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4|回复: 0

1933 年北平六国饭店凶案:前湖南督军张敬尧被杀,一生骂名留湘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19 15: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刺客!”两声枪响后,北京六国饭店内回荡着女人尖锐的尖叫声。这是发生在1933年5月7日的一起谋杀案,巡逻人员赶到现场时,看到一名壮汉躺在地上,血流不止。喊叫者是他的妻子,而枪手却不知所踪。该男子被送往附近医院紧急救治,几小时后被宣告死亡。很快,北京、天津各大报纸纷纷登出消息,称被杀者是原湖南省省长张敬尧。

很多北洋军阀都是臭名昭著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得到了客观的评价和认可,是值得肯定的。纵观中国近代史上,直至去世仍处于“最反动军阀”地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敬尧。

治理湖南两年留下一生骂名

张敬尧1880年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年轻时在粮店当学徒。他因偷窃被村民驱逐,以小偷的身份流居山东。后因杀人罪逃往京津地区。 1896年,16岁的他在肖战加入北洋新军。他被袁世凯选入营学堂受训。不久,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成为袁世凯的忠实爪牙和打手。袁世凯死后,张敬尧成为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将领。

张敬尧的军旅生涯充满坎坷,担任过数十个官职。在人们中,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南巡抚。这是他从1918年3月到1920年6月担任的职务。他一生的恶名源于他在湖南两年多的贪婪、残忍和肆意行为。

北洋政府时期,南北对峙是基本格局,湖南是南北双方屡次争夺的战场。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南北势力争夺湖南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1917年,北皖集团领导人段祺瑞镇压了闹剧“张勋复辟”,却拒绝恢复国会。孙中山到广州召开特别代表大会,出任陆海军大元帅,发起了针对北洋政府的护法运动。

此时的湖南已被皖系控制,但湖南当地军队却陆续加入了法国近卫军。巡抚傅良佐无奈,弃职逃跑。为了维持局面,段祺瑞调集北洋军大规模援湘。经过几个月的南北战斗,张敬尧率第七师于1918年3月26日占领长沙。第二天,北洋政府宣布张敬尧为湖南巡抚,开始了他两年的湖南生涯。治湖南。

张敬尧知道湖南是兵家必争之地,督军地位不稳,所以他把收钱作为首要目标。传统的敛财手段,被张敬尧运用到了极致。一幅脍炙人口的对联可以概括他的所作所为:“卖公田,卖湖田,卖矿,卖纱厂,公产已尽;加捐米,加盐税,加捐纸,加田税,加油脂”。人民已经干涸了。”



前总理熊希龄是湖南人。他估计,张敬尧通过收税、拍卖官产,一年能赚到八百万银元。加上北洋政府支付的军饷,总计达1000万元。尽管如此,张敬尧仍不满足,还利用金融手段开设了宇翔银行。他以仅有的100万银元资金,发行了300万张银元券和500万张铜元券来支付军饷。这种乱发的纸币很快就贬值了,三个月后就不再流通了。

张敬尧的部队用这种不值钱的钞票自然无法维持基本的军纪,掠夺百姓的油、水、钱财就成了家常便饭。省城本来应该是全省最有德行的地方,但当时的长沙却被称为“九幽十八牢”。张敬耀的士兵们去餐馆吃饭、去商店购物、去剧院听戏都不付钱。商人们麻木了,又没有伤害任何人,只好喊阿弥陀佛。稍有财产的富绅,要么被各级军官以临时借用军费、报销钱财的名义勒索,要么被士兵持刀威胁抢劫,只得纷纷逃亡。

张敬尧有三个弟弟。张敬顺任北京国会议员,张敬玉任骑兵司令,张敬堂任监察署参谋长。

他们的政治费用、军事费用,都是湖南人民的血汗。四个人的名字被编成顺口溜流传于世:“大者如尧舜禹,一二三四,虎豹豺狼”。

因公众不满而被开除

虽然很多北洋军阀嚣张无知,但他们还是有一丝尊师重道的传统。张敬尧根本不关心这些。他控制长沙后,不仅扣留教育经费,还用贬值的钞票支付教师工资。 “市场价格只比当时的法定价格低20%”,相当于降薪80%。老师饿了就无法专心教学,学生就无法安心上课。张敬尧的军队长期占领校舍。著名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变成了军营,只留下三间教室供学生使用。师生的出入经常受到士兵的“检查”。湖南甲级工业学校的实习工厂被张步占用,用来加工鸦片,学校成了毒品窝点。

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波及全国,知识界率先呼吁“驱逐张敬尧”。 《救亡周刊》、《新湖南》、《湘江评论》等报刊发表文章对张敬尧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批评。



12月,长沙各学校一万多名学生举着“张敬尧一天不离开湖南,学生一天不回校”的标语,宣布停课。湖南知识分子纷纷行动起来,或向报纸投稿,或亲自演讲,揭露张敬尧在北京、上海、广州、汉等大城市的罪行。 12月28日,北京湖南民众与驱逐张敬尧代表团在北京湖南会馆召开会议,将军阀张敬尧驱逐出湖南各界,震惊政坛。年轻的毛泽东是北京代表团的主要成员。

但要真正赶走张敬尧,还得靠枪杆子。 1920年5月,驻衡阳的吴佩孚中央第三师部队撤防北上。湘军立即对张敬尧部队发起大规模攻击。张敬尧的部队在湖南已经两年了,根本没有战斗力。尽管张敬尧本人故作镇定,于6月11日下达命令,表示“我已决定保卫长沙,与长沙同生共死”,但当晚他就在长沙纵火,立即率部北逃。

1920年6月13日,北洋政府宣布剥夺张敬尧督军职务,革职留任。不过,这个命令对张敬尧的影响微乎其微。湘军正忙着攻占长沙,并没有迅速追击。 6月22日,张敬尧离开岳阳,留下一片狼藉。湖南人民对此咬牙切齿。张敬耀部队身后的旅长刘振宇、团长王继三等多名高级军官被俘,成为他的替罪羊。他们在长沙被公开枪决。

终于毁了

张敬尧兵败并被逐出湖南后,不久,他所居住的皖系在与直系的斗争中惨败。张敬尧失去了上层的支持,下层失去了兵力。转眼之间,他从一个督军师长,变成了一个孤独的人。但张敬尧始终不甘心远离名利,先后投奔奉系、直系军阀。 1926年,向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颁发投降书。张宗昌慷慨地授予了这位北洋高层“第二军总司令”的称号。1928年,张宗昌战败,北洋军阀的统治瓦解。张敬尧躲藏在大连日租界,后来迁居天津。

在天津,除了在租界建造别墅外,张敬耀还在小站、白沙头等地购买了8万多亩土地,仅租户就有370户。本该靠突袭所得来养老的张敬尧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并结识了日军天津特务处处长板垣征四郎。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张敬尧成为日军影响中国军队前线后方局势的筹码。他准备勾结北洋残部在北平发动暴乱,并企图刺杀正在北平主持战事的军委北平分部部长何应钦。

张敬尧与日方的接触,以及与旧部的沟通,很快就被军统前身复兴社特务处侦破。特勤局华北区局长郑洁民指挥北津站配合,一路追踪张敬尧至六国饭店,随后派枪手白世伟将其一举击毙。这就是本文开头的场景。据《凤凰周刊》王侃/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16:57 , Processed in 0.0670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