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回复: 0

恩妈分享:如何通过 17 个 Q&A 判断孩子是否近视?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8 1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恩妈有话说:老粉丝都知道我恩恩是个长眼宝宝。为了延缓他的近视,我从日常生活习惯到增加户外时间,都花了不少心思。

在“鸡眼”路上我学到的最大的一点就是,预防比什么都重要,能拖延的每一天就是一天。之前已经分享过好几次关于保护眼睛的文章了,但妈妈们还是经常会在群里晒出宝宝的检查清单,询问应该做什么。

于是时隔一年,我又去请教我的老朋友:瑞明爱尔眼科张俊华主任,给大家带来一篇不恰当但纯粹分享的科普!

张俊华教授

福州瑞明爱尔诊所特邀专家

教育部首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讲座组成员

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验光及小儿眼科主任医师

此次特意采用了17种问答形式,让大家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只看幼儿园体检表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近视呢?

真的有“除轴”的方法吗?

眼轴已经达到临界值,没有远视储备。近视有可能避免吗?

……

建议您先保存下来,需要时随时查看。如果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您在文末留言,咨询导演后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这次,根据群里妈妈们的常见问题,列出了4大模块的内容:检查表快速阅读、视力检查要点、如何控制近视、如何治疗弱视和斜视。

许多孩子在幼儿园第一次接受视力筛查。因此,我们在采访张主任时,就从幼儿园体检中的视力筛查开始——

幼儿园的筛查包括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通过报告单上的肉眼视力和球面镜片可以初步判断是否近视。

以以下清单为例 -

我们先来看看肉眼视觉。该值为4.8,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

正常视力标准大约是年龄乘以0.2(6岁之前)。比如2-3岁的视力可以达到0.4,4-5岁的视力可以达到0.8-1.0(换算成5分视力表,相当于4.9-5.0)。

再看一下球镜,在检查表上用S表示。当它为正值时,它是远视度数,当它是负值时,它是近视度数。

例如S=+0.75表示远视度数为75度。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这就是生理性远视,相当于远视储备。

有些报告单会注明球当量,即检查单上的 SE。其值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筛查近视。

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视

例如球镜当量为+0.37,该值大于-0.5,则表示没有筛查近视。如果报告中没有具体列出此项,家长也可以自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等效球面透镜=球面透镜+1/2柱面。

柱镜,检查表上的C,表示散光的程度。当两眼柱镜度数相差≥100度(±1.00)时,度数较大的眼睛容易出现弱视,建议进行全面检查。

▲ 左眼的柱镜(C)为-1.25,右眼的柱镜(C)为-2.5。两眼相差125度,有弱视风险。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清单,我们还整理了一个常用值表。有需要的可以保存起来随时查看~

一般3岁前远视度数为300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到12岁达到0度。您可以参考下表粗略判断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

▲图片来自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幼儿园近视防治手册》

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不要乐观得太早!远视储备量的多少并不是判断近视的唯一标准。家族遗传、眼轴长度、用眼习惯等都是影响因素。



以恩恩为例。他现在7岁了。两个月前,他的散瞳验光测试显示,他的远视储备度数仍为75度和125度,仍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他的眼轴生长较快,近视的风险也较大。

每个孩子都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如果观察到以下明显症状:眯眼、皱眉、歪头、看东西时揉眼睛,或者跑步、骑车时容易摔倒,或者打球困难等,建议全面的视力检查。 。

全面视力检查通常包括:眼压检查、电脑验光、角膜曲率测量、眼底照相、眼轴测量、一般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眼位检查、调节功能检查、综合验光、裂隙灯检查等。

下面我就几个检查内容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眼轴和角膜曲率检查:用于评估近视风险,是需要定期检查的重点项目。

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主要检查眼睛的屈光情况,如远近视、眼肌控制等。

视力检查:检查眼睛的视力状况;

眼底照相:常规45度眼底照相,检查眼后极部有无明显病变,如黄斑等;

裂隙灯检查:检查是否有倒睫、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3-6岁儿童通常每年服用两次。有近视风险的儿童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进行检查。

不一定,要看你眼睛的状况。

比如,一般建议第一次全面检查时做散瞳验光,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做。眼底检查可以每年做一次,其他数据建议每年做两次。

近视高危儿童不仅要关注远视储备的损耗率,还需要关注眼轴的长度。

眼轴长度(AL)是指眼球的前后长度。它的正常值是一个区间,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大多数人的近视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轴性近视。一般超过24mm就视为近视。因此,我们常说,预防近视,要定期测量,控制眼轴的增长速度。

