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全职爸爸成为社会现实,育儿综艺再创新,爸爸当家引领新潮流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1 0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查数据显示,已婚年轻女性对“全职奶爸”的支持率为45.8%,已婚年轻男性对“全职奶爸”的支持率高达52.4%。如今,“全职爸爸”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持续存在的社会现实。从出生成长、求学求职,到结婚育儿、“退休”生活,“拍过人的一生”的芒果综艺矩阵,再次以敏锐的嗅觉迈出了实验的一步——《爸爸》负责”。

业余爸爸+全职保姆:

新育儿类别细化

回顾近年来的育儿节目,《妈妈是超人》还原了传统家庭结构下的母爱,《新生儿日记》记录了真实孕期生活的百感交集。 2022年的育儿综艺已经对家庭故事的不同维度进行了多样化的描绘。

依托国家育儿政策和社会潮流的变化,亲子主题还有哪些时代表达可以拓宽?芒果给出的答案是“爸爸做主”。

此次节目聚焦全职焦虑以及二孩、三孩政策引发的新社会问题——男性全职育儿。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不断变化,亲子关系也随之迭代,但社会对父亲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家庭模式的偏见依然存在。

近年来,全日制托儿现象在网上持续升温,全日制抑郁症等延伸话题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爸爸的家》切中了这一社会痛点,将焦点转向当今社会的非传统家庭结构。从社会现象、心理动机,到现实感受——对新型家庭关系的深入探索,对与时俱进的“全职奶爸”身份的银幕诠释。

节目由演播室VCR观察讨论和业余真人秀两部分组成。真人秀部分全景记录了父亲养育孩子的100天。直播间现场,由观摩嘉宾、四位业余爸爸、四组家庭的妈妈、亲子教育专家组成“全职爸爸互助会”。我们一起通过录像机观察爸爸们的表现和育儿方法,根据各自的经验进行讨论和交流,每周向“最佳爸爸”发出移动危险信号。

这种被观察对象和观察嘉宾全程共同参与讨论的模式,与一般观察类综艺节目有所不同。爸爸和妈妈之间的行为差​​异和思想碰撞在节目中直观呈现,新全职爸爸的疑问也能得到即时回应和解决。录像机里,肖杰哄孩子睡觉时不知所措。对于女儿的撒娇行为,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妥协。妻子王英珠在直播间分享了按摩眉毛、安抚耳语等育儿技巧,并用情感方式演示了哄睡的正确方法。方法。亲子教育专家张亚莲将这些有效的诱导睡眠方法概括为“睡前仪式”,为家长提供舒缓情绪、营造安静环境等针对性建议。观察室里的人们并不是简单的“追剧”,而是基于深度观察和视角思考,相互交流,真正与全职奶爸形成“互助”。

此次尝试,芒果通过拆解不同的人生阶段,剖析家庭内部的身份变化,拓展了育儿综艺版图。 《爸爸当家》进一步细化亲子真人秀品类,打造育儿综艺新“副本”。



有全职爸爸的“样本”,

真实的观察打破观念的束缚

当父亲成为养育子女的中心时,家庭故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作为《爸爸当家》中的观察对象,节目选取的四组业余家庭都有各自的社会需求,在家庭分工、育儿模式等方面各有不同,具有差异化的代表价值。

当了四年全职奶爸的葛培豪是名副其实的“家务王”,对孩子照顾得一丝不苟,但在教育孩子的细节上他还是犯了难;本是一名美国人,曾任学前班教师,现在是一位不拘礼节、一丝不苟的新全职爸爸。他提倡游戏化教育,寓教于乐;此前,张晓成很难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也很少与孩子相处。现在他希望选择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小杰是一位“负体验值父母”,他通过《爸爸》开辟了新的育儿体验,希望通过节目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加深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四组风格各异的家庭为全职奶爸提供了有效的观察对象。

节目在解构全职爸爸的育儿故事时,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爸爸为何“说了算”?从源头上分析男性全职照顾孩子的初衷。

