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5|回复: 0

电影绣春刀:诚意满满却因编剧编排历史人物引争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0 05: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电影角度来看,《绣春刀》从第一部到第二部都是国产武侠电影中的佼佼者。经过三年的打磨,第二部无论是在服装设计上(尤其是崇祯即位时的那一瞬间)都充满了诚意。 (龙袍)美术、武打都很好,剧情也比第一部更完整。张震太帅了,电影院里的女孩看着他都发出猪嚎,雷佳音负责笑,刘端端引人注目。 ,很多镜头只是壁纸。

好吧,就这些了。

对于演员、导演、美术、摄影、音乐、替身演员,我给这部电影五分。

编剧0分。

为什么?

因为历史人物已经去世,可以用来说明主角是随意安排的,没有权利和正义。你可以根据历史背景来写一个故事,但不要为了证明它的合理性而让真实的人成为你虚构人物的受害者。

写一个故事,不要失去良心。

作为末代皇帝,崇祯有着太多的争议。我不要求大家理解他、尊重他,但请不要往他身上泼不存在的脏水。我不是一个通过电影电视剧来研究历史的人。太多了。你可以指责崇祯误用了一个冤屈国家的庸官,“毁了长城”。可以说,他很任性,很要面子。但这四百年来,即便是我们这个一直以他为反面教材的王朝,也有几条底线。什么不能被黑客攻击:

第一:崇祯治政非常勤勉。

第二:崇祯的尊严和气节,

第三:他和天七之间深厚而真挚的兄弟情谊。

第一点无需进一步阐述。十七年来,他日夜食宿,忧国如病。万历中期被废黜的常朝外,仍然坚持每天朝廷,每天五点起床,工作到深夜。他一年没有休息一天,不喜欢女人(没时间),不听戏(没时间),工作认真,累得吐血,但精力耗尽,他可以独自坚持不下去,老天并没有奖励他的努力,最后他死在了乡下。

第二点:他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他在眉山前自缢身亡,并留下血谕:

“让盗贼劈我的尸体,不要伤害任何一个苍生”,这是极其悲惨的。对于这样一个人,编剧让他给魏忠贤下跪?

第三点:对明末和绣春岛历史背景感兴趣的同学请往下滚动:

明朝灭亡后,民间流传着“第七天启、十七崇祯、第一福王”等民歌。这首童谣本无心,但后来的小说家却用它作为预言,诠释了明朝覆灭、命运回归的故事。朝代更替,冰冷的数字年表背后,曾经存在的血肉和纠缠的爱恨情仇,在冬夏交替中成为了白头宫人的谈资。现在我们翻开《天启宫词》和《崇祯宫词》,从山野老人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于皇室无情的故事。

天启和崇祯都幼年丧母。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友谊十分深厚。

他们年轻时住在慈庆宫后面的续勤宫。清代改称老年宫。明清两代的王公贵族都曾居住于此。在有关启真宫的诗中,有许多关于虚勤宫兄弟的有趣故事。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

“雍容绿盖通车,车道西开不移。

急书王陪羽追捕徐钦,写在宫中的锦旗上”——《天启宫词》

朱由校即位后,常昭信王朱由检陪伴于烈。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像一个成绩不好、不听话但在班上却很聪明的男孩。他喜欢玩乐,患有轻度多动症,并且有很多飞蛾。朱由检很优秀,不读书就活不下去。他哥哥邀请他出去玩。他正在学习。他的哥哥在上届政府中与东林党作斗争。他正在学习。他的哥哥和魏忠贤让整个朝廷都人心惶惶。他还在学习。他很安静,举止也很好。人们称他为崇祯皇帝后,他也具有了文人眼中的明君、圣主的风范。

《桌中物语》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记载:萧由简梦见“鸟梦龙宫柱”。醒来后,他跑到徐钦的宫殿里玩水。宫殿内有两口水井。第一口井舀水。一条金鱼出来了,第二口又舀出了一条金鱼。金鱼也是明末非常流行的吉祥之物。它提醒人们,古往今来,帝王帝王的诞生都是伴随着吉祥的预兆。督察员拿到两条鱼后,“下令放入西园河”并将其放生。他不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很多顽皮的孩子。他对小动物也充满同情心。结婚时(十六岁),外廷送来两条鲤鱼,为信王殿下的餐桌添菜。鲤鱼在缸里,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命不长了,所以想尽办法逃跑。他不忍心吃,又把它们放了。这些记载让人想起《西游记》中放鲤鱼的小沙弥。

