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9|回复: 0

江苏南京:小剧场里的大戏,艺术为城市添彩

[复制链接]

9420

主题

0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470
发表于 2024-9-24 04: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造文旅生态圈孵化精品剧目江苏南京——

小剧场看大戏(艺术为城市增添色彩)

全市现有小剧场107家,统一标注“金陵小剧场”文化标识,分布在社区、景区、高校、商圈等城市空间……近年来,江苏南京不断推进小剧场发展,各类小剧场成为独具特色的文艺地标,融入市民生活,艺术在城市中流动,滋养着古都的人文气质。

行走在江苏南京的大街小巷、商圈、景区,处处都有“戏剧”——南京大学的黑匣子剧场、金创书城的“梅花戏剧角”、华彩天地商场的小大视野亲子微剧场、山水园社区微剧场……

近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剧院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在南京落下帷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共呈现46部小剧院戏剧,既有话剧、音乐剧、舞剧、儿童剧等现代剧目,也有京剧、昆曲、皮影戏等传统戏曲。

南京小剧场发展迅猛,全市已有107家小剧场,拥有统一的“金陵小剧场”文化标识,其中50家拥有稳定的演出团队,定期演出,它们遍布社区、景区、高校、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城市空间,滋养着城市的人文气质。

体验“白天看风景,晚上看戏”

结束一天的游览后,去1912街区享受美味,再去民族小剧场看场话剧,这是时下南京的热门打卡路线之一。

国家大剧院是南京首家专业镜框式舞台剧场,自2018年投入运营以来,已举办演出500余场。“有些观众喜欢把纸质票和剧院、舞台拍下来,发到社交平台上,这是他们的展示和交流方式。”国家大剧院院长丁翔观察称,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去剧院看戏不仅是文化消费,还承载着社交功能。



近年来,南京把小剧场纳入文化旅游打造和旅游线路开发之中,推出旅游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小剧场,为人们提供“白天看风景、晚上看戏”的全天候文商旅体验。

进入剧场,观众穿上戏服,化身为剧中人物,可任意选择8条故事线,在专业演员“管家”的带领下从一个场景移动到另一个场景,边看边演,还能体验非遗、美食等民俗风情。这是南京西施剧院推出的实景演出,沉浸式空间、827件道具还原明末清初南京民居,还新增织锦编织等18项特色非遗体验。据悉,秦淮区依托辖区南京白剧、秦淮灯会等非遗,在西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夫子庙景区等地推出多个特色“非遗小剧场”,以沉浸式演出推动文旅融合。

在小剧院建设中,南京紧紧围绕居住区、商圈、旅游景区、文化街区、高校等重点区域,盘活利用老工厂、古建筑、电影院等,构建了形式多样、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便民利民的小剧院发展格局。

打通“从文本到舞台、从学校到市场”的链条

4月7日,一场“紫金杯”展演剧在民族小剧场上演,地道的南京话演绎引得各国观众捧腹大笑。

“剧院作为戏剧载体,要打造自己的IP,要以独特的原创剧目为主。”丁翔介绍,目前剧院正在筹备组建自己的演出团队,打造驻场演出。

为推动小剧院发展,《江苏省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在2021年提出“建设一批‘城市文化客厅’和小剧院”。同年,江苏出台《关于推进小剧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每年认定一批省级示范小剧院和小剧院精品剧目,并将小剧院剧目创作制作纳入文艺创作资金、艺术资金扶持范围。

南京高校多、年轻人多,小剧场剧本创作和市场潜力巨大。2021年,江苏省委宣传部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成立江苏剧本创作孵化中心,依托高校力量,汇聚省内外专家资源,面向全省征集原创小剧场剧本提纲,聘请全国各地导师指导创作,初步探索出从剧本到剧目、从文本到舞台、从学校到市场,将创意制作与编导演等戏剧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全流程模式。

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副主任耿昆介绍,两年来,共孵化推出69个原创小戏剧剧本、24部原创小戏剧话剧,编剧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扬剧《千里江山图》、越剧《金粉世家子》参赛第九届当代小戏剧艺术节,话剧《李叔同》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在南京,小剧场的探索不仅仅限于话剧,还包括昆曲、越剧、锡剧等多个剧种的尝试。

4月10日晚,昆曲《夜尝博龙》由昆曲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柯军在大华大剧院重新上演。台上桌罩去掉了桌子和两把椅子,几乎全部变成了道具。乐队登台,打破了西方镜框式舞台的常规形式。全剧只有生、旦、净、末、丑四个演员,一人分饰数角。在审美和形式上,沿袭了南方昆曲传统的艺术风格,还原了昆曲传统的角色设置。

在小剧场演出传统戏曲,可以让剧场更贴近观众,常常擦出独特的火花。大华大剧院位于南京人口密集的新街口商圈,有近90年的历史。2022年,南京越剧院的越剧《世家子弟》在这里首演,演出邀请观众体验沉浸式观演,开辟了5个戏曲“角色”场所。“南京京剧院、越剧院在这里有长期固定演出,也经常首演。”大华大剧院负责人张震说,影剧、文博结合,让剧院赋能商圈,激发城市文化消费活力,为观众提供“小而美”的文化体验。

联结剧团及机构,成立戏剧联盟

打开文客网APP,点击小剧场话剧《红色》,购票可享20%补贴。为吸引优秀演出来南京,南京市2017年启动文化旅游消费政府补贴项目,每年安排1500万元直接补贴门票价格,补贴幅度从10%到30%不等。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南京市文化旅游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共767部,补贴金额约6160万元,其中包括不少小剧场剧目。经测算,南京市补贴剧目直接拉动演出市场消费的比例为1:7.6,​​间接拉动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消费的比例则超过1:12.5。

除了个体小剧场建设,南京也在逐步构建小剧场发展共同体,联合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南京话剧团、南京戏剧部落等本土剧团和开心麻花等外地剧团,成立南京小剧场戏剧联盟,助力小剧场演员、导演、音乐设计、剧目编排、舞美设计等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南京将围绕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更大力度培育自主品牌,以小剧场为城市赋能,让艺术在城市流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创星域】 ( 京ICP备20013102号-15 )

GMT+8, 2025-5-21 06:14 , Processed in 0.0950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