原生家庭的离婚经历让葛培豪非常重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成长和陪伴,不愿意在孩子小的时候与孩子产生距离和隔阂; Ben主动互换角色,是为了让全职主妇走出家庭,找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她刚刚迎来了二胎的张晓成,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安排,专注于带娃,以分担妻子坐月子期间的带娃压力。妻子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工作和家庭,肖杰就改变了角色,成为了家里的带孩子的人。对孩子的关爱、对妻子的理解、对家庭的责任……四位父亲在家照顾孩子的原因各不相同。节目通过不同样本的不同视角解读全职父亲的心理动机。 。

“如果我是一名全职爸爸,我该如何管理家庭呢?”

以四位全职抚养孩子的父亲为索引,观众可以带着这些好奇和疑惑,与剧中的家庭一起探索和解答。

有带宝宝的新手,也有游刃有余的成熟奶爸;有兴奋和喜悦,也有疲惫和温暖。 《爸爸当家》向观众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一个全职爸爸的日常生活,为男人全职抚养孩子提供了生动的典范。

爸爸当一家之主时富有想象力的游戏式育儿方法;妈妈对爸爸一步一步的教导;本抱怨说,“作为一名全职爸爸,最困难的部分不是照顾孩子,而是让妻子照顾爸爸。”异国观念、男女思维差异、亲子沟通“无障碍”、“错位”等种种情况,勾勒出男性全职育儿的真实场景。



我的妻子李灿很担心她的新父亲。从全职妈妈转型后,身份转变后的她对生活感到茫然,被家人冷落而感到沮丧。张孝成表示,女儿希希小时候很容易睡着,立刻就被妻子在网上“困扰”。孩子养成的良好习惯的背后,离不开妈妈日常的教导和付出。节目对夫妻相处、抑郁症、有效育儿等话题的讨论也触及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从全职妈妈到全职爸爸,

角色反转散发人文关怀

“爸爸负责,妈妈就放心吧。”

《爸爸当家》记录了男人全职养育孩子的不易,也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和认可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辛苦。通过个人经历促进相互理解,传达和呼吁家庭分工不要极端、温和。

剧中的四位父亲,买菜、做饭、准备一日三餐,整天待命。他们只能找时间补觉;规划孩子的作息时间和家庭的生活费用;她们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从全职妈妈到全职爸爸的身份转换,让男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全职育儿的不易。张晓成成为全职爸爸后,真正理解了全职妈妈的辛苦,对她们的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节目用角色互换后对家庭生活的温暖观察,打破了观众对全职爸爸的偏见,也为全职妈妈的努力辩护。

从现场嘉宾的讨论中,节目提炼总结了关于家庭结构的新想法——“现在妈妈们可以选择留在家里,也可以选择出去打拼,所以爸爸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选择。” “全职工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小工作,分担和牺牲家庭责任是社会分工的新解决方案,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关怀。”和全职妈妈一样,暂时放弃工作选择照顾家庭的全职爸爸也需要社会的认可。

当全职照顾者的主体从“妈妈”转变为“爸爸”时,“爸爸”角色深度参与家庭生活并不意味着“妈妈”身份的缺席——《爸爸当家》倡导“爸爸”的身份。关爱孩子的“非丧偶”教育,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互相分担育儿压力,为缓解现代育儿焦虑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VCR进一步向观众普及了有关亲子有效沟通方法、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等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育儿知识。

《爸爸当家》描绘的“爸爸”形象体贴细致,对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有更温暖、更深入的介入。以男性全职育儿为基础,展望全职选择、性别理解、新家庭形态——节目聚焦“全职奶爸”的故事,散发着别样的人文关怀。这是对育儿综艺市场的一次考验,也是一次进攻。

亲子教育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受众的情绪在不同的市场和社会背景下也会有所不同。芒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新视角,填补了育儿综艺类别的市场空白。现在判断《爸爸当家》能否给芒果带来新一轮全民育儿讨论还为时过早,但其对“全职育儿”主题的尝试却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3:59 , Processed in 0.093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