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中国的发展是合乎逻辑、顺应潮流的正义事业,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0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进步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今天,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顺理成章、顺势而为的正义事业。 “正义事业不能被任何敌人击败。”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

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还停留在旧时代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想打压、围堵中国的发展壮大,甚至幻想通过威胁、恐吓、讹诈来迫使中国发展壮大。中国牺牲发展权,损害中国主权和主权。尊严必然是危险的战略误判,注定选择错误的历史方向。

(一)这一时期美国一些人制造的“逆转”影响深远。

美国一些人士认为,加征关税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和贸易造成冲击。今年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扩大45%; 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将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6.2%上调至6.3%。

美国一些人士认为,将华为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将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然而,禁令刚实施,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公开表示“将尽可能使用华为技术”。目前,华为已陆续拿下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的5G订单,订单数量达到46个,比此前公布的40个5G订单还要多。

美国一些人认为可以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妥协。但在重大原则上中国决不会让步。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反过来又孤立了自己。其对中国的极限施压不仅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反感,也引发了美国内部的强烈反弹。近日,美国最大超市沃尔玛等600多家企业联合致信美国政府,认为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要求中美经济和尽快解决贸易争端。

这些戏剧性的“逆转”粉碎了美国一些人的梦想,也清楚地表明美国一些人既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尊严、有自信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决捍卫人民利益的政党。指望通过对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来吓唬中国,并认为某种背信弃义的手段就能阻止中国的进步,那就太自信了!

如今,美国一些人在对华贸易战中的“速胜论”已成为幻想,但也有人执着于“损失论”。这就像去超市买100元的产品一样。你手里拿着产品,却抱怨自己损失了100元。这个逻辑能成立吗?事实上,美国一些人有各种“受苦论”,“从经济角度看是一种文盲行为”。美国一些人的战略误解首先是从歪曲事实、误判形势开始的。

(2)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的胜利,美国外交政策界陷入了“谁失去了中国”的激烈争论。今天,我们似乎听到了一场新的争论:“谁失去了中国?”第二次失去中国?”

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美国一些人除了傲慢无理之外,还经常以话题为借口,指出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断炒作所谓“失望论”。这些人炮制所谓“对华接触政策失败论”,认为美国“未能如愿将中国转变为政治经济开放的国家”。这种说法颇有市场,尽管其倡导者完全不知道中美建交的原因,甚至认为外交就是按照一个国家的模式重塑一个国家,消除两国之间的一切差异。两国。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人无耻地抛出“美国重建中国论”,将美中贸易逆差等同于“美国给予中国的财富”,认为中国的成功“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对中国的投资。”然而,自1987年中国开始统计外资统计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仅占4.06%只想用800亿美元“重建中国”,这是什么荒唐的救世主心态?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让美国一些人产生了“历史终结”的错觉,并继续按照美国的标准“改造”其他国家。然而,“认为自己的种族和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并坚持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是愚蠢的”。从阿富汗、伊拉克的“炮弹民主”,到一些拉美国家的“休克疗法”,这些国家持续的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民生惨淡,难道还不足以让美国一些人反思吗?他们自己?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任何抽象的教条都无法与之争辩。”有人估计,在发达国家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一个人一生所实现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约是美国的1倍、日本的10倍;而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养育了超过10亿人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6倍。这些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难道还不能得到美国一些人的尊重和尊重吗?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不断表达“失望”时,我不知道他们在失望什么?是因为“中国现行制度不是西方哲学和历史的产物”吗?是因为美国“第一次面对非白人的大国竞争对手”吗?为什么他们要为了一己私利要求中国放弃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发展道路呢?为什么我们要剥夺近14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权?