他温柔善良,脆弱敏感,依赖所有对他好的人。然而,此后十年,朝堂斗争、内忧外患逐渐吞噬了他所有的慈悲之心。作为崇祯,他的整个政治生涯经历了奋起与绝望的反复循环,最终到达了疯狂与崩溃的终点。如果说萧由检像一只无害的猫,那么崇祯就像一只受伤的老虎。

回想起来,天七哥并没有那么喜欢小动物:

“御阶前,花云缭绕,鞭电鞭动。

明主自知手眼好,大为震惊,丢下不少钱财。 ”

“草干风吹,西花园围满寻常人。

兔子和狐狸的眼睛被用手割开,龙和龙在滴血中飞行。 ”

第一章中,隐约看到朱由校的凶恶嘴脸。他对魏忠贤视而不见,但当奴隶做出违法行为时(忠贤骑在皇帝面前,他射杀了他的马。)他也会以帝国最高皇帝的身份发出警告。

第二个更血腥。朱由校打猎时射杀狐狸、兔子,并喜欢亲自斩首。他庆幸自己的头在不同的地方,但眼睛还能动……就好像一条龙生了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各不相同。

总之,虽然父亲不关心母亲,养母还时不时地虐待她,但两人已经长大,成为光宗众多儿子死后幸存的两棵苗子。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皇帝去世。八月,当了二十多年皇太子的太子朱常洛即位皇帝。他大赦天下,并宣布次年改朝太常。下个月,他因服用红色药丸而突然死亡。他在位仅一个多月。 16岁的朱由校即位。次年改为天启元年,年名短时间内三变,明朝正式按下倒计时按钮。

天启兄即位时,发生了明末三大案件之一的“迁宫案”。由于三大案件与本故事的主线关系不大,这里不再详述。迁宫案的主角是我们。上述虐待儿童的奚丽妹妹,光宗衍继位后,仍在干清宫。她打算趁朱由校年幼之际,掌握朝政大权,成为皇太后。杨涟与左光对峙。东林党强迫李选世迁至仁寿宫二銮殿,即是迁宫案。

李玄搬家没几天,二鸾宫就发生了火灾。经过各方努力,李玄母女被救出。太监们借此散布谣言:“如果选了一个奴仆投竹篮,他的女儿就会投井。皇上的八妹如果投井了,谁会怜惜呢?寡妇不肯。”抱怨。”他们指责朱由校违反了孝道和兄弟情谊。朱由校只得出面澄清:“臣下令停止选侍封号,以告慰天上圣母的灵。选侍侍和皇八妹将好好养育,以顺应皇上的旨意。”诸位大臣可仰视我。”——虽然我很讨厌李玄石这个女人,但我还是会对姐姐有好感的。

无论二鸾宫失火是意外还是人为,我们都可以从天七哥的话语中感受到对这个女人的深仇大恨。毕竟,她才是杀死她亲生母亲的人。所以,政局稳定后,天七哥立刻出手相救。他唯一的弟弟有一个可靠的监护人,名叫东李玄师。董力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感谢哥哥,朱由检从这个女人身上感受到了远离记忆已久的母爱。



“深秋永祥油桐齐飞,铜竹烛影微修。

昔日双娥恩情未尽,绣鸳鸯重开,补寒衣。”

这个卑微的宫人,在皇帝死后没有任何依靠和希望,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抚养孩子上,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他提供御寒的衣服。后来崇祯继位,尊董丽为庄妃。庄妃去世后,“今日心痛不已,不忍将慈母视为异母”。朱由检也早已将自己视为唯一给予过他真正母爱的人。该妇女被视为亲生母亲。

天启皇帝即位时年仅十六岁,朱由检十岁。

处理完干清宫的事情后,天启师兄就回到了慈清宫。他即将搬离这个太子东宫的地方。他的父亲在这里被囚禁了二十年,他“运气好”,也只能沦为阶下囚。一个月大的王子。朱由检跑出许勤宫看热闹。他听宫里的人说他哥哥要当皇帝,可什么是皇帝?十岁的太子王孙还不知道,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著名的对话:

朱由检拉着田七的袖子问道:

“兄弟,皇上是什么官?”

