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7|回复: 0

曾经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吉林,是如何成为内陆省份的?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11-22 0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三省中,只有辽宁靠近渤海,黑龙江、吉林都是内陆省份。东北缺乏海岸线,成为很多人在讨论东北困境时热衷强调的一大问题。

事实上,一百多年前,清朝的吉林就在日本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现在,吉林珲春距海岸线仅十五公里,却无出海口。这是为什么呢?吉林是如何成为内陆省份的?

吉林边疆往事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周代为肃慎,汉代为扶余,唐代为渤海,辽代为上京、东京,元代为辽阳,明代为女真之地,清末为吉林。 。从清朝中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吉林领土比现在大得多,几乎包括了今天朝鲜半岛以北的日本海西岸。

清中期省份地图

但由于冬季寒冷,加上满清的保护,吉林开发较晚,直到1812年才只剩下30万多人。清末,由于日俄势力的入侵,六条边解禁后得到迅速发展。大量来自辽宁、山东、河北的移民涌入吉林。比如如今的俄罗斯海参崴,就因为盛产海参,吸引了大批威海渔民不远千里而来。

然而,强大邻国俄罗斯的存在并不会让清朝的东北开发历史如此顺利。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渴望出海口的俄罗斯也想借调停战争的借口分一杯羹,寻找一个面向太平洋的港口。

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下,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无暇顾及东北边疆。 1858年至1860年,先后签订《哀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范围包括东段黑龙江以北60多个地区。一万平方公里和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四十万多平方公里割让给俄罗斯。吉林此后几经重新划定,面积逐渐缩小到今天的18万平方公里。

由此,中国失去了在日本海的海岸线,从平地出海变得尤为困难。

但历史仍然给图们江出海口的东北留下了一线希望。

图们江原本是中朝两国的界河,签订的条约将图们江东端的领土划给了沙皇俄国。之后还需要确定界碑,其中“土”字“乌”字碑尤为重要,这决定了中国能否拥有图们江的出海口。然而清政府派来负责此事的钦差大臣程启却又愚蠢又无能。他没有意识到海港的重要性,将此事留给了俄罗斯人。俄国人擅自在距海四十六里的沙草峰一带立起了“土”字碑,而不是《史记》中所规定的图们江左侧距海二十里。中俄乌苏里江入海”。

1886年,吴大成奉命重新勘察边境,发现了问题。他据此推理,试图与俄罗斯签订《中俄珲春东部边界条约》,为我国赢得出海口。 “虽然不能作为中俄之间的公共海港,但珲春当地的商船、渔船可以自由进出,无需获得俄罗斯的许可,比较方便。” (《吴克斋先生年表》)

1938年,日本与苏联爆发张谷峰事变。苏军取得胜利,将控制区从阳关坪推进至图们江,只留下距防川不到十米的阳关亭堤防供中国居民居住。 1957年,图们江洪水决堤,中、俄、朝交界处的防川变成了飞地。直到1992年,改建了一条长888米、宽8米的国防公路,防川才重新与祖国大陆相连。



但现在图们江已经淤塞,邻国在河上修建了铁路桥。桥墩很低,通航自然是无从谈起。

现在珲春市政府在防川村建立了风景区。里面有一座龙虎阁,高高矗立在三国边境。乘电梯上去,倚着栏杆眺望远方。视野开阔,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朝鲜、俄罗斯的土地,还有图们江上的铁路桥。视力好的人或许也能看到大海。

但大多数人只能听着隐隐约约的海浪声,叹息一声。

远东边境印象

连接防川的阳关坪大堤通向我国边陲小城珲春。道路两侧,西边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边是朝鲜罗先特别行政区。

乍一看,珲春和普通的北方小镇没有太大区别:不大,从城头开车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周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道路纵横分布,建筑物不高,多为五六层;街道干净宽敞,人也不多。因为靠近长白山,所以天空很蓝。

但如果你走在珲春的大街上,你会发现很多不同。首先,街上的店铺牌匾上写着中文、韩文、俄文。此外,珲春的当地美食,如狗肉汤饭、泡菜、人参鸡汤等,都体现了韩国特色。这或许就是地处边境的珲春留下的独特印记。

珲春毗邻朝鲜和俄罗斯,境内有近一半的朝鲜同胞。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去韩国打工,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这也造成了珲春的物价居高不下。与省会长春相比,珲春的房价、食品价格、出租车起步价都相差不远。作为与俄罗斯接壤的重要陆路口岸,珲春街上随处可见俄罗斯人和俄罗斯货店。

珲春市东北部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或许是由于人口密度的差异,口岸两侧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大差异:珲春一侧的土地上布满了方形的稻田和整齐划一的人工林。俄罗斯边境允许植物自然生长,草原一望无际,温带灌木稀疏分布,没有任何人类耕作的痕迹。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最具代表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无疑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阿穆尔半岛南端。也许是因为四面环海,气候湿润,早晚经常有雾,温差明显比内陆长春小很多(冬天的风没有那么刺骨,但还是会感觉夏天穿短袖会冷)。整个城市的地势起伏很大,绿化也不错。与东北相比,它看起来更像是南方的沿海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渔港和最大的贸易港口,年吞吐量约1000万吨。这里是俄罗斯北线的终点。港区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至大陆,长度约7公里,水深10至20米。

冬天港口会结冰,但冰层并不厚,可以借助破冰船进入。目前有16条航线,其中10条是集装箱航线。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虽然是远东地区的经济中心,但这里居民的收入并不高,平均只有3000元左右。而且,除房价外,大多数消费品的价格都高于中国城市。以食物为例。超市里一小盒牛奶大概要六七块钱。

如果说这座城市还有东方的痕迹的话,那就是在商店里偶尔能遇到的韩国服务员了。在东方的土地上,零星的亚洲面孔显得格外突兀,让人感慨苏联民族政策的强大。

对东北港口现状的思考

在世界范围内,港口对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依托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业,港边产业的有机结合可以创造大量的GDP和就业机会。

由于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其带来的成本优势,港口也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帮助区域经济赢得更好的市场发展机会。现代港口作为物流运输的核心节点,推动各类资源逐步向临港地区集中,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在中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得益于港口优势,几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我国东北为例,除去省会城市,东北地区最发达的地区无疑是沿海的辽宁中南部地区。其造船业、石油化工、对外贸易等均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黑龙江和吉林虽然也是边境省份,但因为不靠海,在他们面前就显得相形见绌了。虽然拥有陆路港口,但货运量与海运不可同日而语,物流成本高仍然是其发展道路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虽然拥有深水良港,但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尽管近年来港口吞吐量有所回升,但仍有超过40%的转运能力闲置。分析原因,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不具备相应的工业产品出口能力,而俄罗斯对远东港口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力不从心。

目前,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对外贸易货物主要通过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出海。不过,与日本海的出海相比,平地到大连出海的距离显然更远。以哈尔滨为例,与符拉迪沃斯托克相比,大连的水路距离要长300公里,这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商品在远东的地位不断提高。以俄罗斯远东港口最大的出口货物煤炭为例。近年来它增长显着。其他两大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也是如此。

在此背景下,结合振兴东北的需要,为东北商品从日本海寻找出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吉林虽然靠近图们江口,但由于距离15公里,无法出海。因此,近年来,利用俄罗斯港口“借港出海”再次被提上日程。但它涉及复杂的国际谈判、利益纠葛和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实施它有多容易?

抛开白日梦,如今的中国东北连一寸海岸线都没有,日本海也没有出海口。只剩下缺了一段尾部、河道淤塞的图们江和图们江上的短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6 16:48 , Processed in 0.0636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