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乐平文艺:从铜山港口的城隍遗梦看文艺创作成果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7 14: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乐平

编者按:乐平历史悠久,建筑优美,物产丰富,人文繁荣。乐平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良田沃土、礼义之森、文明之邦。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乐平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打造了一座以“家乡”为核心身份的城市。被誉为“中国古代戏台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学品牌。为充分展示乐平独特的文艺创作,特开设“文学乐平”栏目,介绍乐平本土文艺作家的作品。

铜山港城隍失梦

-徐金生-



小铜山村是唐代古县城;不信,城隍庙为证。说起铜山港城隍庙,我还真是略知一二,还得从家乡的老房子说起。

我出生在中部上连嘴村,与铜山港村隔河相望。 20世纪50年代末,我的父亲和我的二伯父在一条小河边合力建造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面积约18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家人住一半。二叔家住在东边,我家自然就住在西边。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住在乡下的砖房也挺好的。村里约有300户人家,约四分之一的人还住在茅草屋里。因为我住在西边,机缘巧合,我家灶台上的一扇小窗户正对着燕梅山清风峰下的岗康村城隍庙大门。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小时候,我常常站在窗下,望着神秘的城隍庙发呆。为什么河对岸的树林旁边要建一座大寺庙?建于哪个朝代?寺庙里供奉着哪些神明?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时候。

▲铜山港城隍庙

小时候,我上山砍柴。每次路过城隍庙大门时,我都不敢进去,生怕阴暗的庙里藏着妖魔鬼怪……参加工作后,我渐渐知道,这座庙就是城隍庙。旧乐平县城仅存城隍庙。据史料记载,唐朝中后期,即公元716年至883年的176年间,乐平县位于中步镇铜山港村(唐代称“长乐县”)。 。公元878年,黄巢弟弟黄奎攻入乐平,县令刘殷战死。整个县城都被战争摧毁了。城隍庙当然也未能幸免,被叛军烧毁。五年后,即公元883年,乐平县城迁至华井镇(今揭阳街)。



城隍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在古代民间故事中也经常被提及。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武陵》讲的是吴县令与城隍的关系。故事。北齐天宝六年,慕容衍镇守颍城,被南朝梁军包围,切断水陆供应。为了摆脱困境,慕容彦在城隍面前祈祷。果不其然,江上风浪汹涌,冲破了梁军的水道封锁。因此,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城隍的“冥福”。从此,城隍被赋予了特殊的力量。

古城隍庙信仰的起源很可能来自于对水涌神的崇拜。作为城市的守护神,他的首要职责就是保护城市,给人民带来和平。既然是由城防建筑演变而来,城隍自然就有保护城市、给百姓带来平安的力量;二是消除灾害。例如,下雨或停雨,以消除旱涝,抑制瘟疫,驱除虎狼猛兽等。清代钟王杰在《祭城隍求文》中记载。狼”认为“狼今天正在制造危害,应该通过神的力量来消灭”;三是警告监督的神力,即善恶报应。上海城隍庙里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善恶终有报,头顶三尺有神明。浏阳城隍庙有一副对联:善者有福,恶者有罚。思考一件事,首先要反省自己;积极的人受到奖励,消极的人受到惩罚。最终,遗憾将难以追寻。这些都体现了城隍伸张正义、赏罚分明。由于城隍爷贴近百姓生活,当地百姓对城隍爷寄予各种美好的期待。

到了宋代,城隍庙的作用必须由活人的灵魂负责,成为硬性规定。也正是因为这个规则,城隍庙中城隍的位置才可以像世俗的官职一样轮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城隍信仰情有独钟。他认为城隍是阴界的地方官员,其级别和管辖权与阳界的行政级别相同。作为皇帝,他颁布法令,向天下授予城隍庙称号,并将其分为五级,规定府、府、县必须修建城隍庙,各级官员必须宣誓就职。当地城隍上任时。因此,明朝时期,城隍庙遍布全国。可以说,每个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信仰达到了顶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随着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城隍信仰才被赶下神坛。如今的城隍庙更多的是一个庙会的文化场所,但每个城市的城隍庙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永远属于这座城市,属于这片水土的挥之不去的记忆!



无论城隍庙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迷信场所还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城隍庙的建筑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完整地保存我们祖先的遗物并不容易。我们要切实保护和开发它们,让人们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历史,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

铜山港城隍庙,为何县城迁往别处千余年仍独立于长乐水口(长乐水与乐安河交汇处)?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查阅铜山岗康村程氏族谱,依稀得知城隍庙曾三建三毁。现存寺庙建于明末,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中殿的六根石柱全部由完整的青石雕刻而成。一个人不能互相拥抱。前后厅之间有一个大天井,材料均采用天然花岗岩。民间传说,天井下镇压着一头修炼千年的水牛妖。据说,这只水牛怪每逢雨季就出来捣乱,毁坏房屋,淹没庄稼,让百姓叫苦不迭。铜山港立县后,县令请方士捉妖,并将捕获的妖怪镇压在城隍庙院落下。这怪物是牛星山上培育的水牛怪物。从此,寺前的河水不再泛滥,百姓拍手叫好。最值得关注和不解的是,一千多年来,建在河边地势低洼的城隍庙从未被洪水淹没。为什么?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也许这就是秘密,这个秘密绝对不能泄露。有人推测,一旦洪水淹没城隍庙,水牛怪就会逃走,危害黎民。因此,无论洪水有多大,他们都不敢“冲进”城隍庙……我出生于民国初年的父亲,就听过这个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从他记事起,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当然,从我记事起,我也是从我父亲那里听来的。



我对铜山港村的人和事都很熟悉。有一种只能理解却无法表达的不解之缘。村里不仅有我的亲人和战友,还有当了几十年村长的文化带头人。我和龙先生是好朋友。有一次,我们一起喝酒聊天,他说村里有一座古庙(城隍庙)年久失修,快要倒塌了,让我想办法。嘿!文龙哥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90年代初),恰逢全国文物普查,而我又恰好是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于是我立即联系了市文化局的负责人。博物馆。天边邀请多位专家来铜山港现场考察...

几个月后,铜山港村城隍庙被乐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山港城隍庙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诗人李士惠曾游历此地,题有《长乐故县》诗:千古长乐溪相传,谁知极乐生悲。 。荒烟隔朱家城,夕阳西下荒城柳隐寺。自古以来没有可靠的历史,但巨变中却有残破的碑记。我在清风峰下犹豫了一下,说当时的人可能不知道。是的!如今,铜山村只剩下几十户人家。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座拥有170多年繁华的古县城。唯一能证明其昔日辉煌的,就是至今仍孤零零矗立在河边的古庙(城隍庙)。 “她”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她从盛唐时期一路风雨无阻,孜孜不倦地来到我们身边。她遭遇三劫,死而复生。她读遍了世间一切,见证了战争的硝烟,明辨了是非虚伪,守护了一地的和平。

关于作者

徐金生,景德镇市作家协会会员、乐平市作家协会秘书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5:41 , Processed in 0.1054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