(3)事实上,美国有些人根本就是“对喝酒不感兴趣的酒鬼”。他们的真正目的是确保美国永远无法超越其“绝对优势”。正如有评论指出,如果中国今天仍然贫穷落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会好得多;如果中国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美国一些人可能会慷慨地向中国提供“成功的发展案例”。 。

最新的例子是今年3月发布的《2019年全球幸福报告》,该报告由一些专家编制,美国民意调查公司盖洛普提供数据。在报告的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名第93位,而一些政局动荡、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排名靠前。这种排序颇具讽刺意味,说明一些所谓“专家”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之深,甚至对最基本的事实置若罔闻。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有些人总是言不由衷、矛盾重重。他此前批评中国污染环境,当中国拒绝洋垃圾时,他要求中国停止实施相关措施。他此前要求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他还污蔑中国制造“债务陷阱”。他此前污蔑中国不尊重知识产权,当中国企业收取专利费时,还称中国企业为“专利流氓”……总之,在这些人眼里,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们是不管他们怎么看中国,都不高兴。

美国反自由贸易先驱彼得·纳瓦罗在其代表作《致命的中国》中用夸张怪异的语言将美国失业、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归咎于中国,这并不奇怪。但用美国同行的话来说,这位“中国问题专家”“既不懂中文,也没有花太多时间研究中国,甚至从未去过中国”。难怪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直言,彼得·纳瓦罗的经济预测“基于不切实际的假设”。他们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对现实一无所知。”

这让人们想起了《狼与羊》的故事。狼想吃羊的时候,总是故意找麻烦。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一些人公开表示,只要中国不放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就会继续在各个层面挑战美国的统治;为什么美国有些人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嚣张叫嚣“把中国推回第三世界”;美国政府为何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动用国家力量抹黑、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

然而,当美国一些人给中国贴上“修正主义国家”、“军事侵略者”、“国家资本主义”、“侵犯知识产权”、“盗窃技术”等标签时,他们一定忘记了,尽管他们贪婪的“狼”,但中国绝不是弱小可欺的“羊”。

(四)有学者指出,霸权最常见的错误是目标与能力的不匹配,最终导致失衡和崩溃。美国一些人的行为与中国《水浒传》中的流氓牛二很相似。他们依靠自己的蛮力占别人的便宜,常常欺凌市场。经过对一些弱国的多次尝试,美国一些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心态,即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会屈服于其高压。

然而,新中国经历了大风大雨,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在沧桑中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对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帮助,错误的人会得到更少的帮助”,我们从来不接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采取“公开敌对”和“积极遏制”的战略。它认为“加速共产主义在中国衰落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不舒服”,并预测中国“最终会卑躬屈膝,“敲山姆大叔的门求救”。 一方面,禁运一方面在经济上对中国实施封锁,剥夺中国“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实施包围圈,首先在中国周围构建所谓的“新世界”。然后出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然而现实让他们失望了,当时的新中国“连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都造不出来”。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顶住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和军事封锁,不仅把美军逼退到了北纬38度线,还研制出了“两弹”,将卫星送上天。

可以说,新中国在封锁、制裁、孤立、围堵中,靠着“精神和野心”一步步发展壮大。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如此脆弱的形势下,我们能够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在我们实力大大增强的今天,怎么能接受无理的压力和讹诈呢?

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前国家安全副顾问伊莱·拉特纳在《思考中国》一文中反思:“美国总是高估自己决定中国发展道路的能力”。今天,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实际上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所有渴望和平、渴望发展的国家的误判。没有哪个民族愿意仰视别人,没有哪个文明愿意瞧不起别人。

(五)人心是最伟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不仅以难以想象的努力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奇迹,也造福了全世界。这是响亮的正义。

中国的发展是中国人民的事业。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我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时期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逐步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让发展活力迸发,让财富源泉流动……如今,数亿流动人口奔走在中国,继续上演“勤劳革命”;移动互联网等新基建填补了国内市场发展低地,引领新“产业革命”。如果说中国的发展壮大与一些发达国家不同的话,那就是它不是依靠殖民掠夺,不是依赖别国,不是向世界征收铸币税,也不是“战争财富”,而是实实在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中国的发展是为了造福全体人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曾表示,中国并没有忽视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那就是通过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通过改善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来产生经济回报。 ——经济结构。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 40年来,中国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扣除价格因素后,人均收入实际上增长了20多倍。这是世界上罕见的成就。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农村,中国通过先富、共同富,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在此过程中,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没有出现贫民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条发展道路值得尊重,中国没有理由改变旗帜、重新出发!