女佣:? ? ? ! !

朱由检:“我可以当皇帝吗?”

董丽:(晕倒)

这句话太叛逆了,让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自古以来,有无数的皇室兄弟,刀剑相向。但说的人无意说,听的人也无意。天七哥根本没当回事。他也曾是个孩子,他也曾经是个孩子。他不知道皇上的意思,只是摸了摸弟弟的胡茬头,说道:

“好吧,我会在这里待几年,然后就让你做。”

“等我干了几年,我就和你一起干。” ——《密园笔记》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个预言。

这时,朱由检只说了一句:皇帝是一个很大的官。一旦他的兄弟成为皇帝,他就不能再称他为兄弟了。他必须跪下磕头,称大哥为皇帝,否则就会被处决。 (东丽皇后的恐吓教育……)

关于天七的死,对不起,根本不符合编剧的初衷。天启虽然死得突然,但落水时已是天启第五年了。他乘坐的不是宝船,而是蚱蜢船。他在蚱蜢船上做什么? ?

——正在船上和他喜欢的小太监玩“摇船”。

天启宫有诗云:

“汉帝焦封平庸,六宫粉白发虚。

高小姐眉色好,宜穿凌波窄锦鞋。 ”

“窄锦鞋”亦泛指女性,表示熹宗喜爱男性,不亲近女性的性取向。

据说,天启五年春天,皇帝在安定门外祭拜方泽坛回来,带着皇后到西苑游玩。过了一会儿,张皇后觉得又累又困,便向皇帝讲述了事情的原委,然后就回到了坤宁宫。天七玩不够,就让小太监陪他去湖中央划船。这位小太监名叫高永寿。 《宫辞》中记载:“帝牌高永寿,年少时,红唇秀目,美如处女,称高小姐。席间,若不‘如果不同意她的观点,大家都会对她不满意。” ——其实,她是天七哥的男宠。

当哥哥和他的美人在湖里徘徊时,突然刮起了大风,把船掀翻了。船上的人都掉进了水里。侍从们顿时脸色大变,大声呼救。负责的太监谭景率先入水,其他人也纷纷跳入水中。天七被众人救起,高永寿却淹死在水里。

工词记载:

“沐浴琉璃波,舟飞画画,

认出国王的性别,堤岸上满是粉红和微笑。

风掠船,雾不能散,锦鳞被吹散,帆被毁。

一时间,一阵欢喜,真龙从水里出来了。 ”

天启兄对高永寿的去世十分悲痛,特命“在大高殿行礼,放河灯以表彰他”。

《瑶柱仙平》曾写道:皇帝闲暇千载,不近妃嫔。他只和下人玩,人少也算幸运。

皇帝不慎落水,大受惊吓,感冒了,这才导致了他的病根。他的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到了七年六、七、八月,他就再也不能下御榻了。据当时人们的描述,田七的症状是全身浮肿、发烧,类似急性肾炎的症状。魏忠贤害怕失去这个依靠者,所以非常担心天启的病情。他祈求吉祥,寻找民间偏方,但无果。盛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所有的药物都不见效。

又过了两年,天启才因疑似纵欲过度而落水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他和辛王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先说一下兄弟之间的关系:

魏忠贤等宦官正在与东林党作斗争。每个人的生死命运只取决于白天和黑夜。曾经感情深厚的兄弟,不免变得越来越疏远。



天启皇帝有时会感叹:以前和他一起在太液湖滑冰,爬树打碎鸟蛋摔断脚,爬过干清宫老虎洞,一起玩泥巴的小毛头,如今都在颤抖着。见到他时感到恐惧。他恭恭敬敬地磕头问好,自称属下,常常以生病为由不肯上朝,一年见不到他几次。