▲如果5岁到8岁之间每年生长速度为0.2-0.25毫米,请注意定期测量!如果每年的生长速度是0.3-0.35mm,那就说明生长太快了~

眼睛的眼轴虽然不长,但如果超过眼睛的极限,就会发生近视。

因为每个人的眼睛先天条件不同,即角膜曲率(检查表上的K为角膜的曲率)不同,而眼睛的极限眼轴长度是由角膜曲率决定的。

角膜曲率越大,您的极限眼轴越短。当超过眼轴极限时,就会发生近视。

▲ 角膜曲率和相应的眼轴极限。如果超过限度,就意味着近视。

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缩小眼轴”的方法。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科学用眼、白天户外活动、均衡营养、少吃甜食、补充深海鱼油来减缓眼轴的生长。

因为正常情况下,眼睛的眼轴会不断增长。特别是,眼球的轴长在0岁到3岁之间增长迅速,达到近5毫米的长度,从3岁到成年增长缓慢。

这是有可能的。首先,我们要严格、科学地用眼。其次,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辅助方法,比如视功能训练、散焦镜片、低浓度阿托品等。

但由于它也受到遗传、年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三个因素对眼轴生长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有很多处于临界水平的孩子,只能延缓近视的发生。

OK镜片(角膜塑形镜)一般适合8岁以上近视的人。它们需要专业的检查和评估,以确认其是否符合佩戴标准。

对于儿童来说,当眼睛发育稳定,用眼强度没那么大时,就可以不再佩戴了。



标准使用低浓度阿托品(0.01%、0.05%)可控制轴生长。

不过张主任也表示,不建议单独使用。需要以光学矫正为基础,比如佩戴合适的光学眼镜(OK眼镜、散焦眼镜、框架眼镜等)。如果防治效果不好,只能考虑联合使用。阿托品。

阿托品有一定的使用要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达到抑制近视和眼轴增长的效果。所以请不要擅自用药~

可以达到延缓近视加深的效果,一般不会增加近视度数。

前提是必须进行医学验光,并在医生的评估下佩戴一副合适的散焦眼镜。日常生活中科学保护眼睛还是有必要的,大多数人的度数都会慢慢增加。

获得性弱视通常发生在6岁之前。斜视可能出现在所有年龄段。

如果发现自己容易摔倒、无法准确击球、无法学会骑自行车等,就应该去专业眼科机构检查视力功能。综上所述,定期进行视力全面检查很有必要!

弱视一般只能通过视力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很难预防。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不尽早治疗,视觉功能就不会发育,以后即使戴眼镜也看不清楚。

治疗取决于弱视的病因,如屈光问题引起的弱视,需要配戴合适的眼镜,结合视力训练。

重度斜视可以通过外观来判断,但轻度斜视只能通过视力和眼位检查才能发现。除了影响美观之外,更重要的是会影响立体视觉功能。

治疗斜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屈光矫正和手术。视觉训练可以帮助重建立体视觉。手术时机根据斜视的类型等而有所不同。

好了,以上就是妈妈们非常关心的17个儿童眼科问答。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大家注意保护孩子的眼睛。毕竟,眼睛健康关系到一生。

每次采访中,张主任总是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即使可以通过药物和镜片来控制眼轴的生长,前提是做好日常的视力保护措施。

毕竟近视一旦发生,就无法逆转。预防措施才是最有效、省钱又省心的方法!

那么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保护视力的有效措施|

1、每天白天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锻炼时间。

一般来说,晴天每次户外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天累计2小时,学龄前儿童3小时为宜。非晴天每天户外时间达到200分钟以上,预防近视更有保障。

2、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学龄后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20分钟左右,学龄前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为10分钟左右。

遵循2条规则:“1-1-1规则”,即距笔一尺,距桌一拳,握笔一寸; “20-20-20规则”,用眼睛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远(约等于6米)20秒(也可以更长)。

3、平衡营养和睡眠,均衡摄入各种新鲜食材。如果孩子偏食或挑食,建议补充一些叶黄素和DHA(omega-3),以保护眼睛。

4、室内光源良好,建议打开吸顶灯、台灯。

台灯必须是“AA”或“A”标准的护眼灯,无屏幕闪烁的LED白炽灯,色温4000K左右,与办公桌左上角成45度角放置,可以照明所有教科书。

最后提醒大家,在做科学护眼的同时,别忘了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机构,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进行视力全面检查!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护眼的知识,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或者添加小助手()到育儿交流群,与更多妈妈交流。

让我们一起努力,陪伴宝宝走上治疗鸡眼的旅程吧~

文/阎魔

图/福州亲子营、网络

设计/梦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04:10 , Processed in 0.0657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