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2013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始终位居世界第一。 2017年达到34.6%,约为美国的两倍。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是看得见的,但更多的机会是潜在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8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作为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日益凸显。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7年报告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支撑了约26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依赖别国,与世界分享发展成果。这样利己利人的发展,怎能允许别人抹黑污蔑呢?

可以说,中国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今天,中国的强大底气,不仅在于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更在于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14亿人口的市场。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站在“民心”一边。近14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富强的渴望,是中国战胜挑战的最大底气;经济全球化的浩瀚潮流和世界人民发展、合作、繁荣的需要,是中国奋勇前进的理由。无尽的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当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频频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时,亿万中国人民在网上留言,“会陪你到最后”。领导予以驳斥,称这是“寻衅滋事”;当美国一些人在不同场合污蔑“一带一路”建设时,许多国家却无视美国的“提醒”,积极响应和支持中方倡议。

(6)未来学家约翰·内斯比特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的世界观与时俱进,但西方的中国观却明显落后”。今天,所有秉持公正态度的人都会承认,需要推翻的不是中国的制度和模式,而是美国一些人看待中国的方式。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试图阻止中国继续发展时,他们应该尊重现实: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没有人需要。 “授予”。从“少数人的现代化”到“多数人的现代化”,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人类社会的正义事业。美国一些人也应该听过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这句话:“一个只占世界人口4%的国家试图维护自己的统治权,这是非法的” ”。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嫉妒中国在很多方面赶上美国时,他们应该寻找自己的理由:“美国在其242年的历史中,只经历了16年的战争。 ”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 。美国前总统卡特表示,美国在军费上浪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在战争上没有浪费一分钱,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各方面都领先于我们。如果这3万亿美元是把钱花在美国的基础设施上,我们将拥有高铁、不会倒塌的桥梁和维护良好的道路。”

今天,当美国一些人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其他国家时,他们应该听听这样的声音: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教授兼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指出:“中国不是敌人。这是一个通过投资教育、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和改进技术来提高生活水平的国家,简而言之,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面对贫穷落后的历史现实时都应该做的事情。现任美国政府现在的目标是阻止中国的发展,这对美国和全世界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不久前,在第十八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谈到如何适应更有影响力的中国时一针见血:“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必须做出最困难的调整。”这里的困难可能更多的是概念性的。美国一些人不能永远抱有狭隘的“西方中心论”,完全根据西方经验来认识中国和世界;他们也不能固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认为只要与西方不同,都是“错误”、“邪恶”。

(7)“青山遮不住,终究要向东流”。只有登高望远,才能看到什么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什么是人心所向、不可逆转。

“将中国视为必须遏制的对手是行不通的。大国之间应该进行建设性竞争。” “与其假装能够拒绝让中国在地区和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如优雅地承认现实。” “对于我们这些站在中间的国家,特别是较小的国家来说,我们不想被迫做出令人反感的选择”……在此期间,国际社会的这种声音变得更加清晰,值得我们关注。每个人都在听,尤其是美国的一些人。 。

确实,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正确认识中华文明,是定位中美关系的基本前提。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比现存的所有西方国家都要悠久得多。将这样一个国家转变为美国一些人所设想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始终坚信,“浩瀚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中美之间达成共识、实现互利共赢是“完全可以完成的任务”。

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繁荣对美国有利,美国繁荣对中国有利;中国无意改变美国,也不想取代美国;美国无法影响中国,更无法阻碍中国的发展。面向未来,我们是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还是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是走霸权主义的老路,还是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路?历史潮流清晰可见,人心走向一目了然;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坚定的,美方的选择就在中国脚下。 (郭继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5 17:42 , Processed in 0.0942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