他对弟弟还是充满感情的。王体谦同学说:“师父(天七)总是吃醋,但他并不是兄弟情侣之间最好的。”魏忠贤多次试图指控辛王朱佑谋反,但始终失败。这句话我心里想了想,却不敢真正付诸行动。

朱由校:“你试试摸我哥。”

——杀不了你,我就不姓朱。

天启二年,朱由检被封为辛王,但直到天启六年秋,他才离开紫禁城,迁居城外辛王府(今北京王府井)。那时他已经十六岁了,已经到了可以去外地立藩的年纪了,但是皇帝并没有留他去北京居住的意思,也没有丝毫的怀疑和怀疑。对他,只有深深的关心和不舍。

“万历年间,在北京有亲戚的,如鲁王、福王;先帝时期,在北京有亲臣的,如睿王、惠王、桂王等。只有米和冬衣,但在天启年间,如今的新地城,我很荣幸能够受到宫中其他官员的尊崇,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一直想要的那种友谊。”

这篇笔记记载,辛王搬出紫禁城后,宫中侍从的衣食与宫中一样。万历年间,郑贵妃依然受到郑公主的宠爱。福王每年只按规定领取米和冬衣。像信王这样,京城的亲戚受到皇帝的优待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朱由检曾评价《大学的延伸》——“以前住在辛府,很难驾驭经史,尤爱政治书籍。我到文渊阁,看到甄景远的《大学延伸》。 ”我心痛不已。它体量大,刻字高,算得上是宋朝的奴才了。安德并不把它视为鸿宝。先是天启的弟弟文渊阁王准信来了。随时进进出出,因为他知道,其次,作为一个王子,他甚至没有任何顾忌地热爱政治书籍,可见他的哥哥对他有多么信任。

皇帝无嗣,临终之际,欲召信王。魏忠贤还想阻止,却被张皇后拦住了,这样朱由检才能及时进宫,最后一次见皇帝。

“叶维叔叔不会讨论国家的命运,我的弟弟坤会比较清楚。

是身断病心,检苍生贫肥。 ”

天七病重,说话困难。看了朱由检一眼,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

“哥哥你这么瘦,要照顾好自己”

并说:

“来吧,我的兄弟,我将担任尧和舜。”

这意味着我把我祖辈的国家、国家、国家托付给你了。

以前我们谈论的是背后的事情,现在却都发生在我们的眼前。

朱由检的反应是“害怕”。他其实并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一个自由的王子。

他生怕魏忠贤哄皇帝借机考验他,指责他不听话,吓得跪在地上说:“我要受死罪。”

告别之际,曾经有一个兄弟,被床温暖着。他受到了礼貌的对待。尊严压抑人性,恪守君臣无上的礼仪。于是,我们无法在生活中互相扶持、共同生活,也无法在死后抚摸你表达我们的哀思。

曾经以为哥哥应该被视为尧、舜,这是田七对朱由检的遗言。

后来我得知,朱由检在谈到死刑时,再也无法抑制泪水,哭喊着“我愿意为他去死”。

哥哥似乎恢复了意识,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拉着朱由检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我弟弟爱我。” (熹宗闻言说:弟弟爱我)

崇祯即位一年后,有一天,他在某宫中得到了田七制作的一尊老沉香假山。他记得小时候,他告诉哥哥,他的生母就葬在西山。在虚勤宫生活的这些年,他从来没有见过什么是山。看。

他疑惑地看着天七留下的旧作,过了好一会儿才红着眼睛说道:

“这也是精神灵感的时刻。”

皇帝命人小心保存,偶尔拿出来纪念故人。

明亡后,假山遗留于世,踪迹已无从得知。

-----------------------

历史上如此难得的皇家兄弟情谊,却为了编剧为了完成故事而毁得面目全非。血腥的话语从来都比真实的故事更有价值。人血馒头非常好吃,几十年都没变。

历史人物也有粉丝,历史粉丝也有脾气。

历史人物虽已去世,但世界上总有人立志为他们讨回公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4 22:24 , Processed in 0.1213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