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回复: 0

2022 年鄱阳湖大旱,候鸟们度过艰难冬天,白鹤、天鹅等物种生存状况引人关注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0-16 18: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鄱阳湖,通过望远镜看到的白鹤和天鹅,来自好朋友美育的《鹤》一书 ©xoo

为了延续西方种群的血统,保护工作者曾将一只名叫罗亚(Roya,波斯语中梦想的意思)的雌性白鹤从比利时偏远的繁育保护中心带到伊朗,并作为“梦想”介绍给奥米德。配偶”。

2022年,鄱阳湖发生严重干旱。候鸟喜欢的碟形湖泊,以及湖中的鱼、虾、螺、蛤、沉水植被都大大减少。候鸟们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 ©澎湃新闻 吴慧媛

另一方面,与大型鸟类(猛禽、鹤、鹳等)需要借助热气流进行迁徙不同,大多数小型候鸟主要在夜间迁徙。

其中,大多数雀形目鸣禽是夜间迁徙的候鸟之一。即使您在城市或城镇,您仍然可能会看到它们在您周围的灌木丛中经过。每天,它们在当地日落后开始迁徙,并利用星光来识别它们要去的方向(候鸟定向的问题比较复杂,但星光是识别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出前后,在附近找一个可以接受的停留点,补充能量。

由于夜间空气扰动较少,更有利于节省能源和水的消耗,而且夜间气温较凉爽(拍打翅膀会产生大量热量),而且此时大多数捕食者不在附近,这么多候鸟在夜间迁徙。在英国,大约80%的夏季候鸟是夜间候鸟;在北美,每年秋季夜间候鸟的生物量相当于近 40 亿只雀形目鸟类。图为北美研究日落后多久某些物种开始迁徙。 (等,2023)

2021年秋天,北京大学CEE研究组(保护生态学研究组)与保护工作者、观鸟者特里合作启动了北京夜间鸟类迁徙项目。他们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附近的AII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屋顶安装了Song Meter Mini录音机,每天从日落到日出录音,记录夜间候鸟的声音。声音。

“很多候鸟在夜间迁徙时会发出特征性的叫声,通过录音可以识别种类。”中欧环境研究组博士生刘双奇说。 2021 年整个秋天,他们记录了来自 60 多个物种的 30,000 多次叫声,其中 95% 已被识别为至少一个科。大部分是夜间候鸟的飞行叫声,也有少数来自当地的一些留鸟。

云雀飞行的频谱图,描述声波频率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EE  Group

“有趣的是,在2021年秋季的记录中,三种最常见的物种——树鹨、夜鹭和云雀——恰好分别更喜欢林地、湿地和草原,”刘双奇发现。在“白色绿化”(指利用城市的空隙、角落等地块种植绿色植物进行绿化)的背景下,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如果片面追求森林覆盖率而忽视草原和湿地,情况可能相反。它将破坏鸟类栖息地和鸟类多样性。”

在对北京候鸟夜间迁徙有了初步了解后,CEE研究团队也开始尝试探索北京夜间灯光如何影响候鸟的行为。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造光源造成的光污染正在干扰候鸟的判断,导致它们迷失方向,甚至撞上建筑物。

世界候鸟日诞生于2006年,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 2022年第二个世界候鸟日的主题是光污染,提出了“夜间为鸟类调暗”的口号。

2023年10月4日晚至10月5日凌晨,芝加哥上空候鸟数量达到峰值150万只。但有些候鸟并没有到达目的地。会议中心的灯光和阴雨天气的影响导致它们撞击芝加哥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玻璃窗,导致近1000只鸟类死亡。

芝加哥麦考密克会展中心作为北美最大的会展中心,其大部分建筑外墙均采用玻璃覆盖。阴雨天气和会议中心的灯光共同造成了致命的后果©Daryl

在纽约,每年9月11日日落时分,为了纪念9/11事件的遇难者,代表双子塔的两根巨大光柱会刺破夜空。这也是鸟类秋季迁徙的高峰期。

2017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在此前的七次纪念活动中,共有约110万只鸟类被光束吸引和迷惑。它们不仅会消耗这里的能量,还会增加被捕食和撞上附近建筑物的风险。这项研究结果催生了一种对策,即当周围地区检测到大量候鸟时,暂时关闭灯光,待候鸟离开后再打开光束。



一只黑尾蜡嘴鸟因“鸟击”而死亡 ©  Wang,昆山杜克大学

同样,鸟类在白天看到反光玻璃上反射的植被、天空等,或者透过透明玻璃看到另一边的植物或空间,误认为自己可以穿过,从而发生这种情况。直接撞到玻璃上。碰撞事件。

除了常见的光干扰和鸟类碰撞的原因外,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消失。更深层次上,存在着人类与鸟类之间的土地冲突。

“迁徙对候鸟来说需要大量的体能,它们太累了,再加上缺乏食物或被人类捕获驱赶,使得这一时期成为鸟类生命周期中最困难、死亡率最高的阶段。”关雷说道。

在调查候鸟迁徙威胁和生存状况的过程中,让鸟飞伙伴将在迁徙季节每月进行两次监测(非迁徙季节每月一次)。今年1月至11月的监测活动中,他们在全国60多个保护区记录了300多条鸟类威胁记录。

“实际上,影响候鸟迁徙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是人为干扰活动,比如过度的农田开发和土壤污染、沿海潮汐区的过度养殖、过度的旅游活动等。”关磊进一步解释道,“现在特别盛行的捕鱼做法,在滩涂上挖洞,不仅破坏了候鸟的栖息地,也夺走了它们的食物,同时,频繁的扰动也让候鸟无法在这里长时间休息。 ”

