末级渠系的管理,提高末级渠系的供水能力和用水者缴纳水费的积极性,使协会有充足的资金改善目前的现状。最终渠系,提高灌区整体灌溉效率。完善保障灌区健康运行。



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内容及末级水价的形成

末级渠系水价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用水协会建设,保障其正常运行并发挥积极作用,开展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末端水价体系。其中,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实施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是基础。建立末端水价体系、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是核心和关键。水价改革的实质是由过去灌区管理机构单一监管,转变为灌区管理单位和用水者协会分级管理的模式。加强用水户自主管理。水源工程和骨干工程由灌区管理机构管理。末级渠系由用水者协会管理。同时,改革农业水价形成和水费计征征收机制,按用水群体征收水费。用水户在灌溉前根据计划水量向用水团体预交年度水费,用水团体将其交给协会。 ,当年灌溉结束后,按实际水量结算,多则退,少则报。最后,用水者协会将按规定比例保留管理资金,然后转交给灌区管理机构,以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健康运行,减轻农民的负担,并保证国家粮食的效果安全。用水户协会是由用水户自愿组成的组织。目前,用水户协会普遍存在无固定办公场所、缺乏运营资金等问题,协会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落实末渠制度改革,首先要规范用水者协会建设。政府将全额或部分资助协会办公及培训设施建设。协会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对协会工作人员和协会农民的培训,并充分利用协会的优势和自有资产进行合法经营以获得收入,以改善资金不足的状况。

实施用水户协会标准化建设时,应优先选择基础较好的协会进行示范。最终运河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斗门、农田闸门、测水设施、农道桥梁和田间桥涵等运河建筑物以及运河防渗衬砌等建设。可以选择排灌渠系较为完善、农民投资务工积极性较高的代表性区域作为典型区域。典型区面积不宜太大,约3万至5万亩,并在典型区实施最终的渠系。节水改造后,以典型区域为水价计算依据,计算末端水价。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末端水价测算是末级渠系水价改革的核心环节,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末端水价包括水利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水价: 1)水利工程水价:按灌区供水总成本除以供水总量计算。供水成本主要由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其他直接支出和固定资产组成。它由折旧、大修及日常维护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组成。水利工程水价=灌区供水总成本/灌区供水总量 2)末级渠系水价:末级渠系供水成本除以供水量计算,其中成本包括管理费、供配水人员工资补贴、末级渠系水价维护费用等项目。末级渠系水价=末级渠系供水成本×末级渠系供水量 3)末端水价:经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末级渠系水价核定后,计算末端水价,即水利工程供水费收入与末端渠系水价水价水费收入除以末端水量。



3实施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前,需要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见表1)。对当地30-50名高产、中产、低产稻农进行了调查。根据现行水价标准对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测算当地农民的承受能力。近两年,当地每亩水田总投资600元,总收入1485元(平均亩产550公斤,平均水稻收购价2.70元/公斤),纯收入885元,按现行水价每亩水费34。元。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水费占农户投入产出的比例增加,农户对水价的态度会逐渐发生变化,对农业供水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当水费占农业投入的15%~18%、产出的10.2%~12.2%时,农民普遍认为水价合理或基本合理,并表示接受并愿意支付,表明水费不合理。超出了农民的经济和心理需求。负担能力。调查还发现,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还与农业用水状况、区域地下水状况、经济对农业种植的依赖程度、农民经济和投资意识、水商品认知等因素有关。根据估算结果,结合农户当前水费支出水平和支付意愿,得出灌区农户承受能力指标分析结果。

实施末级渠系水价改革,必须规范用水者协会建设,开展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建立基于农民承受能力的终端水价形成机制,运用农业水价杠杆促进节水。发展水利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既稳定了灌区面积,确保连年丰收,又缓解了供水、水费征收等矛盾,进一步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和谐灌区、和谐社会、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1:55 , Processed in 0.0939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