不同的水鸟有不同的觅食行为和不同的食物偏好 ©WWF

东南沿海滩涂是许多候鸟水鸟的觅食地和蛏子的繁殖地(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蛏子生产国,据2015年统计,中国每年生产蛏子80万吨。

人与鸟的冲突发生在滩涂上。为了增加蛏苗产量,在此过冬并停留的鸻鹬类鸟类已成为蛏苗农户的威胁。每年秋天播种秧苗时,他们都会架起防鸟网。这些防鸟网由竹竿支撑,覆盖整个蛏苗养殖区域,防止滩涂觅食的水鸟吃掉蛏苗。

3月底4月初蛏苗培育完成后,由于拆除人工成本较高,这些防鸟网大多要等到夏季台风将其吹走后再重新拆除。 - 立于秋季,从而影响秋、冬、春两个迁徙季节。候鸟构成威胁。

一只被困在防鸟网中的鸡嘴鹬。是防鸟网大量捕获的物种 © 梁丹

“从鸟类保护的角度来看,如果农民只是想保护蛏苗,养殖后能不能把苗拆掉?至少能减少对春季候鸟的威胁。”人鸟飞的曹志刚说。

“包括尝试一些对鸟类威胁较小的驱鸟措施,或者探索考虑渔业生产和候鸟饲养的对鸟类友好的水产品的可持续认证。”曹志刚补充道,“阿拉善SEE基金会已经推动了对鸟类友好的水产品认证项目,并已完成前期研究,但由于缺乏后续资金,只能暂时搁置。现在在中国市场,这样的产品产品在出口和高端企业中很受欢迎。”对超级有需求,但也缺乏本地化的认证和产品。”

浙江、福建沿海其他设有防鸟网的地点,资料来源:梁丹《中国重点地点因蛏子》。

而在候鸟经过的另一个角落,更残酷的伤害正在发生。

山东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候鸟的重要栖息地。记录了金雕、猎隼、秃鹫等鸟类346种,其中包括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和IUCN评价受威胁物种(统称易危、濒危、极危) )。

今年10月,志愿者在保护区部分岛屿上发现了大量防鸟网。飞过此地的鸟儿被网捕获后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它们下意识地挣扎,被鸟网缠得越来越紧。为了更快地清除鸟类,鸟类贩子会采取斩首的方式杀死它们。

其中包括长耳鸮、短耳鸮、北领鸮、雀鹰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无法到达的目的地



有时,当候鸟躲避大雪、暴风雨、天敌、迷路、被人类驱赶、猎杀,回到它们能找到食物的“家”时,它们的家可能已经消失了。

勺嘴鹬就是这样的一种鸟类。

作为一种“自带饭勺”的鸟类,在觅食时,它们会用“饭勺”在浅水中左右扫动嘴唇,过滤出​​适合自己食用的水生生物。

海南儋州湾滩涂上的勺嘴鹬 © 杨川

它们每年从俄罗斯东北部楚科奇半岛的繁殖地出发,抵达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潮间带湿地越冬。它们在东海沿岸蜕皮、休息、觅食以补充能量。其中,广东湛江雷州半岛三面临海,有大面积的滩涂,是勺嘴鹬重要的越冬区之一。

然而,在我国2018年推出限制填海政策之前,填海运动迅速发展,破坏了大量勺嘴鹬栖息地。公开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受围垦和基础设施建设威胁的湿地面积从1276平方公里增加到12928平方公里,增长了近10倍。

韩国新万金地区一直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1991年,韩国修建了33.9公里长的海堤,围起409平方公里的海面,用于农业灌溉。近20年来的建设对候鸟的迁徙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整个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围垦是候鸟面临的最大威胁。”关雷说。 “对于像勺嘴鹬这样的滨鸟来说,沿海潮间带的食物非常丰富。但土地开垦已经侵蚀了很多这个空间。”

中途停留时成群飞翔的滨鸟 © Mu Tong

据学者推测,如果不加遏制地发展下去,到2070年,勺嘴鹬将失去至少57%的栖息地。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800只。

白鹤曾经栖息的江苏骆马湖,由于20年来非法采砂(现已全面禁止),导致湖底下沉,水深大幅增加,浅水生物急剧减少。图为2016年骆马湖卫星图像,展示当年采砂活动©光明日报

但事实上,除了勺嘴鹬之外,还有更多我们不了解、无法到达目的地的候鸟。

《鸟》由美国奥杜邦协会推出,可让您观看超过 450 种鸟类的迁徙旅程以及它们沿途遇到的挑战。单击文章末尾可阅读原文并查看此交互式地图。

“现有对东亚-澳大拉西亚迁徙路线候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依赖水生栖息地的鸟类,已经有了一些数据和相应的认识。”中欧环境研究组组长华方圆研究员说,“但对于候鸟来说,对于依赖陆地栖息地的鸟类(候鸟),我们目前的知识非常有限。”

在候鸟的迁徙途中,有很多鸟类经过陆路 ©EAAFP

CEE课题组成员任晓彤试图研究我国近几十年来候鸟栖息地的变化。结果发现(论文正在撰写中,未来将发表),近40年来,非繁殖期各类候鸟栖息地面积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疆大片草地被开垦为农田,长三角许多农田被开发为城镇。”任晓彤说。 “这些栖息地的变化对迁徙和越冬的陆地鸟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而应对这些危机的行动可能才刚刚开始。

内容支持:任鸟飞关雷、曹志刚、CEE研究团队华芳园、任晓彤、张芬、刘双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8:11 , Processed in 0.0804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